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典籍裡讀到的感恩教育

《說文解字》----感恩從心

感,動人心也,從心。

恩,惠也,從心。

施恩,是發乎於心的;感念,也是存之於心。

《全唐詩》----大恩不言謝

丈夫不感恩,

感恩寧有淚?

心頭感恩血,

一滴染天地!

這首《闕題》的作者陳潤是大詩人白居易的外祖父,整首詩表達了傳統文化裡的感恩態度:中國人不是不懂得感恩,他不需要教導,也不必號召,哪怕平時含蓄,一到關鍵時刻,自會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因為他知道受人恩情是要放在心裡,而非掛在嘴上

《警世通言》----施恩不圖報

“賢妹非是俺膠注鼓瑟,本為義氣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與那個響馬何異?況施恩圖報非君子所為!”

各大劇種裡都有《千里送京娘》這個故事,說的是年輕時的趙匡胤把遭遇強盜綁架的京娘千里送回了家,京娘願以終身相托,然而趙匡胤卻說:“你未曾許配於我,送你回家本是道義所為,如果因此讓你嫁給我來報答,那麼我的私心跟綁架你的強盜有和分別呢?更何況施恩圖報不是君子應有的行為!

《菜根譚》----施恩不可要名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做了好事總想著趁機抬高自己,與人恩惠總想著藉此邀約名聲,積累功德總想著讓世人驚駭,樹立節操總想著標新立異,這些都是行善中要不得的虛偽念頭,也是追求義理道路上的障礙,最易產生,最難拔除。一定要把這種思想洗滌乾淨連殘渣都不剩,杜絕在萌芽中,才能體現善行本來的意義。

《國史補》----深恩幾於仇

李汧公勉為開封尉,鞫獄,獄囚有意氣者,感勉求生,勉縱而逸之。後數歲,勉罷秩,客遊河北,偶見故囚。故囚喜迎歸,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報德?”妻曰:“償縑千匹可乎?”曰:“未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殺之。”

唐朝的嶺南節度使李勉早年做開封尉查獄時,看到一個頗有氣度的囚犯,放走了他。後來李勉客遊河北,偶遇了當年的這個囚徒。囚犯把李勉請到家中盛情款待,並和妻子商量:“如何報答我的救命恩公呢?”妻子說:“送他一千匹布夠乎?”囚犯說:“不夠,一千匹布不足以報答救命之恩。”妻子又問:“兩千匹夠了吧?”故囚仍說:“不夠。”妻子說:“如果這樣,不如殺了他吧!”

大恩是不求回報的,倘若施恩者心有所求,那麼對於無法報答深恩的受恩者來說有可能是一種壓力。

施恩和亡羊補牢大約是不同的。亡羊在前,補牢在後,把本應在狼叼走羊之前就築好的羊圈修補好,只算是一種彌補吧?

倘若“施恩”是發乎內心,尚且不求報答,那麼“彌補”還需要感恩嗎?損失的羊,羊倌兒要賠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