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9年6月退休,43年工齡,屬中人,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小悠爺


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退休了,最關注的是領取養老金多少了?不過,目前一些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中了,養老金還沒有理順。究竟能領取多少養老金?是大家廣泛關注的話題。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一般只知道本人的退休年齡、工齡以及退休前工資多少?對於養老金多少如何計算確實一無所知。2019年6月退休,養老金應該怎樣算呢?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其實,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的養老制度都是有用人單位負擔我們的退休費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是休慼與共的。

為了推動經濟體制改革,1986年10月開始我們率先在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開始繳納退休養老基金。1991年,我國又開始推動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全部企業都要繳納保險,未來實施社會化養老,領取養老金待遇。但是,機關事業單位自始至終使用的是用人單位支付退休費的模式。

為了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的人才流動,打破機關事業單位終身制的壁壘,2014年10月,國家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並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制度,也就是養老保險並軌。

退休待遇的計算新辦法,確實企業和事業是一樣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可是,一些國有大型企業還有企業年金怎麼辦?本身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水平小高,年金制度是為了彌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養老金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機關事業單位也建立了職業年金制度

2014年10月之前,機關事業單位並沒有繳納職業年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因此,跟企業退休人員一樣,通過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可以說,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為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做的鋪墊。



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繳費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個人部分——繳費基數在8%;職業年金個人部分——繳費基數的4%。個人工資水平如果保持不變肯定會大大降低工資收入,因此我們又實施了工資制度改革,大幅提升了基本工資部分。

10年過渡期

退休待遇老辦法和新辦法差異懸殊較大。為此國家實施了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以退休待遇老辦法為保底,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的高出部分。從10%逐步過渡到100%,2024年10月以後取消過渡期。

退休待遇老辦法是跟原先本人的基本工資掛鉤的。由於實施了工資結構改革,因此,為了保證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公平,只能以2014年9月的本人基本工資標準計算了辦法待遇了。然後按照國家統一公佈的工資增長率進行調整,以上就是按照平均退休人員的待遇增長水平。

有點像假設我們2014年9月就已經退休了,由此計算出的退休養老金待遇。如果後期實施了職稱職務的提升,會在當年提高相應的退休補貼數額,並參與以後的工資增長率調整。

養老金應該怎麼算呢?

比如我們43年工齡,2019年6月退休,假設視同繳費年限有38年。

首先,應該查找自己的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指數,並不是僅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使用。而是包括基礎養老金的平均繳費指數也是使用。

事業編制中人視同繳費指數一般分為三部分,崗位指數、薪級指數、調節指數。崗位指數是根據退休時崗位級別來的,薪級指數是根據薪級級別來,調節指數是根據各地退休後退休補貼的數額來查找的。每一個省都有自己的視同繳費指數表。總體來看,視同繳費指數主要還是跟級別有關的。

如果說最終視同繳費指數和實際繳費指數的平均繳費指數是1.6(差不多處級幹部的水平),這樣基礎養老金是55.9%的社平工資。

過渡性養老金的過渡性係數假設是1%,這樣過渡性養老金也可以領取60.8%的社平工資。

僅這兩者合計就是116.7%的社平工資,如果社平工資高達8000元,計算出來的結果就高達9336元,再加上職業年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也能領取五六百元。這樣退休待遇就能達到近萬元。當然,如果是普通辦事員或者科員,退休待遇肯定沒有這麼高。

不過,由於是2019年6月退休,只能增發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50%,以後年度比如說2020年,養老金就不會提升到60%,而是按照國家統一的養老金調整通知進行調整。由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很快,養老金增長速度較慢,因此越晚退休越划算。

所以說,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待遇水平,一般級別越高,養老金水平越高。越晚退休,養老金水平越高。


暖心人社


工作了43年,在2019年6月退休,屬於典型的職業中人,由於各地社保改革並沒真正完成,很多時工資都是按2014年前的退休標準在執行,所以題主如果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那麼你能夠拿到4000左右退休金。

我一個朋友在鄉鎮司法所工作了41年,任正科級15年,於2017年退休其退休金有3800元左右,當時是按照2014年前的退休標準在執行。

在去年的時候,我朋友說其退休金很快便會調整,將按照新標準執行,到時侯可以領到4800元左右的退休金,而且對前面這幾年差的退休金將補發,不過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調整。

如果題主所在地社保改革還沒有完成,那麼題主退休金便只能按2014年前的退休標準執行,也就老辦法處理,而老辦法退休金大體相當於題主在職時工資的80%左右!

若是題主所在地社保改革已經完成,則題主的退休待遇的計算新辦法,將和企業按照同一個標準計算。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不過這裡還有一個過渡性養老金,它是專門針對職場中人的措施。

不過由於社保改革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工程,裡面是千頭萬緒,改革的難度也是非常之大,直到現在好多地方都還沒有真正完成改革。因此,很多職場中人在退休之時,還不得不按2014年前的老辦法執行。

簡單的說好多職場中人,還根本就沒有按照社保改革的新方案執行退休。一旦等到社保改革完成之後,將按新辦法計算退休金,並對不足的金額進行補發,所以題主也不必太著急擔憂退休金的問題。

如果題主在企業單位上班,那麼題主的退休金大概有3000元左右,主要是企業繳納比例較低,題主個人賬戶養老金餘額並不多。當然如果題主企業單位經濟效益好,繳納比例也較高,則退休金可能會高得多。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分享我一位退休老師的經歷:


李老師,是一位小學在編教師,1976年參加工作,2015年辦理退休,40年的工齡,屬退休中人。李老師退休時,工資7824元/月。發退休金時,李老師每月的退休金為6100元多一些。


這就是退休中人的退休金。李老師的情況和題主的情況類似。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一、什麼是退休中人?


退休中人是伴隨著我國養老保險並軌制度改革產生的名詞。2014年,我國開始實行養老保險並軌,事業單位員工一併繳納養老保險。為了保障這些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權利,國家規定,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國家也規定了十年的過渡期,自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10月1日。


這裡的中人,指的是在這10年過渡期內辦理退休的人員


二、中人退休金該如何發呢?


不難看出,題主應該也是一位事業單位的員工。


退休中人,採用“中人過渡法”來計算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如果新的辦法領取養老金多,就按照新的辦法執行;如果老的辦法領取養老金多,就按照老的辦法執行。最大限度的保障這群人的利益。簡言之,哪個辦法對退休人員有利,就用哪個辦法。


當然, 國家正在積極地推行養老金補發工作,各地的政策不一樣,執行的時間快慢也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怎麼樣,退休中人的退休待遇是有保障的,也是能夠享受到養老金制度改革帶來的紅利。


三、退休中人對退休金有疑問,該怎麼辦?


事業單位員工退休以後,就面臨著領取養老金的問題。這是他們退休後的生活保障,他們非常關心,更是非常在意。有了問題,該怎麼辦呢?


養老金是當地的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門發放,退休人員對退休金相關事宜有疑問,建議到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進行諮詢,帶好自己的身份證、退休證,讓他們幫忙查詢一下,能夠非常清晰的查明原因,找出問題。而且,他們也會幫你解決問題。人社局,是最權威的部門。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改革後,退休中人作為過渡期的特殊人員,國家在極力的保障他們的權益和利益,不必過於擔心,有問題及時諮詢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職場百靈鳥


如果你近兩年退休的話,正好處於雙規制改革期間,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待遇正處於過渡期,退休金和當地的政策有一定關係,有的地方可能還沒有最終確定中人的退休金核算方法,只能大致進行參考。

像題目中說的情況,2019年6月退休,43年工齡,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這個問題還不夠完善,缺乏幾個參數,一個是你所在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另一個是你以前的月度平均工資是多少?再一個是你的個人養老金賬戶裡有多少資金?這些對你的退休金影響都比較大。

網上有一些養老金的測算軟件,我試了一下,感覺還是比較準確的,我們把你的問題進行完善後模擬一下,希望對您有幫助。

假如你所在地為山東省濟南市,那麼當地的平均工資就確定了,2018年度山東省的平均工資為65,383元,平均每月為5448元。

假設你原來每月的平均工資為6600元,個人養老金賬戶餘額為16萬元,你的工齡已經明確為43年,通過這些我們來計算一下。

如上圖所示,把以上參數填寫完整,就可以計算自己的養老金。通過模擬的計算結果顯示,你每月的養老金額度大約為4300元左右。

有人可能覺得這個數字偏低,主要是因為上面的參數設定的問題,比如我們把工資設定成每月10000元,通過計算可以得出每月的退休金為5300元左右。

另外你的個人養老金賬戶餘額對每月退休金影響也比較大,不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不同,退休也會存在差別,你可以通過這個軟件自己進行模擬。


互金直通車


正常情況下,體制內43年工齡至少能夠拿到4000元以上的養老金!

43年的工齡,這是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達到不了的,因為如果是60歲退休,那麼17歲就要開始工作了,而現在正常大學本科畢業就22歲了。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來說,工齡這麼長,那麼拿到的退休金都不會太低。

雖然對於“中人”來說,他們已經無法享受到養老保險改革之前的政策,也就是不能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退休金。

但是,按照現在的退休政策,對於工齡長的人員反而更加有利。

改革之前的政策,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年限達到35年的人員,退休金的發放比例都是一樣的,按退休前工資的90%計發。

但是改革以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變成了養老金,計算方式也改變了。

現在的養老金是和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工資以及繳費年限直接掛鉤的,工齡越長那麼養老金就會越高。

目前,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計算,我國的平均養老金是3148元,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是肯定會比平均水平更高的,對於43年工齡的人員來說,4000元以上是肯定有的。


當然,因為養老保險改革的影響,部分省份的“中人”領取的還是預發的養老金,會比實際應該到手的更低一些,不過這個隨著“中人”養老金核算工作的開展,後續都是會補齊的!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樓主您好,我2019年6月份退休,43年的工齡屬於中人,能夠拿到多少錢的退休金呢?43年的功力,如果說是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在退休以後那麼基本上都是可以拿到4000塊錢以上,6000塊錢左右,這樣的一個退休金收入。因為首先本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退休以後所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是比較高的,大概可以獲得70~%90,也就是說自己在職期間工資收入的80%左右。

而且作為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還有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也就是說除了你可以獲得正常的養老金待遇之外,那麼在2014年以後退休的人員到2024年之前,都是可以獲得一部分的過渡性養老金待遇,那麼過渡性的養老金待遇可以累加到自己總的養老金當中去。所以說自己的實際待遇實際上並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就是說會無限接近於退休老人或者說是高於退休老人。

那麼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獲得退休金的待遇水平,往往是普遍偏高於企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的一個收入是比較高的,但是它主要還是針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如果你是從企業單位退休的話,那麼43年的工齡可能也僅僅只有3000塊錢左右的退休金待遇。這就是兩者之間的一個差距。


社保小達人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不一定對。你2019年6月退休,現在是2020年3月份。八、九個月過去了,你拿多少退休工資難道不知道嗎?你的退休手續到現在還沒有辦下來嗎?如果你真的還沒有辦完退休手續,那可能是因為下列原因吧。第一,你是社會上的託管人員,你不像一般企業的在職職工那樣,到了退休的月份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了,你得等著託管單位統一辦理;第二,你的檔案中有關退休的一些資料不全,需要補充;第三,你的養老保險中途斷檔了,需要補交;第四,你2019年6月應該退休時正在服刑,根據政策規定不能辦理退休手續;第五,其他原因。否則的話,你現在就應該享受退休工資了。而且,按照你所說的,你屬於“中人”,肯定是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或者是有職稱的知識分子,你的退休工資必定會高於社會退休人員的平均工資。祝你晚年生活幸福。


光輝歲月53206784


【九九觀點】分享一個真實案例吧,拿我們旁邊的老鄰居來說:她的情況可能和題主的情況有些相似。

老鄰居在一箇中學當老師,當了40年。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老人家光榮退休,有一次和老人家閒談的時候,問老人家退休金是多少?

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在職場辦公的時候,直接問同事的月薪水是非常不禮貌的事情,畢竟職場辦公的時候多多少少有一些忌諱,這些忌諱之一便是薪水問題。

可是對於那些已經退休的老人來說,問一下他們的退休金似乎沒什麼大礙,反正都已經退休了,也不會觸及到公司的機密。

一定程度上,退休金的多與少、高與低往往會有一定的規程來算,包括你之前的時候繳納了多少五險一金,以及你在一家企業辦公多少年,這個企業是否給過你隱形福利,這些統統要進行計算。

老鄰居的退休金是6000元左右,當然,至於是6000多還是5000多就沒有必要進行摳字眼了,用一個模糊數值來的話就是6000元。

一、題主的退休金有可能也是6000元左右。

這個具體退休金我們沒有辦法拿出準確數值,畢竟每一個區域都有著不同的標準,與此同時,大城市和小城市也有著不同標準。

如果題主現在居住的城市是一個三四線城市或者比三四線城市還要小的城市,6000塊錢的退休金足矣了。

二、中人的特殊性質。

可是題主又與我的鄰居有著明顯不同,因為題主目前處在一個退休中人狀態。

什麼叫做退休中人呢?指的是2014年開始實行的一部分養老保險並軌政策。

那麼這個並軌政策究竟是如何並軌的?在並軌的過程中又會觸及到什麼呢?

這裡面所涉及到的法律條文以及行業規定非常的多,簡單講的話就是在現有的兩種政策或者多種政策之下,哪一種政策更有利於退休人員領取薪水,就用哪一種政策。

從這個角度來看,題主的退休金還是有保證的,應該也在6000左右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還要看你的繳費水平,工作性質,當地平均工資,高的話可能拿到七八千以上,低的話,可能只有三四千。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2019年六月份退休,43年工齡,屬於中人,能拿多少退休金?

首先有一個疑問,現在已經是2020年三月份了,你2019年六月退休,按照道理來說,已經領取了,比較長時間的養老金,應該已經知道養老金領多少了,為什麼還發此疑問呢?

首先要確定,你是企業中人,還是機關事業單位中人。

企業中人的話,43年工齡的養老金,多數人的養老金水平在三四千左右。

如果你是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話,養老金水平就會高很多,可能要超過七八千元以上。

我們先來看一個網友分享的案例,這位網友是企業退休,69年下鄉知青,43年工齡,四川南充每月退休金3800左右。

對於企業中人來說,除了知道43年工齡,要想計算養老金,即使還要知道你的繳費水平,退休年齡,當地平均工資,這些都會影響養老金的多少?不能夠只看工齡的長短。

也就是說,總體上來說是因人而異的,因地而異的,你的繳費水平高,當地平均工資水平也比較高,那麼43年工齡的養老金水平也會比較高一些。

另外,如果你屬於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現在多數地方中人的養老金補發待遇還沒有到位,就是按照2014年九月份的標準來計算的,發放預發行養老金。

按照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十年過渡期的政策,今年應該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養老金的60%!

由於國家確定的原則是,養老金不會低於按照老辦法計算,按照老辦法,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退休工資,養老金替代率可以達到80%以上,所以如果你的工資有7000塊錢,那麼你的養老金給可以達到五六千元左右。

就是說,在你提供的現在的條件下,如果你是企業中人,養老金大概率的在3千到4千左右,而如果屬於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話,養老金大概率的會超過5000以上。

當然,以上僅僅是估算,具體還是要看各項條件的,具體的數字是多少,才能夠準確計算,所以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

你的養老金現在拿多少錢呢?歡迎留言分享。歡迎關注思之想之。如果你想要諮詢社保問題,請點擊我的頭像,點擊屏幕下方的圈子,或者是付費問答來諮詢。


思之想之


大概在4000以上。根據現在國家規定,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但是,為照顧國家實施的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以及之前參加保險或者視同繳費的人員,這一部分人員可以對之前的繳費年限額外發放過渡性養老金,具體的退休金還有以下幾個指標。

一是社會平均工資。2019年6月退休時,應考慮2018年社會平均工資。

二是繳費基數。繳費以社會年平均工資為基數,在支付基數中,有最高支付基數和最低支付基數,最高和最低的差額是幾千元,支付基數不同,支付金額也不同。

三是支付指標。繳費基數確定後,繳費指標分為300、100、60三個檔次,其中60%屬於最低檔次,大部分企業基本上按60%繳納社保費。

四是付款期限。你的付款期限是43年,應該算是比較高的,雖然繳費基數相對較低,但繳費時間相對較長,這樣能夠彌補繳費指標偏低的問題。 經過43年的艱苦奮鬥,機關事業單位的中年人基本上能拿到4000元以上,或是6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因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取得的養老金替代率比較高,可以取得70%-90%左右的替代率,也就是說自己可以獲得在職期間工資收入的80%左右。

而且,作為事業單位的中年人,也有一些過渡性的養老金福利,也就是說,除了可以獲得的正常養老金福利外,2014年以後的退休人員還可以在2024年以前獲得部分過渡性養老金福利,因此過渡性養老金福利可以加到他們的養老金總額中,但是實際待遇不會有較大的波動,就是說會無限接近於退休工資或高於退休工資。

那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水平普遍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的待遇水平,很多人可能認為這樣的收入比較高,但主要是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如果你是從企業退休的話,43年的工作年齡可能只有3000元左右的退休待遇金,這兩者之間是有差距的。

更多社保相關知識,歡迎關注@百元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