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哪個行業賺得最多?

時代霧評


我覺得是遊戲和一些線上辦公平臺,線上教育平臺,因為疫情,大家不能外出活動,只能窩在家裡,遊戲,在這次疫情賺的盆滿鍋滿,因為大家在家都沒事,只能打打遊戲消磨時間,像一些端遊,lol絕地求生,手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等,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線上辦公及教學,那些辦公軟件,就火起來,像學生,騰訊科技,釘釘,和一些直播平臺,火的不能在火了🔥🔥🔥🔥



薛先生bbs


肺炎疫情的發生和發展使很多行業都遭受重創,但是也有一些行業卻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賺的是盆滿缽滿。相信大家也是比較好奇都有哪些行業,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是日常醫護用品行業。這首當其衝的是口罩了。日常除了衛生保健和醫療單位,很少有人用到口罩,可以說消耗量很小。但是這次疫情使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需求以幾何倍次增長,而且價格也是一路飆升。生產企業可以說只要能生產出來就一定賺。同時與口罩有關的上下游企業,如棉紡等也是間接受益者。其他還有防護服,消毒用品等企業貨源也是供不應求。

二是遠程辦公行業。在這個特殊時期,遠程辦公成為了必須的選擇。那麼如何解決溝通與協調的問題,成了企業最迫切的需求,企業微信、釘釘這類企業管理工具,提供瞭解決方案。相信經過疫情期間的習慣培養,在疫情過後,圍繞著遠程辦公,相關的線上與線下服務,都會有更好的發展。

三是在線教育行業。為了抗疫情,全國各地發佈線下機構“禁補令”,各大培訓機構不得不轉為線上教學。在線教育市場開始快速發展。而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各地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同時要利用網絡資源做到“停課不停學”,為學生開展在線教學。政策一出引爆整個在線教育市場,在線教育火速發展,部分上市企業股票幾日練練漲停。上面兩個行業的暴熱程度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可以說是明著獲利。

四是智能物流行業。2月6日,京東在武漢投入了自主研發的智能無人配送車。從京東物流仁和站出發,將醫療物資配送到武漢第九醫院,中間距離600米。這是疫情爆發之後,智能無人配送的第一單。除了京東的無人配送車,在各地抗疫一線的醫院和病人隔離點,還出現了大量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實際上,不僅僅是京東,蘇寧、阿里巴巴、普渡科技等企業,都在研發末端配送機器人。其實不僅僅是物流,整個城市都會越來越智能,必然會有很多傳統職業將被淘汰。而這些人,將面臨著重新擇業的需求。

五是社區電商、生鮮電商行業。疫情期間,社區電商、生鮮電商成為了生活採購生活物資的主要途徑。每日優鮮、盒馬鮮生、京東到家、永輝生活、蘇寧生鮮等生鮮電商都出現了訂單猛漲的情況。每日優鮮已經將蔬菜供應提高了一倍,還是供不應求。除夕到初四,每日優鮮的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21%,美團買菜在北京地區的日均訂單量比春節之前增長了1—2倍,京東到家的業務也比節前增長了370%。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

六是網絡遊戲行業。全國人民宅在家,打麻將都不允許了,天天嗑瓜子聊天看電視那是不可能的。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動肯定是打網遊了。因為不能出門,這個時候父母也沒有理由阻止了。光明正大打網遊,遊戲產業排在悶聲獲利的第一位。

七是電信網絡運營商。打網遊、打電話、看視頻無論哪一條都是繞不開電信網絡運營商的。不僅如此,現在教育部要求全國大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開展在線學習,對網絡的需求量那是爆棚式發展,電信網絡可以說是第二類悶聲獲利的行業。

八是計生用品行業。天天關在家,又面臨疫情不明的巨大心理壓力。無事做又焦慮,估計很多人都會大幅度增加“造人”運動。最後的結果只有兩個,計生用品銷售量大增加或者是二胎出生率大增加。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兩者都大增加。






快樂的多寶魚


今年的疫情期間,收入最高的一定是超市了!自從全民隔離開始以後,基本上全部農貿市場暫時關閉,居民只能在管控的前提下去超市採購生活用品,相信你一定體會過超市火爆全場的場面!首先,採購形式的單一讓更多的人湧入了超市,天天爆滿,經常買空貨架!另外,疫情期間,大部分超市的銷售價格都有1-2成的上漲,這就不提那些昧良心的黑心商家了。這兩個原因,讓疫情期間的超市經營者賺的盆滿缽滿!



MR慶功zhang


口罩,醫藥,消毒液



土拉卡47


快遞,快遞,還是快遞,什麼也擋不住發快遞,收快遞[捂臉][打臉][機智][靈光一閃][害羞][流淚][耶][酷拽][酷拽][可愛]






小魚帶你飛


【一】自媒體行業

“今天是你宅在家裡的第幾天?”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學校延期開學、企業延期復工,面對著小區門口的“重兵把守”,更多人選擇宅在家裡與手機電腦作伴。這也給依附於互聯網發展的自媒體行業帶來了一段“小高潮”。

對於常年從事自媒體行業的創作者而言,用戶會有更多的時間去瀏覽他們的作品,能夠有效地提升作品的曝光度和瀏覽量,間接也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效益。同時,相對於業內的大佬們,新加入自媒體行業的創作者,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增加粉絲數量,是發展的最佳時機。

因此,在疫情期間,自媒體行業算是一個較為賺錢的行業。既可以通過寫作和視頻豐富日常生活,也能帶來一份額外的小收入。

【二】互聯網電商

“錯過了電商、自媒體,下一個暴富的行業是什麼?”

在前段時間,網上一直有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其實,行業的選擇並沒有錯過一說,就像互聯網經濟發展迅速的如今,仍然取代不了實體經濟給人們帶來的購物體驗。

新冠疫情的肆意導致國內大部分的商場被迫停業,人們無法外出購買生活所需的各類物品,大多數家庭的採購方式逐漸從線下轉為線上,這也給那些網店商家帶來了新的“春天”。據瞭解,國內的一些快遞公司在春節期間從未停運,這也是電商能夠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

沒有實體經濟競爭的情況下,電商的生存空間是史無前例的。對於那些曾經想要進駐電商平臺,卻又望而卻步的小白而言,這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契機!

【三】醫護行業

“你是否還在為沒有口罩而發愁?”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稱“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是有用的”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口罩成為了熱議的話題!隨著人們對口罩需求的不斷增加,導致口罩成為了疫情期間最為熱銷的商品,甚至傳出有些不良商家為獲取更多的利益而哄抬價格的新聞,這是非常令人髮指的。從長遠來看,經歷過新冠疫情這個非常時期,大多數人對於疫情防範意識的加強,使得在疫情過後的一段時間內,醫護產品將會成為一個熱門的行業。

舉個例子: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區遭遇了61年以來最強暴雨,看過新聞的朋友都知道,當時的暴雨導致很多車輛被道路積水淹沒,造成了多起車主被困車內致死的事件。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破窗錘成為了當時最熱銷的產品之一。

不難看出,在有重大災害發生之後,與之相關的部分行業都會暫時成為當時的熱門行業。所以醫護行業在疫情過後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有可能成為一個較為賺錢的行業。

【四】房屋租賃業

“房東,可不可以給免租金?”

近期,有不少的“中國好房東”出現在各大新聞的頭版頭條,為了給延期返崗的工作者減輕生活壓力,許多房屋出租者自願給租戶免去部分房租的行為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點贊。對於許多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工作者而言,新冠疫情使他們無法返回單位所在城市,面臨著復工難等問題。其中並不缺乏因為返鄉過節而退租的租客們。

試想當宣佈疫情完全得到抑制,可以恢復正常工作的時候,會不會有一批返回到一線城市繼續打拼的青年?那麼租房便成為了他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在這種返工的大環境中,房屋租賃行業必然會成為焦點行業。

那麼,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房屋租賃行業的從業者們真的準備好了麼?

結語: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彙總的疫情期間和疫情過後較為賺錢的幾個行業,均是圍繞新冠肺炎疫情而分析得出,有不周全的地方或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以上內容不針對任何行業,相信無論是哪個行業,只要付出辛苦都能成為那個賺錢的行業!


8090精彩影視


疫情之下,線下娛樂取消,人們宅在家中在互聯網上社交、娛樂、獲取資訊、學習技能、求醫問藥、售賣產品。據《報告》數據,疫情期間,每個網民每天花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長比年初增加了21.5%,這也為“宅經濟”爆發奠定了基礎。

表現最為搶眼的是遊戲和遊戲直播行業。根據2月QM發佈的《“戰疫”專題報告》數據,春節期間,手機遊戲用戶規模較平日增長30%,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增長17.8%。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的用戶規模均迎來30%以上增長。《王者榮耀》等遊戲春節月(1月)的日均流水同比也有大幅度增長。

遊戲直播行業數據也頗為亮眼。根據3月10日的QM《報告》數據,在疫情期間,以鬥魚(NASDAQ:DOUYU)、虎牙為代表的遊戲直播平臺,YY為代表的娛樂直播平臺,用戶明顯上漲。鬥魚直播APP2月19日日活用戶為1507.89萬,較春節期間的日活用戶數,增長了25%,日活數位居遊戲直播行業第一。虎牙直播APP2月19的日活用戶為1009.07萬,位列第二。秀場類直播平臺YY直播APP當日的日活用戶為370.38萬,較春節期間的日活數也有一定幅度增長。


挑戰股市180天


每一次重大事件背後,必然伴隨著機會,和新興行業的崛起

2003年非典,馬雲順勢創立了淘寶,劉強東也把中關村的實體店搬到了線上。

那就說一下比較明顯會比較賺錢的行業。

1.遊戲、短視頻等娛樂行業。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你的注意力大部分被遊戲、短視頻收割了,並且這種玩樂有成癮性。《王者榮耀》在春節期間平均每天有1.2-1.5億的活躍用戶,達到了全國人口的1/10,除夕當天,單日流水達20億,而其他遊戲也都基本爆出近期氪金數據都非常之猛。

2.線上教育。學生在家上課,老師變身主播。在線教育藉著這個機會讓更多人接受。除了利好做基礎設施的公司,也利好一些在線教育機構,比如學而、新東方。

3.在線辦公。在這次疫情下,釘釘成了贏家,釘釘團隊推廣了這麼多年,永遠也不會想到。居然因為疫情需求暴漲,一躍登上下載榜榜首。同樣的大學也有今日校園這類的APP火起來,老師可以在線管理學生、疫情打卡之類的。


家明愛分享


01 醫療衛生行業

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醫療健康領域,除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專業醫療用品之外,最主要的是大眾層面的健康衛生需求將爆發。

疫情也是對全國大眾的一場衛生健康普及教育。尤其是,疫情中人們發現:身體健康、抵抗力好的人,往往能夠被治癒;而那些有其他併發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危險。

所以說,醫療健康行業將從3個方面爆發:

1,傳統的防護企業

當下,我國口罩生產嚴重不足,專業的N95口罩日產能僅有60萬隻;

即使疫情之後,口罩生產企業仍會面臨巨大的需求,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

電子體溫計、空氣消毒機、多次循環電子口罩等,都將日益普及,成為大眾日常需求品;

一些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強體力的輔助性保健品,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熱銷品;

隨著健康意識的崛起,線下健身館、健身器材等,都會因此而受益。

2,互聯網醫療平臺

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等平臺,都推出在線義診,幫助用戶篩選普通感冒與新型肺炎,一方面緩解了線下就醫壓力,節省了資源,也讓無數消費者體驗了互聯網醫療的便利。

而且,整個醫療過程能夠實現閉環。比如阿里健康,就通過淘寶App上線了“買藥不出門”服務,線上問診之後,在線醫生開方,藥品直接給配送到家。

2019年之前,人們線上問診的比例僅為2%-4%。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線上問診的比例已經提高至10%左右。

再加上,2019年6月國家明確規定互聯網醫療可以納入醫保支付。有充足的理由判定:未來,互聯網醫療平臺企業,將迎來一場大爆發。

3,醫藥電商O2O

整個醫療的閉環分為三個步驟:在線問診——醫生開方——醫藥購買。

但這個流程並不一定會完全被阿里健康這樣的全平臺接盤。在“醫藥購買”這個環節,對於一些常規藥,消費者將從叮噹快藥、京東醫藥,甚至是美團、餓了麼等平臺購買。

所以說,醫藥電商的O2O平臺會迎來一場大爆發。並且在一定時間內,還會衍生出大量獨具區域特色的O2O平臺。

02 手遊比端遊更具有爆發潛力

根據媒體報道,騰訊的兩款熱門手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春節期間表現十分優秀。《王者榮耀》在除夕當天流水較高,相比2019年除夕夜的高,由此可見疫情影響帶給遊戲行業的商機。

除此之外,完美世界的《新笑傲江湖》、社交遊戲《玩吧》,以及與疫情有一定關係的《瘟疫公司》都成為春節期間的黑馬。

索尼的PS4、微軟的Xbox等主機類遊戲,以及《連連看》《鬥地主》等休閒類遊戲,也受到玩家的青睞。

相比之下,手遊比端遊更具有爆發力。宅在家對大眾來說很難熬,但對遊戲廠商來說,卻是催生需求的好時機。

另外,遊戲消費也是有慣性的,催生出來的遊戲需求,並不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消退。

03 付費視頻及會員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前三款最火爆的視頻平臺分別是:愛奇藝、騰訊視頻、抖音短視頻。愛奇藝、優酷等付費會員數均有所增加。

2020年春節期間最火的電視劇有《錦衣之下》《絕代雙驕》《鄉村愛情12》等。

《絕代雙驕》屬於老版翻拍,仍然獲得很高的收視率。這主要是因為,經典的作品底層是人性通性,但時代變化,觀眾的審美、情感表達以及對演員的喜好都發生了變化。《絕代雙驕》就是在傳承武俠精神和愛情的基礎上,對演員和審美進行了調整。

一個電視劇、電影究竟能不能賺錢,關鍵是要搞清楚某一時間段裡,某個社會階層精神需求是什麼。這樣,你搞出來的產品就能滿足他們,就一定會很有意義,一定會賺的很多。

04 “新網紅經濟”將大批量爆發

短視頻方面,抖音DAU破3億,達到了3.11億的用戶量,同比往年增長了93.1%;快手的DAU為1.77億,同比往年增長了55.8%;騰訊微視同比增長595%(具部分網站數據)。

短視頻的爆發,將催生一大批新晉網紅,爆發一場新網紅經濟。

新網紅與傳統網紅的區別主要有三點:1,網紅更多來源於普通大眾和草根人物;2,觀眾的“復看率”更高;3,傳統網紅依賴廣告和帶貨賺錢,新網紅更傾向於內容植入。

抖音上有大量的娛樂號、段子號、知識號,比如“老梁故事會”“尊寶爸爸”“略懂點典故”等,這種幾十秒的爆笑段子、猜謎遊戲、知識普及、商業道理等,都有很高的傳播基因。

在音樂領域,2019年年末開始,街頭女歌手“小阿七”十分火爆,翻唱的《不謂俠》《下山》《那女孩對我說》等,在網絡上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傳播量。

小阿七的火爆有兩個因素:

一個是她長相甜美,帆布鞋、連體衣等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著裝,以及代表大眾草根歌手拼搏向上的力量;

另一個因素是網絡上很多的流傳都是十幾秒,只傳播每首歌的高潮部分,短視頻容易傳播,是因為符合人類大腦“短反饋”的機制。(相比之下,讀書是“長反饋”,就不容易專心看下去)

隨著疫情對短視頻的加速普及,未來一些新晉網紅誕生,將進一步推動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爆發。

05 企業諮詢服務平臺將崛起

疫情期間由於不能復工,很多企業家願意在線學習,思考企業的未來。

比如,正和島作為中國商界高端人脈深度社交平臺,疫情期間連續推出了《正和島·抗疫公益直播》系列課程,邀請全國頂級專家分析疫情狀況、對經濟的影響、民營企業的生存法則等,創造了上億的傳播量。

疫情之後,在線上課程中收益的企業,將會更加看重自身抗風險能力及其組織架構調整、業務轉型等,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諮詢服務都將迎來一個爆發期。

除此之外,為企業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也將爆發增長,畢竟新公司的成立、原有業務的破產、轉型所需的統計、產品的包裝設計、廣告等,都需要有人幫你服務。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設計公司等會迎來業務的增長。

06 在線教育平臺

由於學校不能復課,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等一批在線教育平臺迎來爆發的春天。

在線教育平臺最大的優勢是名師優勢,疫情之後會加速市場調整,一些聽過名師講課的學生,將再很難將就普通老師,在線教育必然迎來一波爆發期。而且,未來線上教育與線下融合也是必然趨勢。

07 線上辦公軟件

很多企業應開始線上辦公,釘釘、企業微信等一些線上視頻、任務管理系統,服務器都被擠爆。

儘管對於線上辦公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有爭議是任何新興事物的特性。由於成本更低、更靈活,線上辦公未來勢必會出現爆發浪潮。

08 現代製造業

疫情期間,一些傳統企業正思考業務模式。在危機中,對業務結構做加減法,讓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動態應對不確定性的業務能力。

此次疫情之後,將加速中國企業向著更先進的現代製造領域邁進。

尤其是一些大量依賴人工勞動的企業,會拋棄一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產品,集中優勢、保留核心能力,升級製造設備,向現在製造業轉型。

企業業務轉型的方向很可能會是物聯網、智慧城市、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這些領域的抗風險能力更高。

09 高標準的生活服務將會爆發

疫情期間,由於人們不願意去大超市,社區便利店、生鮮電商等企業,都出現了集中爆發。

還有一些配送服務,美團、百度外賣等,業務都出現井噴。

可以說,疫情催生了“宅經濟”。未來,同城物流,跑腿服務等會進一步崛起,未來的人會變的越來越來“懶”,越來越“宅”,越來越不喜歡跟人接觸。

但人們的訴求並不會降低,生活服務不僅僅停步於“在線買菜”“在線點餐”等初級階段,而是向著更多樣化的趨勢發展。

比如,4人的火鍋食材搭配、半成品菜、甚至上門炒菜,上門家政服務、家庭整理師等高標準、特色化服務,都會逐漸崛起。

10 生命醫療行業,將成為極大的風口

除了健康產業之外,中國的生命生物技術市場需求巨大。這場疫情,暴露出中國醫療資源的不足,以及應對危機能力的欠缺。

當下,日本、美國在生命醫學領域走在世界前端。

日本的幹細胞技術,不僅能夠治療疾病,還能用來抵抗衰老。通過幹細胞的再生醫學,可以重建膀胱、肝臟甚至心臟,有科學家分析認為,人類活到120歲不是夢。

美國的生命生物技術也是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美國政府把60%科研經費用於生命科學研究。在MIT(麻省理工學院)每年評選的全球最具價值、改變未來的重大科技突破中,生物科技經常佔據30%多。

疫情之後,中國市場對生命生物技術的需求,將越來越呈現爆發趨勢。這將推動中國三方面的進步:一是原研藥的加速;二是5G下智慧醫療的需求;三是高端生命生物技術的創新。

相關的企業,可以在這些領域儘早投資,儘早佈局。

11 心理諮詢及一對一心理陪護

疫情期間,很多人天天刷新聞,出現了恐懼、焦慮等情緒。

疫情之後,將會有大量的人需要私人心理醫生、私人心理陪護。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人的心理需要撫慰,線上諮詢服務會逐漸興起。

12 參謀機構及智庫

疫情使得中國的企業面臨很多困難,開工難、資金鍊斷裂、貸款問題、疫情期工資等問題,成為大量中小企業面臨的難題。

但每個地方的產業不同,企業的實際訴求也會不同。地方政府在收集民間建議,出臺相關政策的過程中,會更加務實,也會越來越多地參考專業參謀機構或智庫等第三方獨立報告。

同時,疫情也是一個警鐘,一些風險評估機構、預警機構等,會逐漸浮出水面。

所以說,隨著中國的改革深入和政府的透明化轉型,這些智庫、參謀機構等,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

13 餐飲和旅遊行業,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儘管當下,餐飲企業受到的挫折最大。但疫情結束之後的1、2個月,餐飲和旅遊行業,都會出現大規模的爆發性增長。

因為“宅”是一種對自身訴求的壓抑,是原本的消費訴求受到了遏制。

如果疫情控制樂觀,疫情之後的五一小長假、端午假期,甚至十一黃金週,都會出現旅遊和餐飲消費旺季。畢竟,該去的地方還得去,該見的朋友還得見。

旅遊就是一種短缺經濟,在家裡呆膩了,就想出去看看,在外面呆久了,就想回家陪父母,這是人的特點。

春節期間,很多人在家裡覺得“吃飽了撐的”,開始想出各種娛樂辦法,甚至有些人憋壞了後,就不道德了,把鞭炮綁在狗尾巴上玩,結果狗跑進屋子裡,把整個屋子都燒沒了。

所以說,人類就是一種短缺經濟。疫情一結束,一定會有大批“憋壞了的”人,跑去全國各地、全世界去看看的,消費的“報復性反彈”是可以預見的。


不愛飆車的拓海


我覺得是遊戲和一些線上辦公平臺,線上教育平臺,因為疫情,大家不能外出活動,只能窩在家裡,遊戲,在這次疫情賺的盆滿鍋滿,因為大家在家都沒事,只能打打遊戲消磨時間,像一些端遊,lol絕地求生,手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等,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線上辦公及教學,那些辦公軟件,就火起來,像學生,騰訊科技,釘釘,和一些直播平臺,另外還有醫藥用品,比如口罩啊,酒精,消毒水之類的,都是供不應求的。火的不能再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