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參軍,她準備了8年,入伍後成績“秒殺”男兵

8年準備,3次應徵,她最終走進

某特戰旅“紅三連”——

宋曉娜為什麼這樣“紅”?


為參軍,她準備了8年,入伍後成績“秒殺”男兵


在宋曉娜的日記裡,她活得有些“另類”。她1月3日的日記“畫風”是這樣的:今天終於開訓了,一大早用夢想叫醒自己,疊好被子,出操嘍!冒著寒風勇敢向前,冬天就不會那麼冷了,我像支箭一樣就飛了出去……應急拉動,穿上防彈背心、戴上鋼盔,又一口氣“飛”到大門口……班長問我訓練累不累,我搖搖頭……零下十幾攝氏度,高強度訓練一整天,讓許多男兵都招架不住,宋曉娜反倒亢奮不已,如同趕赴期待已久的盛會。的確,對於這一幕,宋曉娜已經期待了整整8年。從上中學起參軍入伍這個念頭一直在她心中縈繞,她夢想著像爺爺和父親那樣成為一名解放軍,穿上綠軍裝,讓自己的青春更有意義。


這8年,宋曉娜天天在頭腦中準備著——早起唱國歌,這是宋曉娜從高一開始堅持的行為。早上5點半,她就跑到教學樓頂,面對國旗一個人唱國歌。高考報志願,有同學選一線大都市,有同學選景色秀美之地,唯獨她在報名手冊中一眼看到井岡山大學,二話不說,以高分走進了紅土地上的這所學校,還加入紅色勵志教育培訓班,年年登上井岡山,重走紅軍路。9月18日是“國恥日”,也是宋曉娜的生日。她瞭解那段歷史後,從此不在這一天慶祝生日,而是改到農曆過。

為參軍,她準備了8年,入伍後成績“秒殺”男兵

這8年,宋曉娜天天在身體上準備著,一天比一天更像個兵——每天5公里,1年1800多公里,8年14000多公里,在同學早上的酣睡中,宋曉娜從“軟妹子”跑成“鐵腳板”。高二開始練拳擊,她用手臂擊打鐵柱,留下青一塊紫一塊的“勳章”;大學開始練散打,在江西省武術散打比賽中獲得女子甲組第二名。身高不夠,第一次應徵差2釐米,她等;第二年差1釐米,學醫的她自己在膝蓋上針灸刺激生長,有空就做拉伸運動,拼命打籃球,一年磨平兩雙鞋。第8年,宋曉娜迎來夢想開花,走進了特戰旅,因此她倍加珍惜每一寸時光。穿上迷彩的宋曉娜格外幹練,她的日記本彷彿也穿上了迷彩,記錄下一幀幀成長片段。下連後第一篇日記,記錄的儼然是“紅三連”91年傳統賡續的“微縮史”。連史館內,“草地黨支部”“一塊羊肝”的紅色故事感染著她,一本紅色日記、121面錦旗獎牌、680多封黨員思想彙報觸動著她……

為參軍,她準備了8年,入伍後成績“秒殺”男兵

戰友們看到的是一段段精彩故事,嘴裡喊的多是“連隊好牛”“在三連棒棒噠”,而宋曉娜看到的更多是責任。她在日記中說:“我參觀過很多個展館,沒想到一個連隊的榮譽竟有這麼豐厚。我該做出什麼樣的成績,才算為三連作貢獻?”繼續翻看這本日記,猶如打開電視劇《火鳳凰》的劇本,盡顯宋曉娜血性突擊的一幕幕:戰術訓練,連長讓宋曉娜和男兵PK,男兵先出發,宋曉娜間隔5秒開始追,以18秒的成績反超男兵;攀登場上,10餘米高的樓房,一根繩索爬上爬下20來次,直到雙腿發抖她才肯停;格鬥練習,4平方米的場地上與男兵對決,一打打到兩拳無力;跪姿據槍,5分鐘雙腳就會發麻,有戰友時不時“活動”一下,她從不偷懶,起步就跪20分鐘紋絲不動……這一幕幕看似辛苦,然而在宋曉娜的日記中,這些統統被稱為“甜”,她說這是一份“成長的甜”。轉眼入營已4個多月,她在日記中這樣總結:“有人說我成熟得超出年齡,有人說我與95後的青春氣息不相符,是我錯了嗎?難道青春不該積極向上、努力奮鬥嗎?我會繼續做這樣的我,將故事寫滿軍營,寫滿我和我軍旅的每時每刻!”



 採訪感言 

當苦變成“成長的甜”

劉昌寶

坦白說,跟蹤採訪這兩天,穿著軍大衣都被凍得哆嗦的我們,看到宋曉娜和戰友們穿著單薄的作訓服卻生龍活虎,不由要問:你們真不冷嗎?看到一雙雙稚嫩的手卻滿是傷痂,胳膊上一處處泛著青色,不禁想問:你們真不疼嗎?而在她們寫滿熱情與陽光的臉上,答案不言自明。

特戰旅,或許在有些人眼裡就是“苦”的同義詞,即使在其他專業戰士看來,也是苦的“比較級”或者“最高級”。為何本來柔弱的女孩子卻變得如此堅強?在新兵連結業考核時,宋曉娜排在第二名幸運來到特戰旅,而排在第三名的那位女兵則被分到合成旅保障分隊。宣佈命令那一刻,那名女兵當眾嚎啕大哭。在她們看來,受苦儼然是一種榮耀,吃苦是她們的嚮往,是宋曉娜日記中“成長的甜”。

當下,我們容易主觀上給90後、95後貼上“家裡的皇帝”“掌心的寶貝”之類的標籤,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吃不了苦。那宋曉娜呢?越是採訪記者心中顧慮就越重:如果一個95後萌妹子,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卻是這樣一個“又紅又專”的形象,會有人信嗎?

採訪中發現,其實在“紅三連”還有很多“宋曉娜”。或許,我們不親身到“紅三連”這樣的精神高地,就無法體會到有些人就是那麼樸素而崇高;或許我們無法根除思想惰性,做不到像宋曉娜那樣“又紅又專”。但我們必須承認,他們正在按照自己的人生方式努力向前,不負時代不負青春,以特有的勇氣和血性為新時代青年刻下“擔當”的屬性。

作者|劉昌寶 劉吉強 陳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