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風采|泰和民間特色燈綵《蝦蚣燈》

非遺風采|泰和民間特色燈綵《蝦蚣燈》

非遺

風采

泰和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吉祥歡樂,唯有蝦蚣

泰和民間特色燈綵《蝦蚣燈》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出自於泰和縣螺溪鎮舍溪村一帶,《泰和縣誌》載:“左傍綿綿山丘,右靠漫漫田野,山丘林木蔥茂,村落水塘懷抱”,盛產魚蝦。當地群眾素有捕魚撈蝦換錢的習慣,對蝦十分喜愛。據考證,明正德年間(約1512年),舍溪村進士胡堯時在外做官,回鄉時途經四川某地,看過當地表演蝦蚣燈,印象極為深刻,回家後就指派人做了一隻,並教給村民表演,旨在慶豐收、求平安、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並可增進鄉民友誼,交流感情。從此,蝦蚣燈便在舍溪村一帶代代相傳。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蝦蚣燈》特徵

蝦蚣燈由一青一綠兩隻大蝦組成,另配有八朵荷花襯托。大蝦身長4米有餘,身圍直徑40公分,分頭、身、尾三部分。每隻蝦由3名演員撐持表演,模擬蝦蚣在荷塘中自由自在漫遊、追逐、嬉鬥等活動情狀,畫面優美生動,象徵人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在表演風格上,民間老藝人總結為:“中高頭尾靠,中低頭尾翹,三人腳步齊,兩手配合搖”。蝦蚣燈的配樂,以各種民間曲牌和打擊樂的點子伴奏為主,曲牌有“上山虎”、“下山虎”、“鬧元宵”、“鬧燈調”、“吉三槍”等,打擊樂的點子有“衝頭”、“紐絲”、“三陰三陽”、“慢長錘”等,這些音樂旋律起伏大、節奏變化多,襯托出蝦蚣在荷塘中漫遊、穿遊、觸鬚、翻滾、嬉鬥等荷舞蝦跳的自由歡樂氣氛。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兆吉祥

民間蝦蚣燈燈綵活動,除為活躍民間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歡度節日外,還有其另一重要的精神作用,即“瑞燈兆吉祥”,人們認為通過鬧燈活動,可保“人壽年豐”、“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人文鼎盛”、“長髮其祥”。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2004年根據國家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精神,泰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落實了專項資金,對蝦蚣燈項目制訂了保護計劃:一是靜態保護。主要是走訪民間老藝人,徹底摸清蝦蚣燈的歷史淵源及發展傳承的全過程,全面瞭解蝦蚣燈的製作、編演情況,採取文本記錄及視頻錄像的方式實施建檔、保存,具體落實蝦蚣燈的全方位材料。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二是動態保護。組織民間老藝人扎作、剪紙、雕刻、繪畫、裱糊,製作蝦蚣燈,建立蝦蚣燈民間表演隊伍,成立蝦蚣燈專業表演團體,提高人們的保護意識,展示蝦蚣燈的風采,積極參與省內外民間文化藝術交流,擴大外在影響。

2010年6月18日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非遗风采|泰和民间特色灯彩《虾蚣灯》

編輯製作:泰和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

泰和文旅發佈

泰和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官方微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