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賣出1000斤!重慶化工職業學院為村民打通線上銷售點

10天售出1000斤滯銷臍橙!要在此前,這不算什麼,但今年可不同。受疫情影響,重慶奉節縣青槓村臍橙無法以傳統方式對外銷售,農戶們焦慮得很。

“村路不通網絡通,市場不開快遞開”,在這樣的條件下,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餘江霞教授帶領9名學生成立“星火農+團隊”,結合所學電商營運、裝修設計等知識,利用QQ、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多渠道推廣聯合銷貨,為青槓村打通和穩固了線上銷售渠道,在特殊時期,大幅度提升了臍橙銷量。10天,1千斤,農戶們笑了!

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收官戰都是重大政治任務。重慶市教委扶貧集團駐鄉工作隊、各高校派駐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以及師生志願者積極響應,“戰疫”“扶貧”兩不誤,為各貧困村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獻計出力。

疫情發生後,市教委扶貧集團駐巫溪縣天元鄉工作隊隊長左益、聯絡員李斌,得知天元鄉有外出返鄉人員800餘名,其中武漢返鄉人員400多名,便主動請示上級領導,申請返回“陣地”,共抗疫情。2月16日,駐鄉工作隊全體隊員10人全部歸隊。

特殊時期的工作有些“不近人情”。在天元鄉香源村,工作隊對與確診患者有直接接觸人員,組織隔離,上門講解政策方針,安撫情緒;連續三天到天元村二社辦“白事”的農戶家,現場勸誡和干預;在新華村,積極發揮引導作用,成立了“控疫志願服務隊”……目前天元鄉尚無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與此同時,駐鄉工作隊會同鄉黨委政府制定2020年“1145”產業發展規劃,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生產,優化打造牲畜養殖、菌類種植等9大產業基地,籌備“消費扶貧”春季推介會,引導全鄉扶貧車間陸續復工、開工,按照“分批有序錯峰”的要求,指導全鄉農戶有序返工。

“優先為貧困戶勞動力提供公益崗位,堅決防止返貧。”有關負責人介紹,工作隊為貧困戶增收出思路想辦法,積極聯繫學校為農戶開展網絡農技培訓,對30餘戶貧困戶家中片訪,詢問困難和全年增收計劃打算,竭力將疫情對脫貧工作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這期間,重慶師範大學向城口、巫溪派出的彭林、馮佺光、劉豔坤、李軍、張建文等5位駐村第一書記迅速投身抗疫一線,圍繞“產業、就業、創業”核心工作,開動腦筋創新幫扶手段,把實事做得更貼心更到位。

第一書記們集中梳理所駐村扶貧產業項目,著眼疫情,分類施策做好復工復產。對用工人員全部是本鎮村民的扶貧項目,優先組織復工生產。指導牽頭企業制定生產預案,備好消殺藥品及防護用具,做好環境消殺及人員防護工作。

針對受疫情影響部分春耕物資缺貨的問題,第一書記們追蹤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組織村幹部點對點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的調撥供應工作,送貨上門,切實解決種植戶的現實困難。

“我們還把農技人員請到田間地塊指導連翹種植技術,推動多種特色基地順利落地。”彭林說道。

“疫情期間,企業開工不足就業崗位少,貧困戶出不去。”面對困難,第一書記們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成立青年就業先鋒隊,對所在村勞動力進行精準摸排、細化分類、建立臺賬,發揮黨員勞務經紀人的動員組織作用,實現“家門-車門-廠門”的有序勞務輸出。

同時,對無法外出就業的人員開展編織、按摩、麵點等技能的返鄉創業線上培訓工作,最大限度做好睏難群眾“穩就業增收入”工作。

範全明是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派駐涪陵區石沱鎮三竅村扶貧第一書記。2月份以來,三竅村家禽積欄滯銷問題突出,為緩解困境,急貧困戶之所急,保護家禽產能及貧困戶利益,範全明召集村支“兩委”積極行動,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想辦法、找路子,最終決定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線上”推銷。

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範全明當起了“快遞小哥”,通過線上營銷、售賣,他帶領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幹部開車將滯銷的土雞、土鴨、土鵝和雞鴨鵝蛋等送到購買者的家門口。

目前,三竅村家禽積欄滯銷問題已得到明顯緩解。據統計,在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為2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土雞308只1540斤、土鴨32只200斤、土鵝20只136斤、雞鴨鵝蛋1000餘枚合計收益近3萬元,為貧困戶帶去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們要堅決從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確保全面脫貧三方面發力,打好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收官戰。”範全明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胡航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