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字乐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后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善设计制陶,尤擅长陶刻。

1946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字乐人,室号“醉陶斋”。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

善设计制陶,尤擅陶刻装饰,对书法、绘画、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设计和制作,陶刻装饰诗、书、画于一体的表现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艺术的设计思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紫砂艺林中别树一帜。

曾数十次获国内、国际金奖,作品被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并多次出版专著和举办个人展览。

目前任职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宜兴紫砂行业协会副会长,宜兴紫砂鉴藏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评审第五届、第六届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师(国际级)大师作品展评评审委员。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冬梅》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冬梅》

铭文:忽如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四君子之梅花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石瓢者,经典之器也。 曼生初创石瓢伊始,近三百年而未衰,只因其实属经典。细数从这滚滚历史中走来的,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疯狂。子冶也好,景舟也罢;汉棠也可,乐人亦然。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兰花》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兰花》

四君子之兰花 ,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由石瓢演变出来的各种器型少说也有几十种,有的还是脱离不了石瓢型的精神,而有的都已经不是石瓢的型了。但乐人从传统石瓢中吸取了精华,在把、钮、嘴、壶身等每个细节处都融入了他自己的想法,使之更加自然淳厚。加上乐人的陶刻装饰,使整个石瓢变得更加具有文人气息。因此,他的石瓢被世人称之为“乐人石瓢”,这可以说是世人对乐人石瓢的一种赞许和认可。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清竹》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清竹》

铭文:夜夜如闻风有声,消尽尘俗思全清


四君子之清竹 ,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仿,乃是追求逼真,惟妙惟肖;放,乃是张扬个性,完善自我。立体几何的造型美感,营造出空了寂寥,舒朗轻盈的意境,配以诗词经文、竹海之景,更是寄情紫砂,造壶咏志,文人壶氛围浓厚。此壶体现出了刚与柔的合美,更是骨子里透着雅正之道。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秋菊》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鲍志强《乐人石瓢-秋菊》


四君子之秋菊 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梅兰竹菊”是传统意义上对梅花、兰花、清竹、菊花的统称。被中国古人合称为“四君子”。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四种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也就不仅成为了中国人对于人品感物喻志的象征,还成为了仕大夫们咏物诗文中常见的题材之一。也正表达了这大家对于这种审美、这样的人格境界的神往和赞美。

这一组“梅、兰、竹、菊”均是以乐人石瓢为载体,乐人铭刻四君子。这样的四件套在乐人过往的从艺生涯中并不多见,实乃珍品。且读且赏之。


国大师鲍志强《乐人石瓢四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