一年級語文教材中《三字經》片段要不要理解?應該如何教學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中出現的《三字經》片段,只要求大致理解意思,不提逐字逐句理解的要求。重在熟讀成誦,讓學生在以後的生活、學習實踐中逐步領悟、理解。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三字經》片段要不要理解?應該如何教學

一、重在熟讀成誦

《三字經》特有的語言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三字經片段中生僻字多、學生朗讀有一定困難。課始,可以由教師示範朗讀,讓學生聽讀,在聽讀幾遍之後,再讓學生跟老師讀,以便讓學生更快地讀正確。其中,“性本善”前一字是後鼻音,後兩個字是前鼻音,“性相近”前兩字是後鼻音,後一字是前鼻音,這兩組詞都不容易讀正確,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覆練習,以便讀正確。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三字經》片段要不要理解?應該如何教學

文中出現了7個“不”,可以集中出示這些詞組,讓學生讀正確,同時進行“不”的變調規律複習:後面的字是第四聲時,讀第二聲;後面的字是其他聲調時,都讀第四聲。

三字經節奏明快,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在學生讀正確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示範拍手讀第一節,讀出節奏,讓學生模仿著讀,感受三字經的節奏。此後,可以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朗讀,如:師生對讀、同桌對讀、小組賽讀……通過這樣反覆讀,讓學生感受《三字經》特殊的語言魅力。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三字經》片段要不要理解?應該如何教學

二、理解意思點到為止

課文中出現的一些字詞比較難理解,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生活,講講與之相關的常用詞,與這些常用詞結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大致意思。比如:“習”,請學生說說,你在哪裡見過這個字,學生可能會說:習慣、習性、惡習。可以相機告訴學生,這裡的“習”是習慣、習性,“惡習”是不好的習慣、習性。其他的單音節詞也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回憶平時知道的相關詞語,引導學生理解。有些難理解的單音節詞,教師可以直接講解意思,比如:

苟:如果,假如。

乃:就。

遷:搬遷,變遷,變化,改變。

宜:意思相近的:合適,適宜。意思相反的:不宜。

琢:雕刻。

器:器具,有用的玉器。

義:道理。

瞭解了這些字詞的意思之後,相信學生疏通文意就不是很難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字的意思的講解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內容,切忌讓學生記憶,更不要當作考察內容。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三字經》片段要不要理解?應該如何教學

學有餘力的班級可以請學生講一講,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教師相機點撥。其中,“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比較難理解,若學生理解不了,教師可以直接講述。也可以聯繫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講講幾時努力學習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讀到過的故事或生活中的小故事,講講對句子的理解。

總之,經典文化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重在誦讀,知曉《三字經》語言的特殊形式,不必逐字逐句去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