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壤塘縣:村裡大學生當起“義務輔導員”

阿壩州壤塘縣:村裡大學生當起“義務輔導員”

尼瑪初 李和鑫 羅讓東周

“大家記住了嗎?我們開始講下一道題……”3月14日,阿壩州壤塘縣茸木達鄉洞窩村次成讓家中坐滿了前來學習的孩子們,次成讓正在耐心的為他們輔導作業,小朋友們聚精會神的聽著,小小的課堂開的有摸有樣。

次成讓是康定師範學院大一的學生,因為疫情期間延遲開學,他便在家中在開起了義務輔導班,為全村中小學生免費輔導家庭作業。

茸木達鄉距離壤塘縣城40餘公里,這裡的群眾世代以放牧種地為生,絕大多數群眾文化程度不高。疫情期間孩子們在家上網課,老師佈置的作業無法第一時間做輔導,這讓不少群眾心裡發愁。

就在此時,該鄉次成讓等19名大學生在本村開起義務輔導班,解了群眾的燃眉之急。

“以前學的都忘完了,幸好有他們開設輔導班,否則我要抓瞎了。”壤塘縣茸木達鄉洞窩村村民扎西木滾感慨道。

阿坝州壤塘县:村里大学生当起“义务辅导员”

次成讓為學生義務輔導作業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不少學會慕名前來補課,從小學到高中人多的時候每天要為20餘名學生輔導作業。佔用了次成讓大多數的時間,但是他依舊耐心、細緻的為每一位孩子們輔導作業。

“疫情當前,我也想要為家鄉做點貢獻。”疫情期間他看著家鄉的黨員們不分晝夜的奮戰在一線,為群眾保駕護航,熱心的他也想為家鄉做點什麼,可總覺的自己沒有用武之地。2月20日壤塘縣開設網課,他看著不少群眾為給孩子輔導功課焦頭難額,靈機一動便在家裡開起了義務輔導班,致力於家鄉的教育事業。

阿坝州壤塘县:村里大学生当起“义务辅导员”

連日來,揹著書包到上次成讓哥哥家上課,已經成為了村裡孩子們的常態。據瞭解,目前,壤塘縣茸木達鄉19名在校大學分別在各村開設了義務輔導班,結合自己所擅長的學科分類輔導。

據悉,為進一步保障學生們在疫情防控期間網課不受影響,壤塘縣茸木達鄉為全鄉40名初、高三畢業生充值50元愛心網費,鼓勵孩子們認真學習;壤塘縣茸木達鄉中心校開設微信課堂,對學生進行線上視頻輔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