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諸葛亮出山前,曹操實力雄厚,已割據一方,而劉備卻依仗劉表,屈居新野,缺兵少將,其實力與曹操相比可以說是天上、地下,但諸葛亮如此大智之人,卻選擇了輔佐劉備,不去投靠名聲大噪的曹操,為何他會做出這樣冒險的選擇呢?

一、諸葛亮有“自知之明”。諸葛亮出山時年僅27歲,雖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之說,但曹操在北,並不識其才華,甚至沒有聽說過他。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曹操並不曾聽聞諸葛亮,不曉其才

況且當時的曹操手下謀士、大將眾多,均戰功赫赫,並不把名不見經傳且年紀輕輕的諸葛亮放在眼裡,諸葛亮知道自己去投奔曹操並不會被重用,反而會被眾人排擠,再有韜略也無從施展。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年輕又無戰績就會被輕視


二、諸葛亮有“忠義之志”。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均食漢祿為漢臣,諸葛亮為人正直,忠肝義膽,自然也傾向於匡扶漢室,輔佐劉備,怎麼能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那裡做官呢?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雖隱居山林,但一心想要匡扶漢室


三、諸葛亮有“韜略之才”。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是一個內心渴求能有一個機會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人,但一直未遇明主。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

劉備三顧茅廬,年長諸葛亮二十餘歲,卻委身求教,是對諸葛亮的極大尊重,讓諸葛亮深受感動,而選擇居無定所,實力最弱,最求賢若渴的劉備,正好是他大展身手,施展自己雄才大略做好的平臺。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早去投奔實力雄厚的曹操而要輔佐劉備?

感念劉備知遇之恩

所以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匡扶漢室,而未投奔曹操統一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