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中國古語說:“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打著愛國旗號,對他國災難幸災樂禍,這種缺乏同理心的念頭是一種非理性情緒,是對愛國這個詞的侮辱。

災難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對災難的痛惻不分民族。

當他國遭受災難,以人類文明的開闊視野而非民族恩怨的狹隘眼光,與當地民眾感同身受,共情共傷,當是一個大國國民應有的心態。

如果你確實做不到共情共傷,也請堅守人類道德底線,不要說出滅絕人性的話。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倖 歷史出處

公元前651年,在秦國的幫助下繼位。晉惠公繼位後,馬上背信棄義,隨即毀約秦國割讓河西五城,但晉國接連幾年都遇到災荒,五穀不收。到惠公四年(前647年),晉國又發生饑荒,倉廩空虛,只好向外國買糧。想來想去,秦國離晉國最近,所以就想向秦國買糧,但是因為在割地上有負於秦國,惠公有點不好意思開口。晉大夫郤芮說:“我們就對秦國說不是辜負秦國,河西五城只是暫緩交割,如果秦不賣糧給我們,那就是秦國對不起我們,我們有負秦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了。”惠公認為有道理,就派大夫慶鄭到秦國買糧。

  秦穆公召集群臣商議賣還是不賣糧給晉國,主要謀士蹇叔、百里奚都認為天災是無法避免的,幫助鄰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主張賣糧。

  穆公認為自己有恩於晉,晉卻不思回報多次背信棄義,有點遲疑。

  公孫枝說:“我們對晉國施恩,本來就沒想過要回報,不回報我們也沒損失什麼,他們知恩不報,過在他們,我們還是應該賣糧給他們。”

  丕豹卻認為:“晉君無道,這是天賜良機,我們正好藉機滅晉,機不可失。”

  大夫繇餘說:“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倖以成功,秦國不可趁人之危,我們應當賣糧給晉。”

  穆公考慮再三,說:“有負於我的,是夷吾,不是晉國的百姓,受到饑荒威脅的卻是晉國百姓,我不忍心因為晉國的國君有負於我而讓百姓受災。”

  於是,秦國派了大量的船隻運載了萬斛糧食,由秦都雍城(今陝西鳳翔南)出發,沿渭水,自西向東五百里水路押運糧食,隨後換成車運,橫渡黃河以後再改山西汾河漕運北上,直達晉都絳城。運糧的白帆從秦都到晉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連,絡繹不絕,史稱“泛舟之役”。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倖以成功

  不巧的是,第二年,秦國也發生災荒,而晉國卻獲得大豐收,於是秦國也請求晉國賣一些糧食給秦國。晉惠公與大臣商議此事,慶鄭、韓簡等人認為秦國不念前嫌給晉國運糧救災,晉國理應回報。郤芮、呂飴甥等卻認為,沒有割地給秦國,兩家已成仇敵,給秦國救災,無疑是給敵人助長力量,這事不能答應。虢射更認為晉國大荒,秦國不借機攻晉,卻賣糧給晉國是秦國犯傻,上天又給了晉國機會,晉國不能像秦國一樣傻,應該藉機滅秦。惠公採納了虢射的意見,拒絕了秦國使臣冷至。

  冷至回到秦國把情況報告給了穆公,穆公大怒,率兵大舉伐晉。晉惠公整軍備戰,但因他的所做所為不合情理,故不得人心,君臣不和,士氣不振。兩軍大戰於韓原, 晉軍大敗,惠公被俘。秦穆公對晉惠公的怨恨難以平息,預備把他殺了祭祀上天。公孫枝說:“我們殺了他,晉國人會懷恨我們,關著他,只是一個沒用的匹夫,驅逐他,肯定有別的國家收留,不如要他把河西五城割給我們後讓他歸國復位。”秦穆公的夫人是晉惠公之姐姐,這時也派人來以自焚要脅穆公放了惠公,穆公考慮後,就以交割河西五城及晉太子公子圉入質於秦為條件送惠公歸國復位了

有“五道槓少年”之稱的前中國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黃藝博,人稱黃隊長。就是這位少年。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不娛樂、不玩耍,不遊戲,他也毫無興趣。黃隊長只關心歷史和政治,擔憂民族命運和人類戰爭,理想是為了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曾經還將3000元的稿費與變賣廢品賺來的零花錢都用來資助與看望孤寡老人。

但這位不屑弟曾一度風頭蓋過黃隊長,只因他在東方衛視的新聞裡出現了幾秒鐘,以這樣的形象。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瞬間,這位小弟弟就被封為“最真實少年”,人稱“不屑弟”:“他的表情太經典了,這才是孩子時代的表情,天真而真實。”

比起文字吐槽,擅長惡搞的網友還是熱衷於用JPG說話。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黃三胖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黃迅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接見“三道槓少年”奧巴馬

接見“三道槓少年”奧巴馬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開光的五道槓

開光的五道槓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當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2020祝各位老闆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2020祝各位單身青年

千里姻緣一線牽,一生甜蜜兩心間

2020祝十鬥十簸箕夫妻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