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復甦還需三個月以上,創造大量就業,與5G、AI同等重要

旅遊業復甦還需三個月以上,創造大量就業,與5G、AI同等重要

(▲2020年3月5日17時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87歲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告訴上海中山醫院援漢的27歲醫生劉凱,“我快一個月沒看到太陽了。”劉凱與志願者推著老人做完肺部CT,停在住院樓前,欣賞日落餘暉三四分鐘,相差60歲的一老一少都舉起了右手。此景此情溫暖兩人,也溫暖無數網民。攝影:21歲大學生志願者甘俊超)

摘要:勞動密集型的旅遊業重要性,不亞於技術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的5G、AI、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特高壓等“新基建”高科技產業,應長期成為我國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與餐飲、住宿、交通一樣,旅遊是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據中國旅遊景區協會2月29日發佈的《關於旅遊景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情況及產業恢復對策建議的報告》,全國景區企業收入損失額度春節期間已達到去年同期的90%;預測一季度、全年分別達到去年同期的80%、40-50%以上。

隨著國內疫情明顯趨緩,復工復產熱而緩起,旅遊業也躍躍欲試,急於打翻身仗。但有三個問題需釐清,才能行穩致遠。

達成以旅遊為抓手長期拉動內需的共識

旅遊對經濟的深度拉動作用顯而易見。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發佈的《2019旅遊對全球經濟影響與趨勢報告》,2018年,旅遊業為全球經濟貢獻了8.8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0.4%;全球超過3.19億人的工作崗位依賴於旅遊業,佔所有就業人口的10.0%;中國為全球旅遊業增長做出1/4的貢獻。

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中國旅遊研究院3月10日受權發佈《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2019年,中國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旅遊直接就業2825萬人,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

鞏固旅遊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制定《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首次將旅遊業全新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旅遊與吃、喝、玩、樂、住、行、購等行為密切相關,既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休閒需求,又能發揮乘數效應創造大量就業崗位。

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國家旅遊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2018)》,依法列入統計口徑的旅遊相關產業就有65個,未列入或再細分的數以百計。勞動密集型的旅遊業重要性,不亞於技術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的5G、AI、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特高壓等“新基建”高科技產業,應長期成為我國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旅遊存在報復性反彈的可能。人有休閒的天性,需求不僅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個性化。據瑞士信貸研究所發佈的《2019年全球財富報告》,過去40年,中國有8.5億人擺脫了貧困;目前世界中產階級人口中,中國人數佔一半。

中國旅遊需求長遠而言持續旺盛,目前只是被疫情暫時抑制。17年前的SARS,同樣大量旅遊需求被短期抑制,但在疫情平息之後,很快以2-3倍反彈和釋放。

旅遊業完全復甦還需三個月以上

對疫情終點的定義和預判未有共識。2月27日,鍾南山院士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我們有信心,新冠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張伯禮院士更樂觀,2月2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我覺得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秩序了。”

按照筆者的定義,全國、全省、地級市連續3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可視第一天為該區域的疫情終點。由於存在輸入性病例的高流動、高風險,全國、全省、地級市疫情終點的安全量級依次遞減,所以不能僥倖麻痺大意,只有全國疫情終點才最靠譜。疫情終點確認之後,實際已經歷兩輪各14天的零新增週期,民眾才能放心摘口罩,才能盡興遊玩。

零報告不等於零病例、零風險。疫情面臨著死灰復燃的多種風險,例如,無症狀傳染者有待及時識別隔離;存在超過14天潛伏期的病例;多個治癒患者出院後核酸檢測“復陽”;病毒在傳播過程中可能變異;三個大規模的跨省人流高峰考驗還未來臨,即農民工返城、學生尤其異地大學生復學、清明節掃墓踏青等。

2003年5月,臺灣有過沉痛的教訓,再次出現醫院大面積感染、SARS疫情由北向南蔓延。何況國內疫情控制住了,境外輸入性病例接二連三。據國家衛健委官網通報,截至3月10日24時,各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79例。中國不可能如朝鮮一樣拒絕所有外國人入境,所以國內各口岸尤其一線城市和邊境口岸的防控壓力山大。

民眾心理恢復需要緩衝。上半年法定假期或廢或懸。全國人民禁足,春節假期旅遊完全廢了;清明假期大概率繼續戴口罩,全國大範圍返鄉掃墓與踏青風險偏高,政府很難放鬆控制。五一假期2008年-2017年都是3天,2018年僅有1天,今年煞費苦心調休5天。人們的防疫心理陰影未除,很難暢玩(尤其跨省),能否如願刺激消費並不樂觀。

目前旅遊業仍處於“有序受控”階段,景區開門未必大吉,並不意味著經營就能進入正軌。疫情沒有完勝,人流、交通依然限制,遊客不可能也不願大量出行。必須先摘掉口罩再說,最好是應急響應完全解除。預測國內旅遊業完全復甦,還需有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全國“兩會”和復學是風向標。以1月23日武漢封城為標誌,全國因嚴重疫情“急剎車”10天,多地慣性和層層加碼,追加停擺約15天。民眾恢復正常生活,社會恢復正常秩序,需要一個確認安全、啟動復速的過程。其中的風向標正如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看全國“兩會”何時召開,看全國學校何時復學?實際上也是摘掉口罩的風向標。

全國“兩會”的會期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常委會分別提前決定。前者每兩個月舉行例會,後者會期不固定。如無意外,4月下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例會,將討論全國人大會議延期舉行的日期。換而言之,全國“兩會”恢復舉行的時間,最早也得五一假期後。

(2020年3月5日22:47一稿,3月6日23:44二稿,3月11日20:01修訂,【山水微言·3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