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不是錯了?

自立124


960年陳橋驛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代周建宋,史稱北宋,志在統一全國的趙匡胤,在分析天下形勢後,綜合宰相趙普等人意見,制定出“先取西川,次及荊、江南,則國用富饒矣。今之勁敵,正在契丹,而河東(北漢)正扼契丹,若取河東,便與契丹接境,莫若且存河東,為我屏障,待我完實,取之不晚”的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

宋朝建立以後,立志統一九州的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軍事策略,自南宋以後,被許多人認為是錯誤的策略,因為歷朝歷代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幽雲十六州,一直被遼國所控制,而幽雲十六州對於北宋來說,是重中之重,得幽雲十六州,則可保北方有險可守,能最大限度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假如趙匡胤不能收復幽雲失地,北宋就無險可守,遼國騎兵就能在一馬平川的宋朝北方疆土縱橫馳騁,往來衝殺。

這在以後的歷史中也都驗證了,幽雲十六州是兩宋的命脈,得則可保安全,失則有性命之憂。

宋遼爆發大規模戰爭以後,遼軍佔盡上風,宋軍在“勝則小勝,敗則大敗中”苦苦支撐,直到“澶淵之盟”後,兩國才停下戰火,緊接著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又加緊對宋開啟戰爭,並滅亡北宋,擄走了徽欽二宗,所以到了南宋後,有識之士就對趙匡胤立國之初定下的“先南後北”的策略產生質疑。

其中就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對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策略產生過質疑。

中國(指北宋)先取蜀,南粵,江南,吳越,太原,最後取幽州,則兵已弊於四方,而幽州之功卒不成。

陸游的意思是先打南方,導致宋軍軍力在南方耗盡了,用這些疲勞的將士,收復幽州就難以成功。

如果如陸游所說,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策略就真的錯了嗎?

接下來我們從整個遼宋局勢,以及經濟,軍事角度來分析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策略是正確還是錯誤?

一,來自遼國的威脅

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無暇北顧,給了契丹人做大的機會,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是純單一經濟體的遊牧民族帝國。

936年,石敬瑭為奪取後唐天下,需要取得遼國支持,他將富饒的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並尊耶律德光為“父皇帝”。這一舉動,立馬讓整個遼國進化為遊牧、農耕二元制帝國,實力更上一層樓。

當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時,遼國的統治者已經是第四任皇帝遼穆宗主當家做主。

遼國經過54年的發展,經濟實力雄厚,國土東至於海,西至阿爾泰山,北至克魯倫河,南至白溝,幅員遼闊,控弦之士號稱五十多萬,單從實力來看,當時南面諸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傢俱有如此實力。

從這一點看,當時中原處於分裂,遼國盤踞北方,猶如一個巨無霸般的存在,而且還有一個地盤不大,但是兵馬實力不錯的北漢和他結成戰略聯盟,互相救援。

而趙匡胤960年才剛剛建立北宋,國內局勢不穩,又處在四戰之地,領土相對遼國而言,還是一個小國,一旦北伐,就將遭到遼、北漢兩方夾擊,兇險比較大,一旦北伐不成功,則局勢更加複雜,這也是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策略制定的原因之一,國家體量還太小。

二,遼穆宗雖然昏庸,但是遼國實力依然很強大

雖然遼國國土大,兵力多,尤其是騎兵多,但是他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當家做主的皇帝是個有名的昏君,也就是趙匡胤剛立國,還未開始統一之路時,他還在位。

畋獵好飲酒,每酣飲,自夜至旦,晝則長常睡,國人謂之睡王。

遼穆宗的人生很隨性,打獵,飲酒,睡覺,對他很重要,就是對治國大事不太感興趣,他不是在打獵的路上,就是在整夜整夜的飲酒,喝醉了就睡他個昏天黑地。

對於這個昏君的各類消息,後周的開創者郭威,立志北伐的柴榮,以及後來立志統一全國的趙匡胤都是相當熟悉的。

消息是從後周官員李濤的弟弟李浣處傳來的,他是遼國的漢人官員,他通過李濤上書給後周皇帝郭威詳細介紹過遼穆宗。

專事宴遊,無遠志,非前人之比,朝廷若能用兵,必克。

從李浣傳遞出來的消息可以得出兩層意思。

一,處在遼國管控之下的幽雲十六州百姓,期待後周發兵收復失地,這裡面有民心所向的心願,如果出兵,則幽雲十六州必有人響應。

二,遼國皇帝昏庸,不理政事,是個出兵的大好時機。

消息是傳過來了,也確實屬實,那就要後周的應對了。

  • 後周第一任皇帝郭威接信後,考慮自己力量不足以對陣遼國,採取慎重態度,不敢輕易和遼國發生戰爭。
  • 954年1月,後周第二任皇帝柴榮即位,他是有雄心壯志收復幽雲十六州的,還未等他穩定下來,北漢與遼國聯軍在945年2月,進攻後周,柴榮在高平大敗北漢與遼國聯軍,趁大勝北伐的柴榮,隨即在忻口被兩國聯軍重創,隨即倉惶撤軍,等到959年3月,柴榮再度發兵收復幽雲十六州,奪回灜、莫、易三州之地,以及瓦橋、淤口、益津三關,但是並未與遼軍主力決戰,遼穆宗雖然說過,三關本漢地,今以還漢,何失之有的話,但是他一方面派遣使者調北漢軍隊襲擾後周邊防,想以此迫使後周回防,一方面定下週兵來則戰,周兵去不追擊的軍事方真,從這一點看來,雖然柴榮獲得初戰勝利,但是遼軍取守勢,主力兵團未參戰的緣故。

以上可以看出,雖然遼穆宗昏庸,但是遼國實力下降的程度不大,完全能夠抵擋後周的進攻,而自後周柴榮病死之後,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北宋之時,北宋的綜合實力,還不如之前的後周。

原因在於,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反宋,與北漢結盟,趙匡胤御駕親征,剛剛平定李筠,郭威外甥,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又反宋,趙匡胤又發兵攻打李重進。

國內局勢動盪,使得趙匡胤更無力與遼國爭幽雲十六州了。

三,從經濟層面看,遼國比宋初強

雖然遼國的前身屬於遊牧民族,畜牧業發達,再加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以後,成為農耕結合遊牧二元制社會,幽雲十六州盛產的糧食,無疑是給遼國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如虎添翼。

遼自初年,農谷充羨,振飢恤難,用不少靳,旁及鄰國,沛然有餘。

遼國自得了幽雲十六州後,糧食充足,物產豐富,有時候還可以接濟鄰國(北漢)。

而北宋的經濟情況呢?

今京畿周環二十三州,幅員數千裡,地之墾者十之二三,稅之入者十無五六。

由於年年戰亂,耕地荒蕪,納稅者又少,國家雖然建立,但是問題一大堆,錢、糧上面就有很多不足。

北宋初與遼國在經濟形勢上的對比來看,北宋剛立國,局勢又不穩,經濟發展停滯,而遼國經過幾十年的沉澱,底蘊深厚,相比北宋剛建立時,要好很多,而戰爭打的就是錢、糧,以當時北宋的經濟實力,對陣南方割據政權或許能夠遊刃有餘,但是對陣遼國,恐怕就大大不足了,所以趙匡胤不可能不考慮經濟原因。

四,從軍事層面來看,北宋初年也是處於弱勢地位的

據《遼史―兵衛志》記載,遼兵“合騎五十萬”,而據宋人李攸《經略幽燕》記載“大約計之,未必滿三十萬”。

根據以上兩處記載來看,遼史記載或許有點誇張,而宋人記載看起來又有點少,我們取個折中,估算大約有兵力四十萬左右,而且多為騎兵,畢竟是遊牧民族,馬還是比較多的。

而北宋記載比較亂,但是估算有超過二十萬,不到三十萬,而且大部分是步兵,畢竟農耕民族,缺少戰馬。

宋軍以步兵對陣遼軍騎兵,除非據城而守,野戰的話,是絲毫佔不到便宜的,這從北、南兩宋發展歷史可以看出,缺少戰馬的宋軍,在戰場大多時候處於劣勢狀態。

綜上所述,趙匡胤先北後南是極度危險,一著不慎,與遼國的軍事鬥爭僵持住,對北方一方是極為不利的,畢竟遼國在遼穆宗主政比較昏庸,可是國力下降還不是太大,而剛剛立國的北宋,在經濟,軍事,體量等方面,都比遼國弱,以弱鬥強,勝負難料,趙匡胤也根本不敢冒著險。

一旦爆發大的戰事,在局部戰場,宋軍或許能夠取勝,但是從整體戰局看的話,宋軍贏的概率小,而輸的概率大一些,一旦兩國交戰,宋軍失敗,趙匡胤就不一定有實力統一南方諸國了,那麼整個割據狀態就將延續下去。

所以說先南後北是最優的原則。

  • 南方諸國一盤散沙,容易各個擊破,然後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形成一個整體,那麼人力,物力都將大幅度上升,國家體量也上去了,再向北收復失地,確實是一種可取的辦法。

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策略,是對當時局勢經過慎重考慮過後,才定下來的策略,筆者認為,只有久經戰陣,對敵我形勢洞若觀火的趙匡胤才能制定出來。


舊史風


北宋是在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進而建立的宋朝。其統一天下的策略是“先南後北”,以當時的區域格局下,這個戰略是非常正確的。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闡述:


一、以“收復”中原文化為戰略先機

趙匡胤是在後周的政治軍事基礎之上所建立的北宋,其後周的勢力範圍正是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大部等)中原地區。

在後周以北,是以遊牧文化為主的契丹人和“佔據太行山之天險”以太原為中心的北漢;以南,則是從唐朝舊地的分裂出的諸多“軍閥”王朝,在社會基礎上,與後周同屬漢唐文化。

所以在宋朝建國一開始,趙匡胤便推進了統一全國的進程。先後消滅南平、後蜀、南漢三國,緊接著又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在此之後,位於南方的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軍閥”勢力也紛紛倒向宋朝,最後滅掉了北漢,實現基本統一全國。

由此可見,先向南推進的統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的統一”成為了“收復”漢唐舊地的戰略基礎。


二、以“平原”肥沃土地為戰略轉機

趙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之所以採用“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還有一層“平原”因素在裡面,以後周為根基的南方大部分割據勢力,土地肥沃,利於耕作,而這正符合以農耕經濟為核心的社會發展。而對於後周北方的北漢和契丹部落,要麼佔據黃土高原和太行地勢,要麼是草原和荒漠,土地貧瘠,對於崇尚農耕文化的中原王朝來說,先征戰北方,只會“勞民傷財”,而拿下南方的割據勢力肥沃的土地,是顯然“利大於弊”的。由此可見,土地經濟會為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帶來戰略轉機。


三、以“長城”燕山海河為戰略緩衝

在後周晚期,契丹人時常南侵,使得舊唐遺留的北部“長城”地帶天然防禦工事已經失守,而在北宋建國之時,太行、燕山、海河等北部邊疆的天然地形優勢,依然可以為宋朝“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提供一段時間的戰略緩衝。


所以,綜上所述,從多方面來考慮,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都是明智的可行的戰略。


草竹道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重用了趙普,封賞文武百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拾眼下的爛攤子,畢竟國家還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一日,趙匡胤對趙普說:我打算先收復北邊的後漢和遼國,再橫掃南方各部,你覺得這個計劃能成功嗎?趙普半天沒有回答,趙匡胤靜靜等著,越到後來,臉上的笑意越濃。最後趙普說:我覺得這樣並不妥當,北方遼國鐵騎太過強大,又有燕雲十六州作為屏障,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勝算不大,倒不如先易後難,平定南方作為保障,再征戰北方。平定南方是勝券在握的,之後打北方即使不成功,我們也不至於腹背受敵。

趙匡胤聽了十分高興,告訴趙普說:我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怕你迫於我的威嚴,不敢說實話,所以故意反著說。如果你剛才順從我的觀點先北後難,我非撤了你不可。既然現在你這麼說,說明我沒有用錯你。至此,趙匡胤格外倚重趙普。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北宋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在沒有事先交換意見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認為先南後北的政策是正確的。

趙匡胤自幼熟讀兵書,又是節度使出身,稱帝之前一生都在帶兵打仗,並且戰功赫赫,集理論和實踐於一身,還有誰比他更清楚當時的局面?他會不知道先打南好還是先打北好?

後來實際證明,先南後北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如果先打北方,歷史或許從此改變了。





秦曰漢雲


宋朝先南後北的戰略是否正確,首先要從北宋統一戰爭說起。為什麼要先南後北,北宋建立於公元960年,周邊除當時有大唐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還先後存在著,前蜀,吳越, 楚,閩 ,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國家和割據政權,還有907年建立北方大國,遼國等十一個國家和政權和宋朝共存。

北宋的北方正是北漢和強國遼。而南方的割據政權相對弱小。又因怕喪失北漢這一宋與遼朝的緩衝帶會引起激烈衝突。宋太祖進行了綜合考慮,決定一方面要避免與遼朝的全面衝突,一方面可以利用南方的財力,人力,為將來的統一戰爭作支撐,於是宋朝的統一戰爭基本以“先南後北”為主線展開。制定了防止北方北漢南進掠奪,防禦遼國進攻的穩定北方方針。

在北宋統一南方各國,又滅北漢後,先後發動了兩場對遼戰爭,意圖恢復燕雲十六州,但均告失敗!宋朝損失巨大,從而改變了宋遼兩國的戰略格局。宋朝以大一統的全國之力北伐,都未成功。說明了當時遼國實力的強大。如果宋太祖當初選擇先北後南,估計中國古代史很有可能就沒有宋朝一說了。



水泊梁山上立大旗


導言

宋初,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戰略,傾舉國之力,用十餘年時間基本統一了南方,之後卻無力克北。由於宋太祖君臣對形式的誤判,不但使北宋錯失收復燕雲的最佳戰機,造成統一北方的被動局面,而且為北方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的興起提供了絕好的實際,導致遼夏對中原的進一步掠奪擴張。從而,北部邊患成為嚴重困擾宋王朝發展的主要隱私,北宋也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


一、先南後北戰略的形成過程

960年4月,趙匡胤在平定李筠反叛後,召風州團練使張暉入覲,徵詢他對北伐太原的看法。張暉說:

“澤、潞瘡痍未廖,軍務洊興,恐不堪命,不若戢兵育民,俟富庶而後圖之。”

張暉認為北伐太原的時機尚不成熟,但未涉及戰略南北上孰先孰後的問題。同年8月,趙匡胤就這一問題,又徵求了張永德的意見。張永德說:

“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為援,未可倉猝取也,臣愚以為每歲多設遊兵,擾其田事,仍髮間使諜契丹,先絕其援,然後可圖也。”

很明顯,張暉和張永德雖然從不同方面為趙匡胤出招,但北伐太原時機不成熟的觀點是一致的。這也反映出趙匡胤出兵太原猶豫不決的謹慎心態。

962年動態,趙匡胤夜訪趙普商討統一大計。而早在後周時,王樸曾向周世宗呈奏過一份《開邊策》,他說:

“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得江南則嶺南、巴蜀傳檄而定。南方既定,則燕地必望風內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捲可平矣。”

《開邊策》是一篇完整地戰略策論,得到了周世宗柴榮的賞識,但周世宗兵沒有采用,卻深刻影響著趙匡胤。他三番五次徵求諸臣的意見,不過是加重他徵南天平上的砝碼而已。

當他堅定自己平南的信念後,就明確了北宋統一的戰略:

“中國自五代以來,兵連禍結,帑廩虛竭,必先取西川,次及荊廣、江南,則國富饒矣。今之勁敵,正是契丹,自開運以後,益輕中國,河東正扼兩蕃,若遂取河東,便與兩蕃接境,莫若且存繼遠,為我屏翰,俟我完實,取之未晚。”

北宋先南後北戰略自此始為形成。

二、先南後北戰略實質

北宋建國後,視契丹為北方勁敵,對契丹闡述畏懼情緒。在“守內虛外”國策知道下,朝廷在穩定內政的同時,對外極力通好遼國,對北部邊務採取守勢,避免面與遼發生衝突。

1、北宋君臣對契丹的畏懼心理

趙匡胤曾經跟隨周世宗伐遼,雖然也收復了石敬瑭割讓給遼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但這二州並不是以武力攻取的,而是二州守臣望風迎降的。如果再前進去攻打幽州,則需要打硬仗。恰巧這時候周世宗因病班師,徵遼之役便告終結。

但趙匡胤卻就因此認識到“當今勁敵唯在契丹”,所以在他得政權後就對契丹採取守勢,而集中力量去消滅南方的割據政權。

北宋君臣懼怕契丹的心理,尤其反映在放棄燕雲的態度方面。將領曹翰曾向趙匡胤進獻進取幽州之策,對此,趙匡胤就去問趙普,趙普說,曹翰取了幽州,誰可以守?趙匡胤說,就讓曹翰守。趙普反問,曹翰死了,誰能守?趙匡胤無言以對,表情窘迫。

趙匡胤對契丹的態度,受到寵臣趙普的影響十分之大。趙普一貫堅持放棄燕雲的助長,在趙匡胤主政時就如此,在趙光義即位後,表現得就更為明確。他力勸趙光義放棄北伐,說北伐“所失者多,所得者少”,北伐是“勞民動眾”,“有道之事易行,無為之功最大。”

晚明學者王夫之對此評價:

“宋之君臣匿情自困,而貽六百年衣冠之禍,唯此而已矣。”

2、北宋君臣對遼國國情缺乏全面認識。

在五代紛亂中乘機興起的契丹族,憑藉地域和獵牧的優勢,練就了善長騎射的本領,形成了搶掠殺戮的兇殘。在阿保機和耶律德光統治契丹的半個世紀中,契丹東征西討,牧馬長城,揮戈南下,攻滅了渤海,佔領了東北,降服了吐谷渾、党項、阻卜諸部,奪據了“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王朝形成了極大地挑戰和威脅。

所以,趙匡胤認為契丹是北方勁敵並非沒有理由。但是耶律德光在長期的掠奪戰爭中,不但損耗了契丹的國力和兵力,而且引起了被侵犯民族的強烈反抗。他在征途中死後,留給遼世宗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而世宗執政僅三年就被侍從殺害。

遼穆宗即位後,統治尤其殘暴,荒淫無度,“自立春即位後,飲自月終,不聽政。”自夜酣飲達旦,白天長睡不醒,號稱“睡王”。遼史評價他

“荒耽於酒,畋獵無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 獲鴨甚歡 ,除鷹坊刺面之令。賞罰無章,朝政不視 ,而嗜殺不已。”

在如此殘暴統治之下的遼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加速衰落,民眾不堪負重,國內危機四伏,所以在周世宗征服江北後,能在很短時間收復“三州三關”之地。趙匡胤在專注用兵南方時,契丹很長時間內沒有乘虛南下,更沒有聯合南方諸國對宋形成南北夾擊。這些都說明了一個事實:
宋初的契丹已經失去了昔日雄風,淪喪成“政昏兵弱,無暇南顧”的窘境,遺憾的是,趙匡胤君臣固守陳規,缺少對敵情的瞭解,缺乏洞察時態的能力,既不知己,更不知彼,卻被契丹嚇破了膽。

三、先南後北戰略得失

北宋建立後,趙匡胤以鞏固帝位,穩定內部Wie國策,採取了一系列包括改革前朝政體機構,收奪後周將領兵權,理順財政收入渠道等措施,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在國內,除後周舊部李筠、李重進反抗外,其餘勢力均為北宋所控制。在外部,因人心向背,大勢所趨,由於周世宗的努力開拓,周邊形勢非常有利於北宋的統一。南方几個小國分裂割據,各自為政,沒有一位有作為的國軍。南方諸國皆只求自保,無力抗衡北宋,滅亡只是遲早的事。

北方的局勢雖然被南方嚴峻,但自遼世宗始,遼國國力已經處於衰落階段,遼世宗被弒後,遼國的統治就進入了最為暴虐黑暗的時期,內部傾軋激烈,矛盾尖銳,有史可載的叛亂不下數十次,政權近乎崩潰。

而此時盤踞在西北的党項尚在襁褓之中,虛與委蛇於遼宋之間,偷偷蠶食發展,並與宋朝保持和睦友好關係,暫時對北宋形不成威脅。

因此,北宋建國初是北方邊疆比較安寧平靜的一段實際,也是北宋之所以能長期專注用兵南方的主要原因。

北宋從963年開始先後消滅荊南、後蜀、南漢和南唐諸國及其它割據勢力,基本收復南方。北宋先南後北戰略,先從較為易於得手的南方戰場突破,其戰略勝算很高,所付出的代價較小,恰恰符合宋太祖謹小慎微的性格,也符合宋太祖急功近利的需求。

但是,南方的統一併不完全是運籌這個戰略結果。後蜀滅亡前,宰相李昊對蜀後主孟昶說:“臣觀宋氏啟運,不類漢、周天厭亂舊矣,一統海內,其在此乎。”南漢滅亡前內常侍邵廷瑁對南漢後主說:“夫天下亂久矣,亂久必治,今聞真主已出,將盡有海內,其勢非一天下不能已。”

這些都說明了時代潮流不可抗拒,民眾意志所向,天下必合,是歷史必然。所以先南後北戰略不收復幽雲,更無驅逐韃虜之志,這無疑宣示了北宋政權的懦弱,承認了幽雲歸屬契丹的態度。

先南後北實質是先易後難,何謂“難”,何謂“易”,難易都在動態中變化著,如何造勢,如何捕捉戰機,則需要有一雙慧眼和善於駕馭的本領。很遺憾,趙匡胤沒有這樣的認識。

總結

綜上,趙匡胤君臣由於未能正確把握和駕馭建國後周邊變化的新形勢,錯誤估計了敵我力量的對比,產生了畏懼契丹的情緒。一方面就急於成就一統天下的帝業,其實施的先南後北戰略,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宋太祖求穩怕難喝急功近利心理障礙下,其決策的先南後北戰略就不可避免的帶有很大侷限性。

在先南後北戰略的軍事實踐中,也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平定南方,打了一場耗時十餘年的持久戰,而收復太原,失利敗北,無功而返。尤為嚴重的是,曠日持久的戰役,給契丹難逢的機遇,使遼國逃離劫難,死而復生,走上了復興之路;又使党項從步步蠶食邁向跨躍發展,成為在西北與北宋分庭抗禮的又一強大勢力。


江畔初見月


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失誤:

一、“先南後北、先易後難”逐步統一的戰略決策失誤

從宋朝以前的歷代皇帝如何統一中國的成功做法來看,長城以北是大患,秦朝有蒙恬大將守著北方,漢武帝時有衛青、霍去病等人鎮守北方,唐朝李世民親率大軍征戰北方。故如果不把北方先弄好,天下將不得安定。

北宋把北面戰略屏障要地“燕雲十六州”都還沒收復,就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輕視了北方民族善騎曉射,兵貴神速,英勇善戰的戰鬥力。致使北方鐵騎順利踏入中原,發生了“靖康之恥”這樣的奇恥大辱。

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給自己挖坑

“杯酒釋兵權”是把雙刃劍,看似趙匡胤鞏固了自己的皇權,其實是失去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將軍,實際等於在自殘斷臂。解除將領的兵權解甲歸田,又沒有培養出新的軍事將領接班人,靠誰去抵禦外族侵擾,又怎麼能夠完成國家統一大業?

三、重文輕武,以文治國的政策錯誤

宋朝重視文臣,打壓武將,“佑文抑武”的國策,軍事將領減少,士兵不重視訓練,軍隊戰鬥力減弱。而不懂軍事的文官控制軍隊,武將頻繁調動,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

文以治世,武以安邦。文武並重,綜合治理才是國運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王道!


祁連魯冰


顯德七年,後周趙匡胤假借低於契丹入侵為名,率軍離開都城,之後大軍行至陳橋地區後,趙匡胤煽動手下發動了“陳橋兵變”開始了謀權篡位之旅。之後趙匡胤率軍返回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當時的周恭帝年僅七歲,根本做不了什麼主,當時監國的符太后眼看已經無力迴天了。所以也就投降了趙匡胤,並且舉行了禪讓儀式。同一時期趙匡胤稱帝建立了宋朝。

宋朝建立後,趙匡胤並沒有天真的以為天下太平了。要知道雖然趙匡胤建立了宋朝結束了五代時期。但在中原地區之外還存在著許多割據政權,如南平、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平海軍、吳越、北漢等地方割據政權。而這些割據政權基本上都處於南方之地。北宋初期面臨著一個很艱難的局面。南方割據政權林立,北方又面臨著遼朝和党項人的威脅。所以這個時候的趙匡胤是非常煎熬的。

正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眼看趙匡胤對於強敵林立如此的發愁,趙匡胤的忠心馬仔丞相趙普建議趙匡胤先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自身統治地位,之後又給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全國統一戰略思想。為何要先南後北呢?南方雖然割據勢力林立,但他們的整體實力並不強,以宋朝的實力可以輕易的擊潰他們。更重要的是南方割據軍閥互相之間都彼此是敵人。所以這也就杜絕了他們聯手對抗宋朝的可能性發生。如此一來宋朝率先平定南方割據軍閥就十分的輕鬆了。平定南方之後,再以舉國之力對抗遼朝,宋朝就會更加的有把握。

為什麼要說先易後難呢?因為雖然北方只有遼朝一國,但其實力甚至於遠超出南方眾多軍閥的力量。柿子撿軟的捏,這是人之常情。況且相較於北方的苦寒之地來講,南方自古都是魚米之鄉。大軍征伐就必不可少糧草軍械。如果拿下南方在攻打北方,對於宋朝的朝政壓力來講也要小很多。而且在柴榮時期,趙匡胤也曾跟隨過柴榮出征遼朝。遼朝如何難對付,趙匡胤也心知肚明。

當年柴榮繼位後準備要掃平天下的時候,大臣王樸也曾給柴榮獻上《平邊策》,其中率先提出了“先易後難”的主張。也就是說先攻下江南與嶺南,也就南唐和南漢。之後再取巴蜀之地的後蜀。其後是遼朝的燕雲之地,最後是河東之地的北漢。當初柴榮就是按照這個政策執行的。所以說趙匡胤未必沒有效仿柴榮的意思。畢竟當年柴榮戰無不勝可是大大折服了趙匡胤的。事實也證明了,“先北後南,先易後難”的政策並沒有錯。但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去執行,為什麼趙匡胤平滅南方割據政權那麼容易,但面對遼朝就不行了?原因還是實力不如人家。這和政策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北宋初年,當時的局勢對宋而言十分的不利。外部,各地群雄逐鹿互相爭鬥,北面的契丹更是迅速崛起,虎視眈眈 ,隨時有南進的可能;內部,大宋中央缺乏權威,武將們驕橫跋扈,如果沒有皇帝的威望,武將們將不會效忠政權的,這在當時五代十國的統治階層裡已經是難以處理的問題。鑑於此,宋太祖趙匡胤給自己和後代繼承者制定了著名的《先南後北》的治國方略。事實證明,這個方針是正確的,至少庇佑了宋朝百年基業。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來細說。

首先,北宋立國之初,我們漢人基本上已失去了優質的戰馬源產地,其獲得渠道非常有限。如果先從北方上打起,面對契丹的鐵騎,由於戰馬補充有限,步兵打騎兵 ,形式就不容樂觀。所以在沒有聚集足夠多的戰馬等物資時開戰,代價太大,且又勝算不大。所以宋太祖趙匡胤正是看準了其中的厲害關係,決定先不打北方。

其次 ,北方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已淪於敵手,太原重鎮也在死敵北漢手裡。一旦先打契丹,難保三面腹背受敵,所以壓力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

再則 如果南方一直未統一, 北方一旦開戰後勤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富裕的南方將是大宋一統天下的有力保障,沒有糧草和兵械等戰爭物資的充分保障,統一天下就是一句空談。

最後,大宋立國時間太短,基礎不牢,一旦同北方開戰,稍有閃失,內部問題就可能要崩盤。只有不斷的勝利,人心才會聚集。相對於北方,南方更有把握打贏,正所謂未戰慮敗實乃老成謀國之道。宋太祖趙匡胤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給自己和繼任者制定了這一套《 先南後北》的戰略政策,還是十分正確的。雖然,後來證明大宋立國之初,契丹也非那麼的強大,等統一了南方,再想平契丹,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了 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兩方對峙了幾十年,成為大宋沉重的負擔和最大的威脅。這些問題趙匡胤的繼承者趙光義等後人都沒有能力解決好。


史客不輕鬆


在當時的時局和強弱對比之下,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完全正確的。

北宋的建立

  其實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在北方迅速崛起的後周就提出過一種思想:要通過先易後難的原則完成統一戰爭。

  公元960年,後周的禁軍將領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宋”,後世為了和趙構南遷之後所建立的“宋”相區別,趙匡胤建立的這個“宋”史稱北宋。

  北宋建立之後,北宋君臣銳意進取,特別是趙匡胤,誓要完成後周世宗柴榮的未竟之業。

  趙匡胤雖然是篡奪了後周的帝位,但卻繼承了後周世宗銳意進取、統一天下的理想。

  憑藉著後周打下的堅實基礎,一繼位之後隨即便開始部署統一戰爭。

統一的方略

  北宋建立之後,關於統一的方案,無非就是兩種:先北後南,以及先南後北。

  對於兩個方案,趙匡胤也反覆加以比較,兩者之間孰優孰劣,趙匡胤當時也一時難以拿定主意。

  有天夜裡,趙匡胤冒著大雪來到趙普家中,和趙普、趙光義商量起統一的方略。那天夜晚,君臣三人熾炭燒肉,在趙普家中吃肉喝酒,然後就討論起平定天下的方略。

《宋史》卷二百五十六•列傳第十五•趙普:(趙匡胤)因與普計下太原。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則我獨當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

  趙普明確表示,他反對先北後南的策略,而是主張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法。趙普也說了他的原因,如果北宋攻打北漢的話,肯定會與北方的契丹人發生衝突,這樣一來,別說平定天下,光對付強大的契丹人就非常棘手。

  反之,如果採取先南後北的策略,將南方形如一盤散沙的諸國逐一消滅,再反過來對付北方這個彈丸之地,自然是簡單易行。

  這個策略,也正是趙匡胤所想。

當時的形勢和強弱對比

  • 宋遼實力對比

  趙匡胤建立北宋以後,可謂是百廢待興,不僅先要平定內部的動亂,還得應付周圍的各股勢力。

  當時的北宋,遠沒有那麼強大,北宋當只是繼承了後周的疆域,其統治範圍主要侷限在中原一帶,控制的地盤,東南抵達長江,西南和佔據巴蜀的後蜀毗鄰,而在它的北方,北漢佔據著今山西北部,而幽雲十六州則控制在契丹人手上。

  在軍事上,此時的北宋,其兵力不過12萬,主要還都是以步兵為主。

  在北宋的北方,契丹人建立“遼”政權,是北宋的最大威脅。

  北宋建立的時候,此時的契丹已經建國44年,而且在五代時期,契丹就以強有力的實力深刻影響著五代的更替。

  此時的契丹皇帝,是號稱“睡王”的遼穆宗耶律璟,他在位的時候雖然極為昏庸,但此時的契丹軍隊號稱有50萬精騎,而且手下戰將如雲,統治疆域也是極為遼闊。

  兩相比較之下,要論人力、物力和軍事力量,北方的契丹可以說是直接碾壓北宋。

  所以,如果北宋敢動契丹的小弟北漢的話,定然會惹來一頓暴揍,趙匡胤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政權,分分鐘就會被契丹一頓修理,甚至還會有亡國的危險。

  所以要先北後南的話,其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 南北實力對比


  北宋雖然實力比契丹要差,但是以北宋在中原的實力,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還是軍事力量上,絕對是遠超南方諸國。

  當時的南方,政權並立,彼此之間更是爭鬥不休,內部也是一片的昏暗腐朽。

  南方的一系列政權,兵微將寡打仗不行,但他們的經濟非常繁榮,財政又極其充裕。

  所以兩相比較之下,自然是先南後北最為簡單直接,而且吞併了南方之後,也能順勢吞併了南方的財富,擴充財源、擴充人口。

  等南方消化之後,北宋自然而然就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力量瞬間倍增,自然而然就有了向契丹叫板的力量,到時候再揮師北伐,自然而然就可以一蹴而就完成統一。

南北用兵

  • 平定南方

  趙匡胤定下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之後,隨即決定首先消滅荊南的“南平”和湖南的“武平”這兩個政權,並於公元963年一舉佔領荊湖。

  這一策略,直接導致了後蜀政權和南唐、南漢政權徹底斷絕了聯繫,而且也使得後蜀政權陷入到了被北宋政權三面包圍的困境當中。

  公元965年十二月,趙匡胤發動兩路大軍伐蜀,前後歷時兩個月,就完成了對後蜀的征討戰事。

  接下來,趙匡胤就瞄準了割據嶺南的南漢政權。公元970年九月,北宋派出大將潘美和尹崇珂征討南漢,次年二月北宋佔領廣州,南漢亡。

  這時南方的政權也就僅存吳越、南唐和泉漳三個政權。看到北宋的強大,南方一系列政權的被滅,這三個政權自知不敵北宋。

  公元975年,北宋經過一年的戰爭,滅亡南唐,

  公元977年,佔據泉、漳二州的割據勢力“清源軍”獻地降宋。

  公元978年,最後一任吳越國王錢弘俶獻地降宋,吳越國亡。

  • 平定北方

  當南方一系列政權被逐一平定之後,北宋的實力也迅速強大起來,此時的北宋皇帝已是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

  公元979年正月,趙光義親自出徵,派遣大軍從東南西北四面圍攻太原。

  同年三月,契丹當即發兵救援北漢,卻因為在石嶺關受阻,被早有準備的北宋軍隊擊敗於石嶺關。

  而此時,宋軍四路大軍猛攻太原,北漢最後一任皇帝劉繼元被迫投降,北漢滅亡。

  至此,歷經後周世宗、宋太祖而宋太宗三代人花費了近30年時間,終於將傳統的漢人地區重新一統,結束了自唐末以來的割裂局面。

  不過,在此時的北方,尚有燕雲十六州還在契丹手上,西北又被西夏佔據,雲南還有一個大理政權,北宋所建立的疆域版圖,遠比其他時代的大一統王朝要小得多,這當然就是後話了。

  

結語:

  在當時的時局和強弱對比之下,北強南弱的局面,既適用於遼宋,也適用於宋和南方諸國。

  在當時來說,採取向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打法,無疑就是最優的選擇。

  反之,如果首先和北方強大的契丹相爭,無疑將陷入困難重重的局面,而且也會將新興的北宋政權陷入到了危險的境地,這樣一來,統一的時間會變得更加漫長。

  所以,兩相比較之下,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是極為正確和明智的選擇。

參考資料:
《宋史》

善發歷史說


大家好,我是【洹水之上2020】

針對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我本人認為是:非常正確的!

首先,宋朝不是沒有北伐,而是因為遼國的干涉暫停了!

宋朝建立後,太祖趙匡胤一幫人也是壯懷激烈,想把北方的小割據政權――北漢(主要在山西境內)一舉平定,然後在收拾南方那些割據政權!

可惜,北方有個龐然大物――遼國,北漢是它的小弟,你打它就等於打遼國,遼國當然不幹了,直接就和宋朝掐了起來,一共打了兩次,雙方各有勝負,一時北方成了僵局!

這個時候,宋朝君臣開始考慮對策了!

是繼續和北漢、遼國在這裡乾耗,還是另闢蹊徑呢?顯然他們找到了好辦法: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統一了南方,再回頭給你倆幹,等著我!

宋朝剛開始的形式

於是宋軍一路南下,開啟了“打怪”模式,一路如砍瓜切菜一般,不幾年平定南方!這裡有多個好處:

其一:平定了南方,壯大了自己,現在的宋朝個頭發育的也不錯了,積累經驗,財富,戰略縱深等等好處;

宋朝統一南方

其二,不用擔心兩面作戰或者多面作戰了!德國一戰,二戰都是吃了兩線作戰,疲於應付的大虧,趙匡胤沒有,這也是他的宋朝可以延續下去的一個原因吧!

南方統一了,繼續跟北漢、大遼接著幹!

宋太宗趙光義

統一南方後不久,太祖趙匡胤就駕崩了,他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信心滿滿,親自帶領大軍出擊北漢,因為速度太快了,遼國還沒有出兵了,北漢已經亡國了,本來結局很好了,大家立了戰功,也人困馬乏了,該停下來來個表彰大會,和頓大酒慶祝一番了!

可惜啊,可惜,好大喜功的太宗皇帝一心要收復被遼國侵佔的燕雲十六州,打到幽州去!全軍將士一時目瞪口呆,一時軍心不穩!皇帝就帶著這群疲憊不堪,滿腹怨言的隊伍出發了,結果可想而知,大敗,隨即拉開了宋遼開戰的序幕!

所以說宋朝先南後北的策略沒有錯,錯的是後面的太宗皇帝剛愎自用,不懂打仗,卻偏偏要親征,還給手下將軍畫陣圖,遇到這種奇葩老大,下面也只能自認倒黴了!

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