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記》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孔子

禮記·曲禮上: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注】敬:尊敬,嚴肅。:與"嚴"同,端正、莊重之意。:所說的話。

【譯】《曲禮》一書上說: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態度要端莊持重而若有所思;言辭要詳審而確定。這樣才能夠使人信服。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注】敖:與"傲"同,驕傲之意。:與"縱"同,不加約束之意。

【譯】傲慢不可以滋長,慾望不可以不加約束,意志不可以自滿,歡樂不可以走向極端。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注】狎:與人親近之意。:承認。安安:前一"安"是動詞,滿足之意;後一"安"是名詞,指感到滿足的事物。:改變之意。:與"狠"同,兇殘的樣子。:肯定之意。

【譯】比我善良而能幹的人要和他親密而且敬重他,承認而又愛慕他。對於自己所愛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處;對於厭惡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處。能積聚財富就要能分派財富以遷福於全民。雖然適應於安樂顯榮的地位,但也要能適應不同的地位。遇到財物不隨便取得,遇到危難也不隨便逃避。意見相反的,不要兇殘壓服人家;分派東西,不可要求多得。自己也不肯定的事,不要亂作證明。已經明白的事理,也不要自誇早已知道。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若夫坐如屍,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

【注】屍:活著的晚輩扮作先祖的樣子代其祭壽的人。古代有"屍居神位,坐必矜莊"的說法。:與"齋"通假,有齋戒之意。

【譯】如果進入成年,坐著就要像祭禮中的代為受祭的人一樣端正,站著就要像齋戒一樣肅穆恭敬。禮要合乎事理,如同作為使者要入鄉隨俗一樣。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注】說:與"悅"通假,讓人高興的意思。:有節制,有限度。

:不恭敬的樣子。取於人:向……請教的意思。

【譯】禮是用來區分人與人關係上的親疏,判斷事情之嫌疑,分辨物類的同異,分明道理之是非的。依禮而說:不可以隨便討人喜歡,不可以說些做不到的話。依禮則行為不越軌,有節制,不侵犯侮慢別人,也不隨便不恭敬別人。自己時常警惕振作,實踐自己說過的話,這可稱為完美的品行。品行修整而言行一致,這就是禮的實質。依禮而言,聽說它是被人取法的,沒聽說它主動去向人取法什麼。所以禮只聽說願學者來學,沒聽說知禮的人去別人那裡傳授。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注】正俗:使動用法,使風俗端正的意思。宦學事師:"宦"是做官後的學習,"學"是未做官之前的學習。這兩個時期的學習都要跟從老師,即是"事師",故"宦"、"學"兩字連用。:分層次等級之意。:有意剋制的意思。:與"優"同音,原指雌鹿,在這裡通指雌性獸類。

:產生之意。:產生並使用之意。

【譯】道德仁義,沒有禮就不能得到體現;教育訓導,使風俗端正,沒有禮就不能完備地推行;分辨事理,判明訴訟,沒有禮就不能正確地裁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沒有禮就不能確定關係地位;做官求學,沒有禮就不能使師長弟子關係親敬;朝廷的職位,軍隊的組織,就官任職,執行法令,沒有禮就不能確立威嚴,使人服從;祈求福祿,常行的祭祀,供奉鬼神,沒有禮,就不能表現出誠意莊重。所以,君子做到恭敬合度,退讓有法以明確禮的意義。鸚鵡雖能說話,終歸還是飛鳥;猩猩雖能說話,終歸還是走獸。現在的人如果不講求禮,雖能說話,不是和禽獸有同樣的心嗎?只有禽獸沒有禮可言,所以才會父子共妻。所以才有聖人產生禮儀來教誨人們,使人們有了禮,知道用禮把自己同禽獸區別開來。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而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而志不懾。

【注】太上:指的是古代的三皇五帝。負販者:用肩挑著東西做買賣的人,通常認為他們道德水平低下,利慾薰心。事實並不盡然。:膽小之意。

【譯】上古時代,人心非常淳樸,凡事想做就做,只重老實,沒有什麼準則。到了文明進步時代,就講究行為效果,凡是得到別人的恩惠,就要報答別人的恩惠。因此行為準則中就含"施"與"報"的作用,凡是受別人恩惠而不報答,則不合乎禮;受人報答而沒有恩惠給人,也是不合於禮。有了這種禮,人與人的關係,才能平衡安定,反之,就要發生危險。所以說:禮不可以不學習。禮的精神在於剋制自己而尊重別人。雖然是微賤之輩,猶有可尊重的人,更不要說富貴的人們了。唯是,富貴的人懂得愛好禮,才不至於驕傲而淫侈;貧賤的人懂得禮,則其居心也不至於卑怯而無所措其手足。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注】弱:身體還未完全成熟。:古人中,二十歲的男子要行加冠之禮,從這時起,意味著已經長大成人。:指艾草,形容人年紀大了,頭髮發白的顏色如艾草。:擔任,掌管之意。:與"齊"同音,年老之意。:分配家產,交代家事。:與"茂"同音,視力、聽覺明顯下降,活動能力也明顯減退。:贍養老人之意。

【譯】人從出生至十歲,可稱為"幼",開始外出就做學。到二十歲,學識經驗雖還不夠,但體力已近於成人,故可行加冠之禮,從此把他當做成人看待。三十歲,體力已壯,可以結婚成家室。到了四十歲,才稱得上是強,可以入仕,服務於社會。五十歲,才能已夠老練,可以治理大眾的事。六十歲,體力開始衰弱,不宜從事體力勞動,但能憑經驗指導別人。七十歲已到告老的年齡,應將工作責任交付後人。到了八九十歲,視力聽力心力皆衰耗,可稱為"耄"。到了耄年的人和七歲天真可愛的兒童一樣,即使犯了什麼過錯,都是可以原諒的,不施以刑罰。若到了百歲,那是人生之極,只待人供養了。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自稱曰"老夫",於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

【注】致事:退離自己的職位。安車:古代一種單匹馬牽著走的車。:配備之意。几杖:坐著時所靠之物和走路時所扶之物。

【譯】作為大夫到七十歲就退休,如果君主挽留就會賜予他憑几和柺杖。有公務外出就會派婦人相陪伴,到四方出巡就乘坐小型車輛。這樣的大夫可以自稱"老夫",在自己的國家還要稱自己的名姓。遇到出國訪問時,必須事先告訴他那個國家的制度。在和長輩商議事情時,必須隨身帶著憑几手杖前往。在長輩提問時,不作推辭就直接回答是不合乎禮的。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

【注】清:與"慶"同音,涼的意思。

:安定的意思。醜夷:同輩內部的意思。三賜:是指封賜三次。在周代,官吏制度是分等級的,從一命到九命,每一命所受的待遇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等的禮服和賞賜的東西,三命以上,就能擁有周王賞賜的車馬。文中是因為父母在上,不敢享用如此的待遇。:與"悌"通假,對兄長尊敬的意思。執友:有共同志向的人或朋友。交遊:普通朋友。父之執:和父親有相同志趣的人。

【譯】做兒女之禮,要讓父母冬天溫暖,夏天清涼,晚上替他們鋪床安枕,清早向他們問候請安。而且要與平輩共處,絕無爭執。作為子女,不乘坐國君封賜三賜的馬車。能夠這樣,州閭鄉黨,遠近的人都要稱讚他的孝順,兄弟以及內親外戚都要稱譽他的善良,同僚們稱讚其仁愛,朋友們稱讚他能服侍長輩,而跟他來往的人亦都說他誠實可靠。看到和父親有相同志趣之人,他若不叫進前,就不敢擅自進前;不叫後退,亦不敢擅自後退;他若不問,亦不敢隨便開口。這樣尊敬父輩,也是孝子應有的行為。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恆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

【注】反:與"返"同,返回之意。肩隨:並排向前走,略微靠後。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在古代,席地而坐時,長者坐在席的一端,如果超過四人,長者就要另設一席,是一種對長者的尊敬行為。

【譯】作為子女,出門時要當面稟告父母,回家時也要如此。出遊必須有一定的地方,所練習的要有作業簿,使得關心你的父母有所查考。平時講話不要自稱"老"字。遇到年齡大上一倍的人,無妨當做父輩看待;大上十歲的人,當做兄輩;如果只大上五歲,雖屬平輩,仍須屈居其下。五個人同在一處,應讓年長者另坐一席。

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食饗不為概,祭祀不為屍。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Zī),不苟笑。

【注】奧:一間屋子的西南角,是長者或尊者所坐的位置。食饗:食與"四"同音,本詞是指讓父母享用的食物。:是限量的意思。

聽於無聲:在父母沒有說話之前,對父母的意圖要有所領悟和知曉。視於無形: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要時刻想起父母的樣子。

【譯】作為子女,平常家居,不要佔住尊長位置,不要坐當中的席位,不要走當中的過道,不要站當中的門口。遇有飯食的宴會,要多要少,不可自作主張。舉行祭祀的時候,不可充任神主受人祭拜。在父母沒有說話之前,對父母的意圖要有所領悟和知曉,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要時刻想起父母的樣子。不要爬高,不要臨深,也不要隨便譏評,隨便嬉笑。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懼辱親也。父母存,不許友以死,不有私財。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純素;孤子當室,冠衣不純採。

【注】不服暗:指不做隱瞞父母的事情。懼辱親:對父母隱瞞和登高到危險的地方,這些行為都是辱親的。不許友以死:指的是不做替朋友賣命的事情。:與"準"同音,指的是衣服上的花邊。孤子:指年輕時喪父的人。

【譯】孝順之子,不隱瞞父母,亦不得行險以圖僥倖,對父母隱瞞和登高到危險的地方,這些行為都是辱親的。父母活著不可以替朋友賣命,也不可以有自己的私蓄。作為子女,當父母活著時,戴的帽,穿的衣,不能用素色鑲邊,因為那樣很像居喪。不過,沒有父親的孤子,如果是他當家,則他的冠衣,可以帶素而不用採繢鑲邊,因為那是顯示他持久的哀思。

幼子常視毋誑。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傾聽。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負劍辟咡(èr)詔之,則掩口而對。

【注】視:與"示"通假,教育之意。:捧的意思。掩口而對:遮住口和長者說話,怕口氣傷人。

【譯】平常不可以謊話教導兒童。兒童不必穿皮衣或裙子。年幼的孩子平常看東西不要瞟眼,站立一定要端正,不要做偏頭聽說話的樣子。若長輩們要牽手走,就要用雙手接捧長輩的手。如果長輩們從旁俯身耳語,要用手遮口,然後回答。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

【注】趨:快走,惶恐不安的樣子。

【譯】跟隨先生走路,不要隨便跑到路的一邊同別人講話。在路上遇見先生,就要跨大步進前,拱手正立著。若先生和你講話,你就說;如果沒有話講,則又跨大步退到一旁。

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鄉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注】丘陵:指地勢高的地方。:與"向"同,朝向的意思。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古人登城,不隨便指示方向,害怕迷惑眾人;也不大呼小叫,害怕把人驚嚇住。

【譯】與長輩登上山坡時,要朝著長輩的目標看,預備長者對那目標有所問。登上城牆,不要指手畫腳;在城牆上更不可大呼小叫,那樣會擾亂別人的聽聞。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一講曲禮上第一節: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