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上一次,在下給大家講述了一個記載於各種史書中的傳奇故事,帶大家瞭解了一下幽王與褒姒之間這“命中註定”般的相遇。然而,在上篇文章的結尾鄙人也特意提到了,自己對於“褒人獲罪”這一內容敘述得十分簡略,可以說是一筆帶過。那為何作者會在這裡如此惜墨呢?莫非“褒人獲罪”這件事並不重要嗎?

答案顯然不是這樣的,因為“褒人獲罪”不僅重要,還是褒姒最終被進獻給幽王的關鍵所在。但奇怪的是,雖然各種史書關於褒姒身世的描述都如出一轍,卻偏偏在這關鍵性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有了至少三種版本。正因如此,在下才沒在上一篇文章中花費過多的筆墨,而是留到了今天再來認真地分析分析。那為了後面能更好地展開話題,咱們首先得來了解一下,“褒人獲罪”三種版本到底都是什麼。

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褒姒進宮見幽王

第一個版本出自於《史記》,書中關於褒人是如何獲罪的寫得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僅“褒人有罪”四個字而已。從這樣簡略的記述可以看出,太史公並不認為獲罪的是某一個褒國人,或者是史料中所載的那些有名有姓的“褒國罪人”都不能被司馬遷所認可,這才以“褒人”統稱。而“有罪”二字也很籠統,讓人看得也是雲裡霧裡,不曉得到底是什麼惹惱了周幽王。

接下來的第二個版本出自於《國語·鄭語》和《列女傳》,兩本史籍中都提到了“褒人(褒)姁有獄”,才讓褒姒成為了獻給幽王的禮物。那這位有名有姓的“褒姁”是誰呢?書中並沒有給出答案,這就讓人們有了很多的猜測,其中最為主流的說法是韋昭提出來的,那便是“褒姁”乃是褒國的國君。這樣看來確實有幾分道理,難怪褒姒會成為政治犧牲品,原來是為了營救本國的國君。但問題是,就算獲罪的人在這兩本書中寫清楚了,可入獄的原因依然沒有寫明白,還是讓人心中打滿了問號。

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韋昭註釋《國語》時提出褒姁乃褒君也

再往後的第三個版本終於把這兩個問題全都解決了,既明白地寫出了獲罪的褒人是誰、是什麼職務,也把他獲罪的原因給交代清楚了。那這第三個版本是什麼呢?這便是小說《周朝秘史》(又名《列國志傳》)中的情節。書中提到在幽王的朝中有一位名叫褒姠的右諫議大夫(“褒姠”很可能是小說對歷史文獻中“褒姁”的改編),因替同僚趙叔帶伸冤以及諍諫幽王而獲罪,被姬宮湦下到獄中。這才引出了後面他的妻兒花重金買下褒姒,並進獻幽王替褒姠贖身的劇情。

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大夫褒姠獲罪下獄

大家看看這三個版本,要不就是姓名、獲罪原因都沒有給出,要不就是隻有姓名沒有獲罪原因。好容易有一個信息比較完整的,還是本演義小說不足為據。這可真是又回到了問題的起點,讓人搞不清楚到底幽王和褒國是怎樣產生矛盾的。但既然已經有了這三種版本,總歸能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不如咱們就把所有已知信息整合一下,看看是否合理。

1、“褒人”到底是誰?

關於“褒人”是誰這個問題,在下縱觀了以上三種版本之後,發現僅“褒人褒姁”這一句最有價值。但這條信息在鄙人看來,並非只有一種解釋而已,理應可以分成以下兩種說法

其一,“褒人褒姁”可以表示為一個人,即“褒國之人褒姁”。這樣的話,“褒姁”其人也只可能是褒國的國君才對,而不應該是其他的褒國人。因為也只有國君本人獲罪於天子時,褒國才會舉全國之力去尋找美女。而賣弓的夫婦也才會迫於整個褒國的壓力,不得不把“女兒”給奉獻出來

。至於第三個版本提到的那個右諫議大夫褒姠,按照周代天子常會選召諸侯國君在朝為官的慣例,褒姠(即褒姁在小說中的別稱)最有可能的身份也是褒國的國君。

其二,“褒人褒姁”也有可能表示的是兩個人,即“褒人”和“褒姁”。如果這種想法成立的話,那這二人應該就是賣弓的這對兒夫婦了。因為,“姁”除了可以做名字以外,其本意還有老婦人的意思,也就是說“褒人”、“褒姁”完全可以理解為是褒國的一對兒老夫婦。這剛好就跟賣弓的夫妻二人隱姓埋名多年,而不為人所知的身份相符。並且,也只有他二人獲罪要受到懲罰時,褒姒為他們犧牲才比較合情合理

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褒姒與養父母

2、“褒人褒姁”到底犯了什麼罪?

鄙人在查閱資料時曾經看到過一種說法,說褒國是因為叛變朝廷才得罪了周幽王的。也正是他們最終不敵王師的猛烈進攻,才不得不獻出美女褒姒來請降。然而在正規史籍中,關於幽王討伐褒國的記載僅有《國語·晉語》一處,再無他處可以佐證,因此本著孤證不能自立的原則,幽王到底有沒有徵討過褒國都是存疑的

另外,褒國本是夏朝的同宗,因夏被商所滅後,一直與商朝關係不睦。幸虧他們地處漢中地區,遠離商朝中心,才僥倖留存了下來。等到周朝推翻商朝時,褒國為了替夏朝復仇,毅然加入到了伐紂的大軍,從此成為了周王室十分忠實的邦國。因此,褒國會毫無緣由地輕易背叛周王室的這種說法,本身就不太能夠講得通。

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褒國不會輕易背叛周王室

既然叛變被討的說法有些牽強,而鄙人剛剛對“褒人”是誰又給出了兩種解釋,那其獲罪原因也應該分成兩部分來看:其一,如果是褒國國君獲罪的話,可以借鑑《周朝秘史》中給出的說法,即正好在朝中任職的褒國國君褒姁,因幽王昏聵而反覆諍諫,最終惹惱了天子獲罪下獄

其二,如果是賣弓夫婦獲罪的話,很可能是他二人的行蹤被人發現並舉報,讓他二人面臨著牢獄之災,甚至有殺頭的危險

3、為什麼最終的犧牲品總是褒姒呢?

關於這一點的話,其實在論述上兩個問題時已經有所涉及。首先褒姒作為史官公認的“紅顏禍水”,其外貌一定十分出眾。那褒國人在蒐羅美女想去救援國君時,她自然能脫穎而出被選中其次,如果是另一種可能性成真,這對兒賣弓的老夫婦在褒姒眼中就如親生父母一般(極有可能褒姒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被撿來的身份,只當二人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當他們東窗事發要被問罪時,褒姒捨身救“父母”的行為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褒姒成為唯一的犧牲品

這下大家總算能對“褒人獲罪”的原因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了吧?雖然在下最終也只能給大家分析出最有可能的兩種可能性,但至少算是對歷史上模稜兩可的說法有所突破了。

不管怎麼說,正是因為“褒人獲罪”才直接導致了褒姒的入宮。而褒姒的入宮,又使得幽王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以至於讓姬宮湦不惜為她做出了違制的行為,甚至還搞出一樁令人髮指的事件。那周幽王為了心愛的美女到底違背了什麼祖制?他搞出的那個事件又是什麼呢?咱們下次再敘。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作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褒人獲罪、三種版本、史記簡略、國語不全、小說不足為據、分析褒人其人、論述獲罪原因、說明褒姒犧牲。

褒國進獻美女是為了平息天子之怒,可幽王到底因何遷怒於褒人呢?

關鍵詞雲圖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