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最出色的三王秦孝公、趙武靈王、秦昭襄王,誰的功績能力最強?

趙兄評天下


如果把戰國所有國君列在一起比較功績和能力的話,個人認為整個戰國時期功績和能力最強的三位國君,從強到弱的排名是:

秦王政(後來的秦始皇)、魏文侯、秦孝公

秦王政自不必說了,光是統一六國的功績,就已經是前無古人了,千萬別認為到了秦王政這一代,隨便一個秦王就能統一天下,那可不一定的,秦國到了秦王政時期,雖然已經強大無比了,但還沒有強大到超過東方六國實力的總和,秦國以軍事統一天下的行動仍然摻合了不少政治手段,比如離間敵國,用金錢收買敵國將相,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等。

秦始皇

況且秦王政統一天下成為秦始皇后,又開了非常多的傳承千年的功績,比如說大一統,統一語言、貨幣、文字、車軌、度量衡,還有郡縣制,三公九卿制等中央集權制度,還有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等開疆拓土的軍事行動,還有修長城、建馳道、通靈渠等大規模基礎設施建立,不是任何一個戰國君主可以比的,所以秦王政始終排第一。

魏文侯是戰國時期魏國國君,是戰國早期第一個實行變法強國的國君,魏文侯重用李悝實行變法,開創了劃時代的意義,後世的商鞅變法很多內容都是直接抄襲了李悝變法,魏文侯不僅重視變法圖強,而且重用了很多人才,比如重用了樂羊和白起,一個滅亡了中山國,一個奪取了秦國的西河之地,讓秦國幾十年不敢出西河,還開創了戰國第一個職業化軍隊--魏武卒,這都是在魏文侯時期完成的。

魏文侯

戰國初期的天下第一強國不是秦國,而是魏國,戰國初期正是由於魏文侯一系列的改革和用人,開啟了魏國百年的霸業,魏文侯是魏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君主,也是戰國初期最有能力和功績的君主。

如果說到趙武靈王、秦孝公、秦昭襄王三位戰國國君的話,個人認為功績最高、能力最強的是秦孝公,其次是秦昭襄王,最後是趙武靈王

1、秦孝公

提到秦孝公,很自然地想起了商鞅變法,戰國時期的變法非常多,但變法最徹底、最成功、影響最深遠的只有商鞅變法,而秦孝公就是商鞅變法的提倡者和維護者,商鞅變法能夠成功,與秦孝公的全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沒有秦孝公提供的這個平臺、資源和各種支持,商鞅是無法成功的。

秦孝公

商鞅變法不僅讓秦國強大起來,而且影響了後世中國幾千年的法制,是極其深遠的,比如軍功爵位制,這是維持秦國一直強大的根基,使整個國家的資源能夠集中起來,用於強國和對外戰爭,也是秦國源源不斷的戰爭取勝的原因,比如縣制,是後來郡縣制的基礎,即使到了今天,縣制仍在使用,只不過演義不同了。

秦孝公不惜犧牲自己兒子的名譽,以讓法治得以伸展,正是因為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因為太子犯法處罰了太子的兩個老師公孫賈和公子虔,一個施行黥刑(在臉上刺字),一個施行劓刑(割去鼻子),從此秦國法律暢通無阻,刑不上大夫成為歷史,王子犯法與庶民同輩就來自於此,這個影響是很深遠的。

而這一切都是秦孝公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如果說商鞅是千里馬,那麼秦孝公就是伯樂,正是由於秦孝公堅持變法,才讓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秦國之前被魏國打得不敢東進,由於變法,秦孝公終於在西河打敗了魏國,搶回了被魏國佔去幾十年的西河之地,這是秦國強盛的開始,這個開頭非常重要,萬事開頭難,這都是秦孝公的功績和能力,所以秦孝公要在三人中排第一。

商鞅變法

2、秦昭襄王

提起秦昭襄王很容易就想起宣太后、魏冉、白起、範睢等人,會想起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一場大戰:長平之戰。同時會想起秦昭襄王是戰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一生在位時期達到56年,這個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排在前三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類。

秦昭襄王最大的功績是用人和延續了秦國的強大,並努力向東開疆拓土,秦昭襄王一生是秦國用兵最多的時候,大小百餘場戰爭都在秦昭襄王手中發生,比較有名的有伊闕之戰,白起領導的,斬首韓魏聯軍24萬人,鄢郢之戰,白起領導的,秦國第一次攻進了楚國的都城,大敗楚軍,還有長平之戰,白起領導的,斬首趙軍5萬人,坑殺趙國降軍40萬人,一戰滅掉趙國所有軍隊。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不斷髮起的戰爭,光在白起手上,就消滅了東方六國100多萬有生力量,嚴重打擊了東方六國的實力,為秦國統一天下創造了條件,秦昭襄王時期,秦軍還攻進了東周都城,俘虜周赧王,滅亡了周朝,把周朝象徵權力的九鼎運到了咸陽,這些都是秦昭襄王的戰績,所以秦昭襄王排第二。

3、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之所以排第三,是因為他開了一個虎頭,卻有一個蛇尾的結果,提起趙武靈王必然想到的就是胡服騎射,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唯一一個既是國君,又是變法改革者的人,其他國家的變法是國君主導,由其他實行變法,趙國是趙武靈王一人全兼職。

胡服騎射是一項軍事制度改革,簡單地說就是學習胡人的長處:服裝和射騎技能,不過既然是改革,一般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趙國也是華夏之國,在這之前,還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學習過胡人的長處,華夏自古以來就看不起周邊的蠻夷,這在趙武靈山這是個例外,趙武靈王是華夏是一個師夷之技以制夷的人。

趙武靈王

正是由於趙武靈王的改革,才讓趙國在戰國後期強大起來,成為唯一一個敢正面對抗秦國的國家,而且趙武靈王還是第一個有滅亡秦國思想的國君,趙武靈王敢假扮使者進入秦國考察,這在戰國時期也僅此一例,這些都是趙武靈王的功績。

但趙武靈王晚年做了一件非常糊塗的事,就是繼承人問題,不但讓趙國起了內鬨,還把自己的命都丟了,趙武靈王廢長立幼,又同情起長子來,結果導致了長子和幼子發生手足相殘的沙丘政變,最終趙武靈王自己也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兒子給活活餓死了,正因為這事才讓趙武靈王降低了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