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雞增產小妙招,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

冬天養雞注意什麼?

冬季蛋雞增產小妙招,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

1、冬天養雞適當控制蛋雞體重,在換料和補鈣的同時,要抓好雞群發育的均勻度控制,將大、小母雞分群飼養,定期調群。切忌突然增料或突然減料。

冬季蛋雞增產小妙招,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

2、適時換喂蛋前飼料,當蛋雞達20周齡時,要給其換喂蛋前飼料。料中的含鈣量宜為1%~1.2%,粗蛋白質含量宜為16.5%。整個換料過程要以半個月的時間來逐漸完成,以防換料太突然引起蛋雞拉稀等疾病。在產蛋率達3%以後,飼料含鈣宜為3.5%,粗蛋白質宜為18.5%~19%。

3、要勤換墊料,中午開窗通風。一般情況,6日齡開始通風,並隨日齡增加,加大通風量,使雞群有足夠的氧氣。雛雞入舍前3天,將舍內溫度控制在34.5℃-35℃。雞入舍後,升溫1℃-2℃,第1周溫度在35℃-36℃為佳,此時雞隻狀態佳,精神活潑,分佈均勻,活動自由,飲食正常。

冬季蛋雞增產小妙招,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

4、及時調整雞舍溫度,蛋雞最適產蛋溫度是18℃~23℃。當雞舍溫度過低又不及時增加飼料時,蛋雞就會因能量不足而推遲開產,即使開產又會很快停產。

5、控制光照適時調節,春孵的後備母雞一般15周齡進入性成熟階段,此期的自然光照時間逐漸縮短。光照時間短,達到性成熟的時間就長,因而15周齡後就應開始補充光照,以滿足雞性成熟的需要。光照時間應維持在15周齡時的光照時數。

冬季蛋雞增產小妙招,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

6、雞舍溼度不能過高,否則雞會出現羽毛汙穢零亂、食慾不振、體弱多病等情況,從而推遲開產。如果通風不良,空氣中有害氣體增多,含氧量降低,同樣會使後備母雞發育不良而推遲開產。

冬季蛋雞增產小妙招,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

7、防氨氣蓄積,冬季氣候寒冷,不能為了給雞舍保溫而忽視了通風換氣,對雞群排洩的糞便和潮溼的墊料不及時清除,致使雞舍內氨氣蓄積,濃度增大,導致肉雞氨氣中毒或引發其他疾病。氨氣能強烈地刺激雞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

冬季蛋雞增產小妙招,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

詳情添加作者微信:Ks88888i (備註來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