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布的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雙資質”制度給行業帶來的影響

於近期施行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其中第十條明確規定:

“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當同時具有與工程規模相適應的工程設計資質和施工資質,或者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項目管理體系和項目管理能力、財務和風險承擔能力,以及與發包工程相類似的設計、施工或者工程總承包業績。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的,應當根據項目的特點和複雜程度,合理確定牽頭單位,並在聯合體協議中明確聯合體成員單位的責任和權利。聯合體各方應當共同與建設單位簽訂工程總承包合同,就工程總承包項目承擔連帶責任。”

這一規定確立了我國工程總承包新的設計和施工“雙資質”制度。這一次制度的革新,引發了行業內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和激烈討論。

新發布的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雙資質”制度給行業帶來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1.我國建築業這一重大改革措施表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築業與國際接軌以及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正式落地。“雙資質”制度,對於變革我國傳統的工程設計和施工相分離的“兩張皮”及由此造成越來越明顯的種種弊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工程總承包向集約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利於行業發展,促使對於規模與實力不足的小企業加快轉型,走向專業分包或施工總承包的路線。3.雙資質制度能夠使設計和施工深度融合和合理交叉,為項目業主減少建設投資,達到縮短工期、降低造價、提高品質、責任力清晰的多重效益。

但也有觀點認為:1.這一看似公平的政策,在實行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建築工程行業本來就以實力強大的國企為大頭,小企業舉步維艱。而此次雙資質互認,無疑會造就一大批具有壟斷勢力的雙資質企業,實力不足的民營施工單位和小設計院也將被邊緣化。2.雙資質制度,“一家人”做工程,會使監理邊緣化,會惡化工程本身的質量。

筆者認為,設立“雙資質”制度的現實意義是利大於弊的,我國建築業長期存在的設計和施工相割裂、未形成統一管理的都是體制方面的主要原因。可以說,設立“雙資質”制度正當時,這一重大行業的改革措施完全是我國建築業脫胎換骨的猛藥,是轉型升級的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