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沈曼雲(1911-1978),上海吳淞人。雙親早亡,由伯父撫養。他讀過私塾,幼年時代就喜愛臨摹教科書和香菸牌子上的人物畫,14歲時拜劉伯良為師,正式學習連環畫的創作,17歲時開始自謀職業。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當時上海市民的欣賞口味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早期連環畫臨摹京劇舞臺造型的方式已經無法引起讀者的興趣,以馬鞭代替戰馬、布帳表示城池的畫法也顯得陳舊落伍。因此沈曼雲最初的作品銷路不暢,但他並不氣餒,經過對讀者接受心理的瞭解,沈曼雲轉向了滑稽路線,畫風大膽誇張,漫畫式的人物造型、生活化的場景設計、貼近平民的視角,加上大量笑料和“包袱”,立即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從此在上海灘聲名日隆。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解放後,新中國確立的寫實主義創作方向使沈曼雲的表現技巧、創作經驗受到很大掣肘。雖然有眾多畫界同仁的鼓勵,但他仍然擔心自己缺乏素描基礎,而且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塑造工農兵形象也存在醜化之嫌。經過再三考慮,沈曼雲告別了連環畫界,轉到圖書館工作,1978年因病辭世。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有著上海“四大名旦”之一美譽的沈曼雲先生一生創作了約200多種連環畫,包括歷史題材、社會題材、武俠傳奇、民間故事,民國期間出版的有《濟公傳》、《十八羅漢收大鵬》、《路遙知馬力》、《第一英雄》、《沈萬山》、《公主與獅子》、《豪俠馬青鋒》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解放後出版或重印的作品極為少見,只有《火燒赤壁》(武陵書局,1953年)、《兩個心願》(上海人美,1960年)等。連環畫收藏熱持續升溫後,對民國版連環畫的整理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沈曼雲作品的影印本才零星問世,如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文天祥》(2001年)。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沈先生是一位兼具民間藝術家和底層知識分子氣質的連壇名手,他的畫風雖不及趙宏本的嚴謹,也缺少陳光鎰的灑脫和錢笑呆的纖麗,但在作品的綜合表現力、敘事的生動性、節奏感的控制等方面,實有他人難以企及之處,因此擁有多層次的讀者群。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他,沈曼雲先生,一個普通且不平凡的人。他的作品是民國時期連環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連環畫發展史不可或缺的環節,他為我國連環畫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亦為我國文化的發展貢獻了一生。他的畫作流傳千古,他的精神萬古流芳。


一位繪製武俠笑風的“名旦”——沈曼雲

進入硯田書院書友圈,每天進步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