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亞馬孫熱帶雨林,莽莽蒼蒼,浩瀚如綠海。雨林中,樹密如織,巨蟒毒蛇,蜿蜒其間,猿猴兇豹,依樹而眠。這雨林,已沉睡萬千年,至今仍然未曾甦醒,封閉得像鐵桶一般,98%的地區,至今人跡未至,因而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全球環境保護組織今年8月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說,中國的熊貓和南美的亞馬孫雨林分別被評為全世界最值得一看的動物和天然景觀。全球環境保護組織通過互聯網請網民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值得一看的動物與觀光地區。該組織建議的選擇標準是,面對這些動物或景觀時,會張口結舌或呼吸急促。由此可見,南美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風光多麼誘人。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從瀕臨河邊五星級的亞馬孫熱帶旅館出發,沿著內格羅河,順流而下62公里,便抵達與索裡芒斯河的交匯處,黑色的內格羅河水與黃色的索裡芒斯河水匯而不融,黑黃兩色浩淼河水涇渭分明地相伴而行數十公里後方融為一體。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內格羅河與索裡芒斯河是亞馬孫河的兩條支流,雖為支流,河面卻寬闊如海,氣勢磅礴。河邊綠樹連綿,無邊無際。據巴西有關專家向筆者解釋說,內格羅河水之所以為黑色,是因為河水含有的礦物質和亞馬孫森林樹葉腐爛後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索裡芒斯河則與普通河流一樣,因泥水充斥而呈現黃色。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遊輪順索裡芒斯河流而下大約2個小時,來到一個河灣。灣邊上有一座搭在水面上、四面通風的單層大廈,裡面有小賣部,專賣亞馬孫特產,如印第安人用的弓箭和獨木舟模型以及黃色的手掌大小的食人魚標本等。個頭不大的食人魚牙齒尖利,成群地生活在亞馬孫河裡。人若不慎掉到河中,魚群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人肉食光,空餘白骨,故得其名。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大廈後面,有一條在水上用木板搭起的小路。順路鑽入高大綠色密林數百米,有一小湖。湖面上漂浮著亞馬孫特有的睡蓮。睡蓮葉圓,碩大如傘,頗像一巨大平底矮幫煎鍋,底呈綠色,幫外邊呈紅色,有尖刺,葉很厚。據說葉上站一人,可安然無恙。巴西旅遊名城裡約熱內盧熱帶植物園內也種植此睡蓮。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看完睡蓮、用罷午餐後,便乘僅可乘坐8人的小木船,在小馬達的咚咚推進下,飛速向密林深處鑽去。船越向前進,樹木越密,東拐西躲,船才倖免撞樹。船約行進半小時後,來到一棵直徑達兩米的高大熱帶樹下。船在密林中沿既定路線返回碼頭,此時,有七八個光著脊背的印第安人小孩,巨蟒纏身,手託吐著芯子的蟒蛇頭部,招攬遊人與之合影,討取小費。有趣的是,會有一小孩抱著一隻樹懶。那樹懶頭似猴子,前臂極長,與身子不成比例。亞馬孫森林中樹懶很多,一年到頭前臂抱樹,生活在樹上,以樹葉為食。獾熊十分可愛,不怕人,成群地圍著遊客,雙腳立地乞食。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你若覺得乘遊輪不夠看清亞馬孫雨林,可以租一架小飛機鳥瞰亞馬孫雨林。從空中看亞馬孫雨林,它就像無數綠色菜花鋪就的廣闊無垠的綠色地毯,亞馬孫河無數大大小小的支流蜿蜒其間。透過飛機窗戶向下看,雨林無邊無際,綠油油的,很單調,但很迷人。亞馬孫熱帶雨林,感觸頗深。亞馬孫雨林神秘而富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熱帶樹木鋪天蓋地。據說,在瑪瑙斯有一棵最粗的樹,9人合抱不攏。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亞馬孫雨林的木材又多又好,堪稱世界最大的木材庫。除了豐富的森林和水利資源外,還有令人豔羨、儲量頗豐的石油、鐵、鋁和黃金等礦產資源。世界上最大的卡拉亞斯露天鐵礦就在巴西亞馬孫地區的帕拉州。坐落在莽莽的亞馬孫雨林中的卡拉亞斯露天鐵礦。只見巨大的露天採礦場,像一個巨大的足球場,載量達數十噸的採礦車,從採礦場的底部,沿著梯田式的道路,將鐵礦運送到不遠處的存料場。然後,從那裡用火車將礦石運送到冶煉廠。


旅行隨筆——亞馬孫熱帶雨林


亞馬孫雨林處處都是寶。亞馬孫不僅是巴西的寶庫,也是人類的寶庫。亞馬孫的氣候如果略微發生變化,就會影響到全球的氣候。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亞馬孫熱帶雨林也遭到一些破壞。巴西政府正在採取措施加以制止和保護。巴西政府知道,亞馬孫不僅屬於巴西,也是屬於全球,屬於全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