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眾的禮儀、原則與關注點


普通民眾的禮儀、原則與關注點


普通民眾的禮儀、原則與關注點


普通民眾是指中下層民眾,既不當官,也不是大財主,要麼過著小康生活,要麼衣食無憂,要麼為生計而奔波的人們,這在我們國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占人口總量的70%--80%左右,在這個群體中,我們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生活的基本原則和關注點至關重要,因為這三個內容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大家的生活質量。

1普通民眾的禮儀

對領導及時回應顯出人情的溫度。

比如:某單位員工的老人去世了,領導通過微信下達了通知:“某員工的父親於某日去世,有交情的人員請與某某聯繫。”

這種事情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小事了,你有兩種回應:第一種,不予回覆,有人情就隨人情;沒有人情就完事,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的做法就是沒有溫度的回應。

第二種:從微信上看到通知後馬上回復:“收到!”

雖然短短的兩個字,既顯示了你的修養,又顯示出了你的人情溫度。這就是最基本的禮儀,是一種普通人有溫度的人情禮儀。

2普通民眾要堅持的人際交往原則

還是上述例子,你的同事或老鄉的父親去世了,以前你們有過人情來往,你有紅白事時,他隨了100元,而你現在已經退休多年了,你有四種選擇:選擇1 裝不知道,不隨這個人情。

選擇2 不隨100 ,而隨50元

選擇3 隨100元

選擇4 隨200元

中國有種古老的傳統是:“禮尚往來”,如果你的事與你同事的事情相隔時間並不長,你就應該遵循這個原則,禮尚往來,隨100元,如果相隔時間很長,物價已經提高了很多,水漲船高了,你就應該隨200元,這才是最合情合理的做法。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有人情的人不一定就是好朋友,但這人情份子已經把你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你有事,別人隨;同樣別人有事,你不能裝聾作

普通民眾的禮儀、原則與關注點

啞,不要看任何人,你就必須堅持你的原則與底線,把人情隨回去。當然,這家有事的人當了官了,你想從他那裡獲得點好處,或受到提攜,你也可以多隨,因為社會風氣就是這樣,並不是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就能扭轉的,你必須“入鄉隨俗”跟上潮流,大家如果都這樣,你不這樣,你就成了另類;這個人落魄了,你絕不能少隨,那樣你會受到自己良心的譴責!

3 普通民眾對社會把握好熱點和關注點

今天我瀏覽網頁看到某大學教授的視頻,他演講的標題是:“社會上有一種不好的風氣,只關注別人的事,不關注自己的事”。我不贊同這個觀點,所以,內容我沒有情趣看,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命題是一個假設的命題,不符合社會生活的實際。為什麼呢?大家想一想:如果只關注別人的事,不關注自己的事情,整天喝西北風嗎?那不就餓死了嗎?所以,這叫站著說話不腰疼!

那麼正確的命題應該是:“民眾應該把握好社會熱點的關注點!”

作為普通民眾,幹完自己的本質工作後,有的不喜歡看電視,不喜歡玩點子游戲,他們就喜歡看國際國內的新聞熱點,這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愛好,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有什麼錯嗎?

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於你關注誰,而在於你的關注點應該落在什麼地方。

比如:今天我看到一個新聞:“某某有國外綠卡,現在又回國撈錢了。”

如果我們的關注點集中在這個題目上,那自然就憤憤不平,儘管他們並沒有違法,但從道義上講,第一印象就是不愛國;第二印象就是有本事從國外撈錢貢獻給祖國呀!如果這樣想,你的內心必然是灰暗的,也是氣氛的,這對身體沒有好處。

但如果我們把關注點轉移一下,心裡就亮堂多了:人家能辦綠卡,這個人得有多大的本事呀!人家又回來撈錢,這本事更大了!這人了不起!應該向有本事的人學習。再看看他這本事是怎麼煉成的呀?他走過了什麼曲折的道路?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呢?通過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終於捕捉到了可以從這個人身上學到的東西了。瞧,這樣關注是不是積極的?是不是對自己的生活有好處,有幫助呢?

所以,普通民眾可以關注熱點,但是為了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應該把握好關注點,關注點不應該是人,而應該是人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或值得我們吸取經驗教訓的地方。至於這個熱點人物要受到什麼樣的道德評判,那都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無需爭論與辯駁,更不必要費心勞神……

不倒翁 2020,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