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字樂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師從談堯坤、範澤林學習陶刻,後又轉師老藝人吳雲根門下學習制壺技藝,善設計製陶,尤擅長陶刻。

1946年生於江蘇宜興蜀山,字樂人,室號“醉陶齋”。1959年進廠從師談堯坤、範澤林學習陶刻,1962年又轉師老藝人吳雲根門下學習制壺技藝。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澤,從事陶刻創作,1975年進修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後致力於紫砂藝術的創作研究。

善設計製陶,尤擅陶刻裝飾,對書法、繪畫、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獨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設計和製作,陶刻裝飾詩、書、畫於一體的表現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藝術的設計思路,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在紫砂藝林中別樹一幟。

曾數十次獲國內、國際金獎,作品被收藏於中南海紫光閣、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並多次出版專著和舉辦個人展覽。

目前任職宜興方圓紫砂工藝有限公司總工藝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宜興紫砂行業協會副會長,宜興紫砂鑑藏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陶瓷藝術評審第五屆、第六屆評委,中國工藝美術師(國際級)大師作品展評評審委員。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冬梅》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冬梅》

銘文:忽如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四君子之梅花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石瓢者,經典之器也。 曼生初創石瓢伊始,近三百年而未衰,只因其實屬經典。細數從這滾滾歷史中走來的,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為之瘋狂。子冶也好,景舟也罷;漢棠也可,樂人亦然。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蘭花》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蘭花》

四君子之蘭花 ,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由石瓢演變出來的各種器型少說也有幾十種,有的還是脫離不了石瓢型的精神,而有的都已經不是石瓢的型了。但樂人從傳統石瓢中吸取了精華,在把、鈕、嘴、壺身等每個細節處都融入了他自己的想法,使之更加自然淳厚。加上樂人的陶刻裝飾,使整個石瓢變得更加具有文人氣息。因此,他的石瓢被世人稱之為“樂人石瓢”,這可以說是世人對樂人石瓢的一種讚許和認可。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清竹》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清竹》

銘文:夜夜如聞風有聲,消盡塵俗思全清


四君子之清竹 ,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仿,乃是追求逼真,惟妙惟肖;放,乃是張揚個性,完善自我。立體幾何的造型美感,營造出空了寂寥,舒朗輕盈的意境,配以詩詞經文、竹海之景,更是寄情紫砂,造壺詠志,文人壺氛圍濃厚。此壺體現出了剛與柔的合美,更是骨子裡透著雅正之道。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秋菊》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鮑志強《樂人石瓢-秋菊》


四君子之秋菊 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梅蘭竹菊”是傳統意義上對梅花、蘭花、清竹、菊花的統稱。被中國古人合稱為“四君子”。它們代表著中國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四種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也就不僅成為了中國人對於人品感物喻志的象徵,還成為了仕大夫們詠物詩文中常見的題材之一。也正表達了這大家對於這種審美、這樣的人格境界的神往和讚美。

這一組“梅、蘭、竹、菊”均是以樂人石瓢為載體,樂人銘刻四君子。這樣的四件套在樂人過往的從藝生涯中並不多見,實乃珍品。且讀且賞之。


國大師鮑志強《樂人石瓢四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