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老虎》;一場寫給成年人的“粗製濫造”

再看這部電影前,其實我是抱有很大期待的,查看演員名單,映入眼簾的趙薇、葛優、喬杉,看到這就奠定了這部劇的基調註定不會太嚴肅,如何在喜劇這層外衣下,寫出成年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我想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近年來無數成功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開心麻花在這一設定下出了很多高質量的作品,當然有些劇本趕不上《夏洛特煩惱》,但是這個模式下,他們已經摸出了這一套路的應答公式,怎麼寫都不會太差,都可以留給觀眾記憶點,這點來講《兩隻老虎》沒有做到。


《兩隻老虎》;一場寫給成年人的“粗製濫造”


導演想用喜劇的外殼來包裹一個悲劇的內核,餘凱旋為了錢綁架張成功,看上去是一個落了俗套的開始,被綁富豪是一個狡詐的形象,他哄騙、利誘餘凱旋幫他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找他的前女友,問問對他是什麼樣的一個看法,餘凱旋開車來到劇組,又經歷了不少故事,得到了一個並不美好的答案。餘凱旋並沒有把真話告訴張成功,而是自己編造了一段“情話”,張成功聽到後淚流滿面無比感動。第二件事是陪他去找曾經的戰友,戰友在軍隊多次幫助了他,可是在戰友眼睛要失明,想做手術的時候,他以“怕他還不上”為理由沒有借他錢。其實他不窮,當時一臺大哥大就一萬多,只是為了這句還不上,就放棄了幫助他,他覺得十分虧欠。第三件事就是將一封信帶給他的父親,餘凱旋開車來到他的老家,遇到了他的初戀,說起了那一段過往,其實這封信是寫給餘凱旋的,告訴他這些年他對於人生的感悟。


《兩隻老虎》;一場寫給成年人的“粗製濫造”


我們仔細的看看這個劇,與兩隻老虎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從頭到尾穿插在劇中的配樂,確實讓我們很疑惑,因為即使消除了這段配樂也不會對劇情有任何影響。劇中強行介紹這是因為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送過他一個音樂盒,裡面的音樂就是兩隻老虎。除此之外再無任何作用點,既然如此我們換成每個音樂都沒關係,這一設定就顯得十分單調。

這部電影我覺得普通的地方在於,他沒有設定好每個環節,讓這部電影在每一個連接點都垮了下去。葛優戲演的好、趙薇戲演得好、範偉戲演得好、閆妮戲演得好,但是鏡頭運用的不好,非常不好。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評價我們拍攝作品,告訴我們並不是把人物裝進畫面,而是要把情緒融入畫面。現在給我的感覺或許就是老師曾經說過的,我在鏡頭中看到了他們,但是該近景是中景,該全景是遠景。其實每一個鏡頭都拍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也知道一部電影的分鏡頭需要寫多少,比演員差更可怕的就是導演差,你把所有優秀演員的表演裝進了你的鏡頭,可是鏡頭卻毫無趣味,這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麼。既對不起這個劇本,也對不起演員。


《兩隻老虎》;一場寫給成年人的“粗製濫造”


這部電影看到第二場,大概就是明白這是實現一個人的自我救贖,當然在事後看採訪大概也是這個意思。救贖這個詞很有趣,如何救贖自己又如何救贖他人?導演想用張成功的自我救贖過程來告訴餘凱旋,人生本來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不應該為了一些事情放棄、改變本我。雖然張成功是“成功”的,但是這份成功卻包含了對於人性情感的虧欠,說句實在話,這份虧欠只有在第二場戲表達出來了,範偉即使沒有多少戲份,但是幾句臺詞說的讓人心頭髮酸,“不用補償”、“我挺好的”、“多吃點還那麼瘦”。這場戲足以讓我給這部電影還行的評價,不是說他設計的多高明,而是沒有瞎拍,而且演員足夠給力。

其實從頭看到尾你會發現一部優秀電影該有的,這部戲都不缺,怎麼就反響平平?有設定、有概念、有內核、有貫穿始終的線索,就是沒有整場的觸動。悲劇或許最能體現藝術性,我們在這看到了悲劇,卻很難說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再看。最後張成功給了餘凱旋他想要的一切,餘凱旋卻只想尋到張成功,電影結束在兩隻老虎的音樂盒下,結束在張成功再次出現在餘凱旋的身後,拿著高爾夫球杆“綁架”他。這個結局可以算是HE,卻沒有任何讓我覺得喜悅的地方。不是用音樂就能烘托氣氛,也不是用天氣就能暗示壓抑,劇本的空洞才是難讓人帶入的根本原因。趙薇在最後見到餘凱旋,告訴他自己說了謊,其實很想對張成功說的話,正是餘凱旋瞎編的那段一字不差。假做真時真亦假,就像張成功說的,只要你相信了,這就是真的。我想導演也是對人生有一定感悟,才想著要表現這樣的一個劇情,只是像個孩子一樣的說著大道理,確實空泛。

這部電影沒有給我二刷的衝動,並不是說它不值得看,這裡有很多優秀演員,只是不是本意的“拍”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