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帶孩子去這7個地方走一走,長大後更機靈和有出息

有位名人曾說:“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他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生活即教育,實踐出真知。

為人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為他預備什麼樣的環境。

要想讓孩子長大後有出息,家長要帶孩子去以下這些地方走一走。

1、招聘市場

當孩子不想學習,說學歷無用論時,家長不妨帶孩子去招聘市場轉轉。

在這裡,孩子可以直觀感受到職場競爭的殘酷。

在招聘市場中,那些211和985背景的簡歷會被單獨存放,而普通本科畢業的應聘者簡歷只是過幾眼,更不用說那些專科簡歷面試官有時連看都不看。

張雪峰在在《演說家》裡說道:“在中國的500強企業,甚至是世界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他們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他們說的都是假話。”

告訴孩子,“學歷無用論”是最大的謊言。

學歷就像是一張車票,決定了你坐什麼交通工具。

2、汽車客運站

張雪峰曾經在演講中說過一段話: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汽車客運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

在汽車客運站和火車站,你會看到揹著大包小裹的人群一窩蜂的湧入逼仄狹小的車廂,還要在燥熱嘈雜的環境下、伴隨著各種不明氣味中度過漫長的時光。

而在高鐵和飛機場,你會看到周圍西裝革履來往匆匆的行人,看看他們臉上從容自信的笑容。

這個社會就是如此現實,從生活的品質上來說人確實分了三六九等。

而影響我們過上不同日子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讀書。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普通人逆襲的最好出路。

讓孩子想想,自己未來想要成為哪一類人?

讓孩子思考,將來的自己是否能夠承受起不讀書的代價嗎?

3、圖書館

有句話說得好:“書籍是精神的營養,而圖書館就是精神的糧倉。”

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家長要多帶孩子去圖書館。

走進圖書館,孩子會感受到這裡安靜的讀書環境與氛圍;

走進圖書館,孩子會徜徉在書的海洋之中,汲取知識的養分;

走進圖書館,讓孩子有一顆博大的心胸,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愛閱讀的孩子是潛在的優等生。

家長要帶孩子去圖書館,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學習,愛上讀書。

致家長:帶孩子去這7個地方走一走,長大後更機靈和有出息

4、落後山區

現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無憂無慮、衣食富足的家庭裡。

孩子除了爸爸媽媽的疼愛外,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寵愛,使他們養成了貪玩、叛逆等不良習慣。

生活上只圖舒適,缺乏目標;學習上懶惰,沒有吃苦精神。

做事不認真,懶懶散散,隨隨便便,缺少責任感。

為了孩子著想,不妨多帶孩子去落後山區看看。

帶著孩子去落後山區,感受一下質樸的民風,感受一下生活的艱辛,更感受一下那些勤懇的農村學子的求學之路。

孩子才能從中悟出自己的感受,才能懂得生活的艱辛,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提高學習積極性。

這樣長大後,孩子才能三觀正,容易有出息。

5、福利院

孩子是父母手心中的寶貝,父母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

而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懂得感恩。

所以,家長可以帶孩子去福利院看看,看看福利院孩子們,他們小小年紀不但要照顧自己,還要幫助阿姨照看小一點的孩子。

他們沒有爸爸媽媽的疼愛,他們無處撒嬌,無處索取,只能小心翼翼地努力生活。

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感觸:跟他們相比,自己有爸爸媽媽的愛,爺爺奶奶的愛,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孩子肯定會懂得感恩,感恩爸爸媽媽的付出,也會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6、步行街

相信在生活中不少家長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家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

家長總覺得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並且不利於他們日後步入社會開展社交活動。

其實,要想改善孩子這種性格,可以適當孩子去步行街。

要知道,步行街上的人流量比較大,經常帶孩子去走走,孩子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群,促使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不會膽怯。

同時,家長還可以帶孩子逛逛街,讓孩子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孩子嘗試跟別人交流,使孩子變得更加有自信。

但要注意一點,去步行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時刻注意孩子,不能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視線之外。

家長始終要記住:安全第一!

致家長:帶孩子去這7個地方走一走,長大後更機靈和有出息

7、鄉野田間

曾國藩曾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

意思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是要勤儉自律,在物質生活上主動跟貧寒之士一樣,這樣的孩子將來才能成大器。

說得淺顯一點,就是孩子不經歷苦難,是不能成才的,一定要給孩子磨礪,而不是給孩子各種卓越的條件。

帶孩子去鄉野田間,讓孩子看看農民伯伯是如何勞作的,也可以讓孩子參與進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孩子在頂著烈日、沾滿泥巴、流著汗水的體驗下,才能知道什麼叫“汗滴禾下土”,才能體會勞動的快樂與艱辛,才能讓他們懂得什麼叫來之不易。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總而言之,為了讓孩子有出息,這七個地方一定要多帶孩子去走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