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和腺肌症是一回事嗎?

寧兒8


你好,子宮腺肌瘤其實是子宮腺肌症的一種表現,並不是一回事,多發於生育年齡的經產婦,常常合併內異症和子宮肌瘤。

其主要的症狀就是月經改變和進行性痛經,這種疾病無根治性的藥物,手術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什麼是子宮腺肌病麼?當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時稱為子宮腺肌病,患者部分子宮肌層中的內膜病灶與宮腔內膜直接相連,故認為內異症由基底層子宮內膜侵入肌層生長所致,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造成子宮內膜基底損傷,與腺肌病發病密切相關。



腺肌病常合併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增生,提示高水平雌孕激素刺激,也可能是促進內膜向肌層生長的原因之一。

關於其治療的話,目前沒有根治的有效藥物,對於症狀輕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及絕經的患者可以用達那唑,孕三烯酮,或GnRH-a,可以緩解症狀,但是要注意患者藥物副作用,並且停藥後症狀可能復發。

以上就是關於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分享,如果你感覺對你有用,就點個關注唄!


盧醫生


子宮肌瘤和腺肌症好比是異卵雙胞胎,長在一個地方,有同一個母親,DNA卻不完全相同。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有相似的地方。

1.都可能出現痛經和月經過多等症狀。

2.都可能表現為子宮佔位病變。

3.病變嚴重時都可能影響懷孕。

但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本質是不同的兩種疾病,具有明顯的區別。

子宮肌瘤是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平滑肌瘤形成,肌瘤邊界清楚,容易剔除。子宮肌瘤病變往往侷限,僅發病在子宮上。子宮肌瘤如果體積小,處在肌壁間或者漿膜下,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可以不必治療。

子宮腺肌症是由於子宮內膜細胞生長於子宮肌壁間而形成,病灶和子宮肌層互相交纏、密切難分。子宮腺肌病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子宮內膜的功能,容易導致不孕或者流產。子宮腺肌病更大概率引起月經量過多,痛經進行性加重。同時可能伴有盆卵巢巧克力囊腫形成和盆腔其他內異症病灶。

根據婦科超聲檢查和婦科常規檢查,可以初步判斷病灶為子宮肌瘤或者是子宮腺肌瘤,真正確診需要術中取下標本,送病理檢查以明確。


婦產科小超人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不是一回事,但是有時二者可以並存。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組成。常見於30-50歲女性。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不清楚,可能與女性激素相關。

按照肌瘤的生長部位,可以分為子宮體肌瘤(90%)和子宮頸肌瘤(10%)。

按照肌瘤和子宮壁的關係可以分為3類,肌壁間肌瘤(60%-70%),漿膜下肌瘤(20%),粘膜下肌瘤(10%-15%)。

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與肌瘤的類型、大小和有無變性相關,最常見的症狀是月經改變。

超聲檢查是子宮肌瘤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

關於子宮肌瘤沒有症狀的一般不需要治療,對於症狀較輕,或接近絕經年齡的女性可以採用非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適用於有症狀或懷疑有肉瘤變的女性。

子宮腺肌病是指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入侵入子宮肌層中。大多發生在30-50歲經產婦。約15%的女性同時合併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大約半數合併有子宮肌瘤。

子宮腺肌病的病因同樣目前也是不清楚的。遺傳、多次妊娠和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導致的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高雌激素血癥和病毒感染都與子宮腺肌病關係密切。

子宮腺肌病的主要症狀是月經量增多和經期延長以及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

在婦科檢查時醫生可以觸及到子宮均勻性增大,質地硬並伴有壓痛。超聲和CT檢查有助於診斷。

子宮腺肌病的治療取決於女性的症狀、年齡、有無生育要求等。目前還沒有根治性的藥物,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婦產科學 第九版

科普健康知識,傳遞健康理念。一鍵關注【辛舒醫生】,帶給您最新、最靠譜的女性健康知識!


辛舒醫生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完全不一樣。子宮肌瘤是受性激素刺激產生的子宮平滑肌瘤,和正常子宮組織之間有包膜隔開,邊界很清楚,手術中可以完整剝除,多數患者無症狀,大部分是在體檢的時候,做子宮附件超聲檢查時被發現。可以不進行治療或是通過手術切除完全治癒。

子宮腺肌症是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到子宮肌肉層內,子宮腺肌瘤沒有包膜而且邊界不清楚,主要症狀是子宮瀰漫性增大、痛經、月經過多等,子宮腺肌症,特別是子宮腺肌瘤,因為瘤體和子宮肌肉界限不清,所以手術中不能完整剔除子宮腺肌瘤。


只為傳播婦科、產科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婦產科專家馬穎教授】


婦產科專家馬穎教授


子宮肌瘤不等於腺肌症,二者獨立為病,子宮肌瘤被稱為“婦科第一瘤”,子宮腺肌症則被稱作“不死的癌症”,二者名字雖聽來可怕,但都是子宮良性疾病。臨床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區分:

一、致病因素不同:有研究表明情緒、壓力以及飲食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息息相關,該病主要依賴雌激素生長;而子宮腺肌症的發生則是由於子宮內膜侵入到子宮肌層所致,臨床研究證明了該病有一定遺傳性,常與損傷、高雌激素密切相關。

二、發病機制不同:子宮肌瘤是雌激素作用於子宮平滑肌細胞,導致局部細胞異常增殖形成的;而子宮腺肌症則是子宮內膜異位遷移,並種植或侵入子宮基層而引發的一系列症狀。

三、發病人群不同:子宮肌瘤常發生於30-50歲婦女,20歲以下少見;而子宮腺肌症則多發於30-50歲經產婦,近來研究發現隨著人工流產率的提高,該病的發病人群也逐漸趨於年輕化。

四、臨床症狀不同:主要體現在子宮腺肌症的痛經很重,而單純的肌瘤並無明顯痛經。子宮肌瘤部分患者可出現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下腹部包塊、白帶增多、尿頻尿急、腹脹便秘、腰背痠痛等臨床表現;而子宮腺肌症則常表現為經量過多、經期延長和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少數患者無典型症狀。

五、體徵不同:二者均可見子宮增大,但增大的子宮有明顯差異:長肌瘤的子宮呈不規則增大,表面可捫及單個或多個凹凸不平的結節狀突起,其大小不一;而腺肌症的子宮則多為均勻、球形增大,常伴有壓痛,超過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的較少見。

六、手術治療效果不同:子宮肌瘤與正常肌壁間有疏鬆的假包膜為界,手術可以完全剔除,治療效果較好;子宮腺肌症的內膜多異位在子宮肌層,術中病灶難以切淨,治療效果較差。

七、結合婦科B型超聲檢查有助於二者的鑑別診斷。


杏花島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更像是一對“表姐妹”,不過她們是女性不喜歡的“表姐妹”。要想了解這兩個疾病,您先要了解子宮。

子宮為女性特有的器官,是孕育胚胎、胎兒和產生月經的器官。子宮位於盆腔的“中宮”中央,前有鄰居膀胱,後有鄰居直腸,下段連接陰道,兩側有輸卵管和卵巢相擁。

子宮分為子宮體和位於下方的子宮頸。子宮體由內向外分為子宮內膜層、肌層和漿膜層。其中的子宮內膜層又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功能層接受上級卵巢的指令,發生週期性變化而脫落,就是月經。

子宮肌層也就是子宮中間的一層,由大量平滑肌組織、少量彈力纖維與膠原纖維組成。

子宮肌瘤就是由子宮中央的那層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組成,其發生可能與女性性激素有關。

子宮內膜是個“頑皮的孩子”,當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時,就是子宮腺肌症。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有一些共同的表現:月經增多、經期延長。

不同的是子宮腺肌症的主要症狀還有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疼痛多位於下腹正中,常於經前1周開始,直至月經結束。

B超檢查可有助於診斷。確診取決於術後的病理學檢查。

一鍵關注“付虹醫生”,開啟健康好生活!


付虹醫生


您好!子宮腺肌瘤與子宮腺肌症,僅僅“一字之差”,就讓很多的患者不知所云,它們兩個到底是一個病嗎?

我是腺肌症保宮呂春梅主任,今天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醫學知識。子宮腺肌瘤是子宮腺肌症的一種表現,她們是一種病,都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都是子宮內膜異位跑到了不該待的地方“子宮的肌層”,這是它們相同的地方;它們不同的地方是:子宮腺肌瘤是的病灶組織在子宮內分佈的比較聚集長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瘤”狀體,就成為腺肌瘤;腺肌症的病灶組織在子宮內一塊兒一塊兒的比較的分散,可能分佈在子宮肌層內的各個角落。


腺肌症呂春梅專家


  要說腺肌症啊,我們首先就要講什麼叫子宮。子宮是婦女的一個重要生殖器官,它可以來月經,也可以生孩子,當然它還有別的功能。比如說,我這個房子是一個子宮腔,房子周圍的牆壁那就是子宮內膜,每個月子宮內膜長厚了它就要脫落一次,同時帶著血,這個在醫學上就叫作月經。假如小孩在子宮裡頭,那子宮的外頭就需要很厚的保護層,否則小孩就不能很好的生長,那個保護層就是肌層,相當於牆壁外面的牆,很厚的。

  那麼,腺肌症是怎麼得的呢,當你某一種情況之下,由於子宮內膜的某一個地方收到破損了,或者落了,再加上宮腔的壓力很大就把內膜壓到肌層裡去了,也就是說從牆表面壓到牆壁裡頭去了。內膜壓進去以後,它跟正常的月經一樣,它也來,每月正常月經的血從陰道流出體外,而肌層裡的血沒地方流,它就待在子宮裡面,越待越長,那病人就發病了。表現為子宮越來越大,大了以後月經量就多。另外,子宮的縫裡、子宮的肉裡有血,病人就疼的要死,病人就貧血甚至於不育,這個病對病人講還是一個很難受的病。我打一比方,比如說咱們買一個雞蛋,這個新鮮的雞蛋給它煮熟了,煮熟以後就給它一分為二,大家就看得見,這個是蛋白,這個是蛋黃。蛋白就是我們正常的肌肉,蛋黃就是子宮裡面的一個瘤子,將來我要講這個就叫子宮肌瘤。

  腺肌症和肌瘤的區別在哪呢?就是這個雞蛋臭了不新鮮了,蛋黃散了,蛋黃就主動留到蛋白裡頭去了,蛋黃跟蛋白沒有界限了。不像肌瘤咱們用手指頭用勺一摳就把蛋黃給摳出來了,而腺肌症的蛋黃跟蛋白是沒有界限的,所以你怎麼摳也摳不了,然後你只好用刀切,切的太少了,有些腺肌症已經進了蛋白了,有殘留了,沒切乾淨。切的太多了,那你留下的子宮又太少了。

  腺肌症和肌瘤只差一個字,一個叫肌瘤一個叫腺肌瘤,當然散在的叫腺肌症,集中的就叫腺肌瘤。再打個比方,比如說我們有兩棵樹,挺挨近的,在樹當中長了好多野草,這個野草就叫肌瘤,假如說樹本身被蟲子咬了,我們要治病要把樹給摳掉一塊,中間的野草就相當於肌瘤,因此它拿掉了以後一點都不傷兩棵樹,腺肌瘤由於要把樹幹給扣掉一塊,這樣的話做手術就要把樹幹給破壞了。所以呢,腺肌瘤是要破壞子宮的基層的,而肌瘤是根本不破壞的是額外長出來的東西。從這個角度講,假如肌瘤做掉的一百二十個或者一百多個,照樣能夠生孩子,沒有影響。而腺肌瘤做了以後子宮變小了,子宮的疤痕很深,就有可能子宮破裂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14bf980f1e5628e7303370c6e0c98218\

腺肌症小助手


應該是這樣來給您回覆才比較合理:子宮腺肌瘤必定同時有子宮腺肌症,為什麼要這樣說?這是因為子宮腺肌症患者中有一小半會同時併發子宮腺肌瘤,根據長期的觀察,多數發生在子宮的前壁和後壁上,還有一部分人出現併發多發性腺肌瘤或肌瘤的可能。而子宮腺肌症卻不一定都有子宮腺肌瘤的可能,二者並不是相等。目前子宮腺肌症及子宮腺肌瘤,都是極難治療的婦科病之一,很多子宮腺肌症患者花費了很多錢財,病急亂投醫,亂用藥,在加入一些所謂患者交流群或醫患群內,聽信一些“醫托”或“藥託”,並輕信給予治癒率很高的承諾,而屢屢上當!

應該正確的做法是多查閱有關子宮腺肌症方面的治療文章及最新的治療方式,並慎重冷靜考慮後,再做選擇。目前所知的情況是,它除了全切子宮外,其它的保留子宮的各種手術後複發率是極高的,並不是一些宣傳說只有百分之三或甚至千分之三的復率!那都是騙人的!很多保留子宮手術,當然也包括您的腺肌瘤,如果選擇剔除腺肌瘤或對子宮腺肌症的病灶挖除等方式的各種手術,都有很高的手術後的複發率!很多保留子宮手術後,都需要較長時間服用激素類藥物或中藥來降低複發率!我暫時先簡單回覆到這,子宮腺肌症患者也可以去查閱更多撰寫的有關探討子宮腺肌症方面的專業文章和知識,來正確瞭解這個病的治療方案及方式,使自己病情得到儘快的控制或改善!

您如果有其它的關於痛經、關於子宮腺肌病方面的問題,可以添加關注“王長傑醫生”的今日頭條號,我會不間斷的更新有關腺肌症的知識,身邊如果有腺肌症患者朋友,也可以推薦關注,共同收穫更多腺肌症知識,早日擺脫病痛折磨。


王長傑醫生


打個比方吧,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就好像是同父異母兄弟倆,一個媽生的,但是爹不一樣,所以遺傳基因也就不完全相同。所以,子宮肌瘤跟子宮腺肌症,並不是一回事兒。

子宮肌瘤是受到高雌激素作用,出現的子宮平滑肌瘤。有的單發,有的多發,有的比較大,有的比較小。有的沒症狀,有的有症狀。一般來說,單發的小肌瘤,沒有症狀的肌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而子宮腺肌症則是子宮內膜細胞入侵進入了子宮肌層導致的。子宮腺肌症會出現月經過多,痛經進行性加重等症狀。經常伴隨有子宮整體的增大。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並不難區別,可以通過b超來判斷。如果看到明顯的肌瘤體就知道是子宮肌瘤,如果看到子宮瀰漫性增大,而且內膜入侵肌層,那麼就要考慮為子宮腺肌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