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會計人的烏托邦

本科畢業22歲,進事務所,年薪8萬左右。24歲cpa過了三、四門,經歷過朝九晚二、飛機高鐵輪著換、鐵打的項目,流水的同事......此時年薪10萬左右,是整個團隊的核心,心心念念著自己有沒有機會當項目經理。

26歲再怎麼著也該考出CPA了,24歲的職場願望早已實現,此時年薪20萬左右,可以承接大中型項目。又過了5年,從業近10年的經驗足以讓你從剛進事務所小心翼翼做底稿的小白,成長為行業專家。進能把酒言歡,退能帶好項目,此時年薪40萬左右。如果還有心情做做諮詢副業,也算是有一番成就了。

CPA有用麼?非常有用,通過的科目和你的kpi掛鉤,和你的職位掛鉤。完全可以不考cpa做底層,那就和那些剛畢業的小朋友們沒日沒夜的出差做項目,一個月拿幾千血汗錢。

這是少數的情況,100個人進事務所,到這步的5個都沒有。


CPA-會計人的烏托邦

而大多數人的情況是:

今年28歲,之前是做物流的,工作不順心轉業,考完CPA31歲了。聽別人說CPA有多厲害,實際上考了CPA證書發現什麼用都沒有,有機會也是不上臺面的小公司。有房貸要還,有家庭要養。面對的不是賺不賺大錢的問題,而是如何面臨中年失業危機。悔不該當初,考什麼CPA。

今年23歲,大專學歷,畢業從出納開始做,一個月就2000塊工資。咬牙考了3年CPA,想要升職加薪,給自己一個交代、給父母一個交代、給以後一個交代。考完發現自己也就從2000塊漲到了5000,從落魄底層也只是到勉強養家餬口,這就是我們國家數一數二的專業證書?

所以CPA有沒有用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來看,你就算考了CPA+CTA+司考,我頂多讓你做法務,做賬我更相信一個哪怕中級都沒有的老會計。

我自己的情況:

本科211,大學玩了四年,只考了會計從業資格證和教師資格證。績點不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邊找工作邊準備教師編。教師編進面差6分,斷了念想。第二年只能報郊區,就沒打算二戰了,迫於生活最後無奈找了個月薪4500的工作。

領導是個30多歲的老女人,脾氣差,喜歡懟人。我辦公室就在視頻部對面,平均每個月入職3個,走三個,最嚴重的一次是把整個視頻部給懟空了......

見過太多女領導不客觀、不理智、沒條理,所以我現在和下面的小朋友相處都剋制言行舉止,先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買了課,學CPA,第一年準備了三科。課程有答疑群,答疑老師估計都要被我煩死了,每天各種問題以及督促我學習。教材科、習題課、重難點課、做習題和卷子,每天都堅持,整整兩年。推脫所有吃飯、逛街、可能發生的戀愛,直到第一年成績出來過了三科壓力小了很多。

CPA快考出來的時候領導工資給加了500,我醉了,可能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情況。幸好期間去面了外地一家事務所,收到了offer,遂即去外地租房工作。

工作能力重要,機會也重要,但好在機會來的時候我抓住了。雖然雞湯且老生常談,但不是被人惡俗多的話就不是真理了。

進了事務所凌晨加班是常態,有休息就在賓館補覺。包裡起碼放著一雙球鞋。能買動車就買動車,其次高鐵、其次飛機、行程越慢越好。這邊就不說了,總之很累,第三年撐不住出來了,那時候10萬左右。

出來後進了家央媒單位做總賬,工資不提。單位環境壓抑,沒事務所呆的舒心。好處是朝九晚五,比較清閒。後來去了現在的公司,一年35個左右。

CPA有用嗎?對大多數腳踏實地、一步步的人來說有用,也對很多想要一步登天的朋友們沒有用。我經歷過低谷時的茫然、經歷過日復一日的做底稿、經歷過領導傻×亂算工時、經歷過行程緊誤機時面對甲方和領導的雙重拷問、經歷過奇葩的甲方一團糟的賬、經歷過半個體制內、經歷過看著小公司成長到大公司的點點滴滴......而這些,為什麼只考個證的人就能比我更受青睞呢?如果只考個證就升職加薪,那市場就太混亂了。考證的辛苦相比工作的辛苦,不算什麼。

綜合以上,CPA很有用,但不要盲目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