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德雲社"大爺",包下北京地界60畝只為養馬,網友:會玩

相聲這門藝術現在越來越多的受到年輕人們的喜愛和認可。

經常能在社交平臺中,刷到德雲社裡年輕的相聲演員們的表演片段。

他是德雲社

要知道曾經有一段時間這門藝術已經落魄到一定地步了,雖然有很多人至今還在質疑著郭德綱。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和他的搭檔于謙,將即將落幕的相聲又給搞紅火起來了。

郭德綱大家已經挺熟悉的了,今天咱們就說說他身旁那個,同樣惹人注意的于謙"謙大爺"。

他是德雲社



1969年出生的于謙是個地道的北京人,從小生在衚衕、長在衚衕裡。

于謙祖籍陝西,祖父則是當地名士,而他父母退休前也是大港油田石油方面的專家,從小家庭條件還是可以的。

小的時候,在同齡孩子都在進行智力和體力的角逐時,于謙拿著一把扇子,選擇和衚衕口穿白背心的大爺們一起坐在槐樹底下,扇扇子喝酸梅湯。

13歲以倒數幾名的成績考入北京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

他是德雲社

當時他還沒對相聲開竅,老師反覆教,就是沒什麼起色。

後來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你不要幹這個了,你不是這個材料"。

他是德雲社

雖然被老師勸退,不過於謙還沒放棄,當時班裡的班長拉了他一把,讓他把竅給打開了。

當於謙再在臺上表演的時候,把臺下的一眾老師給驚住了。

他是德雲社

15歲那年他從相聲班畢業,加入了北京市曲藝團。

因為相聲這門非常講究師承輩分,所以當時于謙通過引薦找到了石富寬,想拜入他的門下。

相聲同門都知道他是不收徒弟的,而於謙為了能成為他的徒弟,三天兩頭往他家跑,投其所好的和師傅聊天,最終果然打動了石富寬,將他收為徒弟。

他是德雲社

然而本想在相聲界大展拳腳的于謙卻正巧趕上了個不太好的時候。

90年代全國興起小品熱,相聲行業受到衝擊,於是于謙開始尋求別的路子。

他是德雲社

1995年從北影導演系畢業,他跨界在影視圈發展,跑龍套當演員。

如果沒有和郭德綱搭檔一次,可能命運的走向會完全不同。

他是德雲社

2000年的一個不知名露天廣場,他偶然機會下和郭德綱搭檔了《拴娃娃》。

合作完彼此都有些驚訝,兩個在相聲領域上很有才華的人,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2003年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他成為了德雲社裡不可缺少的大爺,如今也是很多觀眾心中的"大爺"。

他是德雲社



玩兒家有很多,玩兒的種類無數,各有巧妙不同。雖說玩兒家眾多,但我只認識一位,德雲社的官中大爺于謙——郭德綱

于謙老師除了是大家知道的德雲社第一捧哏奇才外,私底下還是一位隱藏富豪。

他是德雲社

除了抽菸、喝酒、燙頭的愛好,謙大爺還喜好養馬。

一買50匹,一匹幾萬塊,算下來就是好幾百萬。

他是德雲社

"愛上一匹野馬,可家裡沒有草原"歌裡唱的好,但是家裡確實沒地養怎麼辦?

於是于謙在北京大興,拿下60畝地給自家的馬兒們安家。

郭德綱說在他心裡玩比天大,所以謙大爺在玩上是極其捨得花錢。

他是德雲社

後來他覺得只有馬的大馬場還有點小單調,於是又買了幾千條錦鯉,一群猴子、一堆狗、幾百只鴿子、還有孔雀、鹿、花鳥魚蟲等等一湊,整了個私人動物園。他彈狗、熬鷹、粘鳥、捉魚等等,不過於謙表示"現在基本上我什麼都不敢看,已經玩不過來了"。

他是德雲社

有條件了自然越玩越大,整個動物園都是于謙的心血啊。

雖然捨得花錢,但他卻也覺得,玩兒這件事跟錢的關係不大,不是有錢才能玩的高興。他玩的最猖狂的時候卻是他最沒錢的時候。

除了養一個動物園,于謙還有個非常潮的身份,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

他是德雲社

小時候和崔健住過一個大院,名副其實的"從小聽崔健長大"。

某次舞臺上和黑豹樂隊一起同臺演出,穿著黑色皮衣的于謙老師讓觀眾看到了靈魂裡那個隱藏的"搖滾老炮兒"。

他是德雲社

如今于謙51歲,算是大器晚成,厚積薄發的他終於可以踏實玩下去了。

"半百光陰人未老,吃喝抽燙志猶堅。"希望他給觀眾能繼續帶來更多歡樂,繼續快樂的玩兒下去。

注:原創不易,請勿抄襲,以上圖源均來自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