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如果僅僅是壁畫彩塑和佛教故事,那敦煌還不會這麼受到世界矚目。它最大的魅力所在,是不同地域文明之間的碰撞,是千百年來不同朝代特色的寫照。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自漢代以來就成為多民族、多文化共榮共生的前沿陣地,始鑿於魏晉時期的敦煌石窟更是秉承了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莫高窟囊括了不同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歌舞、雜技、耕作、狩獵、營商、出行等歷史事件和生活場景,而浩如煙海的敦煌遺書,所涵蓋的範圍更加廣闊,內容也更加翔實。這些寶貴的歷史遺贈是研究中古時期中國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歷史學、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以及文學史、藝術史、科技史、民族史最難得、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灼熱的沙漠中,一棵草就意味著生命的延續,曾經在千百年前,綠洲就是一切,有水源的地方就是城市,在絲綢之路上,這些綠洲成了通往西域的地標,史書稱敦煌是“華戎所交一大都會”,西域胡商與中原漢族商客在這裡從事中原的絲綢和瓷器、西域的珍寶、北方的駝、馬與當地糧食的交易。敦煌的歷史從這裡開始,走向輝煌。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茫茫大漠謠,悠悠敦煌曲。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雅丹、陽關,既是絲綢之路上令人神往的如畫風景,也是華夏文明千年演進與傳承的見證。古往今來,歷經多少歲月變遷,季節更替,唯敦煌傳奇不朽,黃沙之上,靜靜訴說著一個文明的深邃與輝煌。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聽,駝鈴聲聲、梵音嫋嫋,沙海輕唱,泉水叮咚;

看,飛天凌空,花語繽紛,佛光萬丈,經卷浩蕩。

這就是光華燦爛的敦煌,崇高唯美的夢鄉。

走近敦煌,其實是走近心靈的世界,感悟一種寧靜和安詳;

走近敦煌,其實是尋求來路,看見曾經的長河落日,大漠孤煙;

走近敦煌,其實是為了明天,蘸下斑斕的色彩,書寫未來的畫卷。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敦煌:在文化遺產之下,藏匿著千餘年之前的繁華

生命中的千山萬水, 任你一一欣賞、告別,唯有那天下無雙的敦煌,幽居在人的心口久久不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