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發黴怎麼處理?

幸福快樂5353029600232


這個問題根據我的經驗可以提供給您參考一下。魚主要分三種,1、新鮮的魚;2、醃製的魚;3、曬乾風乾的魚。

1、新鮮的魚發黴變質了肯定不能吃,只能當垃圾處理了;

2、醃製的鹹魚肉表面出現了一點點黴斑也是正常現象。但還是建議不要吃,鹹魚肉是用食鹽醃製後風乾製成的,水分含量比較少,鹽分含量非常高,一般的微生物都不生長,如果稍微受潮發黴,那是由於耐高滲透壓的真菌生長繁殖引起的,這類真菌有可能產生毒素,食用後對健康極為不利,建議不要吃。若才開始發黴,將發黴的部位切去,用溫水將醃魚肉洗淨,再用白酒洗一次,用微波爐或烘爐烘烤一下,或直接用微火烘乾。之後還是可以吃的。

3、曬乾風乾的魚發黴只是表層長黴,不是屬於魚肉變質,而洗乾淨後進行烹調,經過高溫加熱消毒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風乾魚屬醃臘製品,吃之前一定要用溫水清洗乾淨,上面生的白青綠等斑點要洗淨,如系黃色斑點要用器具祛除,量大的話就不要吃了,毒素較強,對身體不利,風乾魚洗淨後,加醋泡15分鐘,殺死上面的嗜鹽菌,就可以烹調了,適合於煎蒸燒等,風味獨特,建議以品嚐風味為主,不可長期大量食用。





兵哥愛健身


吃肉,海鮮一類的東西還是新鮮的比較好。

我曾經買過一條草魚,在冰箱裡放的一直沒有吃,放了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等我想起來的時候,去把它給做了,拿出來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味道。等到做好了以後,打開魚裡面,裡面的骨頭魚刺都已經發綠了,我當時就給扔掉了。這些東西不新鮮的千萬不能吃


火火爸爸


都發黴了,就直接扔掉。不要有僥倖心理,身體也不是一下子就垮了,而是一天一天的“沒事、哪有那麼誇張、不怕、要節約”積累出來的。所以,要防患於未然!




皮三姐姐


你好,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從你問題的字面來看分為兩部分。

一. 魚肉發黴[呲牙]

二. 怎麼處理[大笑]

一. 魚肉發黴 又分為兩種情況

1. 熟魚肉發黴[捂臉]

2. 生魚肉發黴[我想靜靜]

二. 怎麼處理

說到怎麼處理上邊這兩種情況,咳咳!啊....這就是個技術性的活了,分兩種情況。

1. 城市

2. 農村

先說城市處理魚肉發黴,熟魚肉和生魚肉處理方法一樣。首先打開垃圾袋把發黴的魚肉倒進去然後把袋內的空氣排掉袋口繫緊,按上面的方法再套一層,雙層保險,最後一步丟到垃圾桶裡。[得意]

再說農村處理魚肉發黴,熟魚肉和生魚肉處理方法也一樣。首先打開垃圾袋把發黴的魚肉倒進去然後把袋內的空氣排掉袋口繫緊,按上面的方法再套一層 雙層保險,最後一步丟到垃圾桶裡。謝謝😜


小亮美食鑑賞


最好不要食用,當垃圾處理掉。

發黴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多出現在食物中,食物中含有一定的澱粉和蛋白質,而且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水份,而黴菌和蟲卵生長髮育需要水的存在和暖和的溫度。水份活度值低黴菌和蟲卵不能吸收水分,而在受潮後水分活度值升高,黴菌和蟲卵就會吸收食物中的水分進而分解和食用食物中的養分。木質傢俱、衣物等受潮時間長後也容易導致發黴。

發黴的食物已浸入了微生物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只不過肉眼看不出來而已。氣溫達到一定程度時,各種微生物尤其是黴菌便大量繁殖併產生有毒物質,如有一種展青黴素,這種毒素對人體有較強的危害,吃下去將留下後患,產生神經、呼吸和泌尿等系統的損害症狀,使人神經麻痺、肺水腫、腎功能衰竭,甚至具有致癌作用。

拓展資料:

食物發黴的主要特徵:

一色二味巧判斷。一般可從食物性狀的改變來進行判斷,比如顏色、質地和氣味。顏色的變化是黴變食物外觀形狀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觀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質地。以較為常見的幾類易黴變食物為例:黴變大米表面呈淺黃色、淺灰色或綠色等,其質地也變得鬆軟,易於捏碎;吃剩的饅頭、飯菜保存數日後,其表面可能長出灰白色、黃色或綠色的絨毛樣黴菌;存放時間過久的糕點,其表面可能出現綠色、白色或黑色的斑點;花生米發黴後,剝去紅衣,顏色變黃。



小芳食匯


魚肉發黴的話建議直接丟垃圾桶噢!



娣姨的順德菜


魚肉會發黴一般講的是臘魚吧!魚肉發黴是因為保存不當造成,受潮不保鮮都容易造成魚肉變質,發黴。

魚肉發黴應該怎麼處理?

我個人覺得人必須需要吃健康的食品,發黴的魚肉就不能再吃了。但是丟了又可惜,如果保存量大的就更可惜了。在我們農村,一般發黴的肉類我們就不會吃,因為養有豬,每天要煮豬食。如果因保存不當的臘味發黴了,如果黴變不是很嚴重,那麼可以把魚肉清洗乾淨,然後放進和豬食一起豬,豬熟的魚肉,直接給豬吃了。

當然,現在很多都是生活在城市裡,黴變的魚肉只能扔了。城市裡養的貓狗,都比人更精緻,所以貓狗也不能吃。但是如果有一些流浪的貓狗,其實可以把煮熟的魚肉給流浪貓吃。





大麥如意


你好,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從你問題的字面來看分為兩部分。

一. 魚肉發黴[呲牙]

二. 怎麼處理[大笑]

一. 魚肉發黴 又分為兩種情況

1. 熟魚肉發黴[捂臉]

2. 生魚肉發黴[我想靜靜]

二. 怎麼處理

說到怎麼處理上邊這兩種情況,咳咳!啊....這就是個技術性的活了,分兩種情況。

1. 城市

2. 農村

先說城市處理魚肉發黴,熟魚肉和生魚肉處理方法一樣。首先打開垃圾袋把發黴的魚肉倒進去然後把袋內的空氣排掉袋口繫緊,按上面的方法再套一層,雙層保險,最後一步丟到垃圾桶裡。[得意]

再說農村處理魚肉發黴,熟魚肉和生魚肉處理方法也一樣。首先打開垃圾袋把發黴的魚肉倒進去然後把袋內的空氣排掉袋口繫緊,按上面的方法再套一層 雙層保險,最後一步丟到垃圾桶裡。謝謝😜


王大曳


據我所知,這個絕對不能再吃了,不然會出人命的[捂臉][捂臉][捂臉]



奧特快特別能吃


魚的常見病與防治

魚病防治常見病症和處理

熱帶魚疾病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生物性疾病。由細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傳染病,其特點大多是發病急,傳播快,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不易防治;由寄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鞭特點是發病和傳播慢,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低,防治較容易。另一類是非生物性疾病。其致病原因是水質理化性質的改變引起飼水變質,誘發魚體生理機能失調,使魚體出現不適,出現代謝紊亂而發病。

1、白點病

病原體為小瓜蟲,熱帶魚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佈,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幾天後白點佈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嚴重的全身似灑滿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活餌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會二次感染合併水黴病及細菌感染,嚴重時,藥物無效,會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療。

A、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天後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癒。

B、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鐘,持續2~3天,效果良好。

C、“尿磚”,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乾後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數日後就能見效。

2、水黴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黴菌和黴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病因主要是魚體受傷,鱗片脫落等,導致病菌侵入傷口,病因:在捕撈、運輸時魚體受到外傷或寄生蟲使魚的皮膚受傷後被黴菌孢子侵入從而感染。

病原體:水黴屬、綿黴屬等水生黴菌。

症狀和病變

魚剛染上病時看不出什麼症狀。一旦發現魚體長“白毛”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傷口,蔓延到肌肉組織間隙之中。隨著病情發展,患處肌肉腐爛,食慾減退,最終死亡。這種疾病在一年四季內都可發生。為了防止水黴病的發生,除應注意*作時儘量防止損傷魚體和被寄生蟲咬傷之外,還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黴病的發生。魚體長出“白毛”,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同時病魚食慾減退,最後死亡。

A、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於100釐米x55釐米x45釐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後可見菌絲脫落。1、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C、特效藥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鐘。

D、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後將病魚浸泡20-30分鐘。

E、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黴的生長。並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黴菌。

3.腮黴病

病原體:腮黴屬的真菌

症狀:菌體的孢子散落水中時,碰上魚的腮部,便附著其上侵入組織生長。當發現魚表現為呼吸困難時。打開其腮部會發現菌絲。

治療方法:還是預防保持水質的清潔。抑制菌體的生長就可以避免此病的發生。

治療可以參照水黴病的治療這裡不再羅嗦了。

4、爛鰓病

熱帶魚鰓部疾病有寄生蟲性爛鰓和細菌性爛鰓。死亡率較高。

症狀和病變

1)指環蟲寄生:病魚鰓部明顯紅腫,鰓蓋張開,鰓失血。嚴重時停止進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死。

2)車輪蟲寄生:鰓部失血,嚴重時局部潰爛,呈灰黃色,鰓骨外露。停止進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死。

3)細菌性爛鰓:病魚鰓部潰爛,附有較多的白色粘液。嚴重時鰓絲被腐蝕成一個個圓形小洞,軟骨外露,最後窒息而死。魚腮充滿粘液,腮絲及腮蓋骨內表皮均有出血現象。腮絲會很快由紅變白,逐漸腐爛最後整個腮部全部腐爛魚兒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A、對指環蟲寄生蟲類:

用晶體敵百蟲0.1~0.2克溶於10千克水中,浸泡病魚5~10分鐘。

B、對車輪蟲寄生蟲類:

用硫酸銅0.2克和硫酸亞鐵0.1克溶於10千克的水中,浸洗病魚5~10分鐘,多次用藥後可全愈。

C、對細菌性爛鰓:

a在10千克的水中溶解11.5%濃度的氯胺丁0.02克,浸洗15~20分鐘,多次用藥後見效。

b在容水量為10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痢特靈或土黴素2~3片,較長時間浸洗魚體。

c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或潑灑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5、爛嘴病

又稱棉口病或白嘴病。紅劍、黑瑪俐等易患此病。

症狀:吻部長著一種棉花樣的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