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編者按】2020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更牽動著億萬人的心。但越是在逆境中,越能體現出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前行的美好品質。在疫區,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一群群不懼病魔的白衣天使,一箱箱遠道而來的救援物資,這點點希望的星火,帶給了人們無盡的溫暖與力量。


面對疫情的戰鬥,美術界並未缺席。廣大的美術工作者,以各種方式積極行動起來,他們通過手中的畫筆、公益募捐、網上拍賣等形式,獻上了自己的一份愛心。為此我們以“疫情日記”欄目,通過對廣大美術工作者疫情期間的調查採訪,就日常生活的改變、創作和對疫情的關注等問題展開,希望通過調查、記錄的方式,讓更多的人通過美術工作者切實的行動,感受他們心繫疫情、抗擊疫病的正能量。


受訪者:魯曉波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採訪者:石皓 中國美術報記者


《中國美術報》:疫情期間在家是如何安排工作和創作的?

魯曉波:主要精力是放在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學上的管理。網絡教學,是疫情期間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不僅要對學生的課程制定相關的方案,還要每天跟進聽課之後出現的問題,解決在教學上的技術與理論問題。還要安排院領導值班,並且實時召開視頻會議解決問題。2月17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開啟了線上“雲課堂”,全體師生共同上了一堂課,52門課程線上教學、線上授課,為新學期開啟了良好的局面。從目前來看,學生網上課程出勤率是100%,因為實時在線學習,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挺高漲,網上教學實行小班授課,如何運用網絡工具,加強互動,是學院老師們思考的重點。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廣告設計課程線上教學

在網上,我做了多種網絡教學工具的嘗試與演練,從多種軟件工具中,像雨課堂、騰訊會議、釘釘會議等,掌握他們的使用方法,以及對教學利弊的選擇等細節問題,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老師們從平常實踐型的教學模式,轉到線上教學平臺上,對一部分年紀偏大的老師來講,電腦不熟,可能要花些時間熟練掌握一些教學軟件的使用。對學生來講,還有一些偏實踐性的繪畫課,在這段時間也會因為條件環境的限制而無法正常上課。像困守在武漢的學生,顏料、畫板、畫筆等工具可能因為商店關門買不到,這都是一些實際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的教學主要是以線上理論課程為主。從整體情況上來講,師生們在這段時間已經完全適應了線上教學的模式。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邱詩涵 學生聽課現場

對全社會開放線上課程,這是一個大的趨勢,但是不是所有課程都要推廣到網絡上來還有待討論。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暫時性的過渡階段。畢竟老師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很重要。尤其在設計方面的課程,還要充分地互動、討論、示範,這是線上課程無法做到的。


《中國美術報》:疫情期間,你認為對你影響最大的事件是什麼?

魯曉波:在這場戰“疫”中,那些甘願奉獻的人們,他們的故事我認為是最感人,也是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事。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們有著深刻的教訓:要建立一種科學的生活觀。這首先就是要敬畏自然,養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影響之大,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人性的力量。我們的白衣天使們,這麼多的逆行者們在勇往直前,這讓我們非常感動。尤其是年輕的一代人有這樣的覺悟與品質,這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該有勇於擔當的責任,時刻聚集力量,團結一致奮力抗“疫”!


《中國美術報》:關於組織抗擊疫情作品創作的情況,請做一下詳細介紹。

魯曉波:對學校來講,廣大師生第一時間就表現出了非常高漲的熱情,積極投入到了抗擊疫情作品創作隊伍中。他們通過自己的專業特長,做了一些切實可行的事情,堅決杜絕盲目跟風的行為。首先,我們做了一些信息可視化的工作,主要是把病毒擴散基本的勢頭,通過採集大量數據直觀反映出疫情的變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傳系副教授向帆帶著課題組,積極投入到新冠肺炎數據可視化的工作中,創建了傳遞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的移動終端平臺。這次課題研究小組與騰訊新聞展開了全面的合作,通過把國家疾控辦每日發佈的數據,按小時更新,讓人們可視化的實時掌握與瞭解疫情動態。目前,該終端已經有30000多次的用戶使用記錄,有153萬人次在騰訊新聞平臺觀看。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向帆(信息可視化課題組)時間維度:流圖可視化設計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向帆(信息可視化課題組)空間維度:交互的圈層圖可視化

另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也組織了“科學防範抗疫情,萬眾一心戰病毒”作品線上展,目前已連續選登了宣傳畫、插畫、國畫、油畫等多種形式的師生作品。其中,組織學生做一些科普方面的宣傳畫。比如,如何使用酒精消毒、如何正確使用口罩等等,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同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一些教授、校友,也紛紛加入到抗疫的行動中,韓美林作為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創作了兩幅抗疫主題書法作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魏小明,也創作了作品《同舟共濟》,以表現在大風大浪中,砥礪前行的勇者形象,表達了對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崇高的敬意;同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友石富,創作了雕塑《中國逆行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楠,創作了主題海報《君可安好》;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曾成鋼也以書法作品《戰“疫”》向前線的白衣戰士致敬,祈福他們平安歸來。


也有一些師生積極參與社會上的公益捐贈活動,把自己的藝術作品拍賣後,購置救援物資運往抗疫前線,盡一份自己的愛心。


《中國美術報》:你認為在疫情面前,藝術應有何作為?

魯曉波:藝術雖然與防治疫情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藝術能凝聚人心,增強共同抗疫的信念。藝術主要是反映生活,反映當下,尤其是表現我們醫務人員的偉大壯舉,客觀、真實地反映我們抗擊疫情的力量。我覺得藝術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擔當,讓我們去創造、去反思、去警示。建立科學的價值觀,弘揚人性的光輝,與自然平等相處,敬畏自然。這些是我們今天的藝術家們跟所有人一樣應共同思考的問題,只不過藝術家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出來了。


清華美術學院抗疫作品欣賞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韓美林 民瘼懷憂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韓美林 戰疫必勝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陳楠系列主題海報設計作品 君可安好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方敬儒(2017級繪畫系) 保護野生動物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黎科(2019級工藝美術系) 病毒退散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羅金時(2019級繪畫系 )醫者


魯曉波: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應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公益作品展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