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那個在只有半米的馬路牙子上演唱的一群人——馬路牙子樂隊已經走過三年了。

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從經典曲目到原創新作,從鏗鏘激越到沉澱平緩,無一不讓人驚歎,馬路牙子在演出時從未消減的氣場。今天,褪去舞臺上的張揚和躁動,讓我們通過愛烏及烏瞭解一個坦蕩而從容的馬路牙子。


關於樂隊


愛烏及烏:樂隊為什麼叫馬路牙子?

主唱馬哲:最早我們是有一個琴行叫山野琴行,琴行就在南昌路上,然後門口沒幾步就是馬路牙子。我們就在門口一起唱歌、熱鬧。到晚上下班就拿幾瓶啤酒,坐馬路牙子上喝點酒,唱個歌。 馬路牙子是我們第一個舞臺。

演了幾次以後,周圍的鄰居、路過的人,他們都停下來聽我們唱歌。有一天有人告訴我們,我們的演唱視頻被人錄下來發佈在網上了,瀏覽量特別高。這個時候我們就考慮要不要去做樂隊,去傳播一些自己的能量和想法,最後就有了馬路牙子。

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愛烏及烏:樂隊的歌曲主要都是什麼風格?

主唱馬哲:我們音樂風格比較勵志、比較偏向硬搖滾,比如說《油門踩到底》是比較有激情的,內容都是激勵大家勇往直前去努力。


愛烏及烏:樂隊有沒有經歷過困難的時期?

主唱馬哲:現在就是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一邊是生活,一邊是音樂,既要保證生活的基本狀態,又要完成我們的夢想。大家這個年紀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如果說純粹玩音樂的話,對於我們來說,生活不允許,但我們在向這個方向努力,有一天也許真的能實現。


愛烏及烏:你們怎麼看待大眾對於樂隊的標籤化印象?

主音吉他手皓中:很多人對樂隊有刻板印象,覺得樂隊一定是染各種各樣的頭髮,其實我們也不想去染,但是我們得不太一樣,就像服裝一樣。作為一個表演者,你要傳遞給大家東西,跟大家都一樣就沒什麼意思了,我們就是要跟大家不一樣。


愛烏及烏:樂隊對你們來說是什麼?

鍵盤王睿:我們不是光玩音樂,我們同樣具備一些社會能力,但我們更喜歡做自己原本就想做的事情,現在很多人是不管掙再多的錢達到什麼樣的高度,他可能做的未必是自己喜歡的,他可能在一個人的時候或者晚上睡不著的時候,還會想想自己最初的夢想。就像汪峰說的:“來,說出你的夢想。”


主唱馬哲:假如有一天別人問我你幹嘛的,我說玩樂隊的,那你的音樂和樂隊人家壓根沒聽過,那多沒意思,是吧?你得讓這些東西給自己一個交代,哪怕有一天給自己生命中畫個句號,音樂給我們畫就夠了。


主音吉他手皓中:我覺得做樂隊其實是人生中一個記錄的過程。這個也不存在什麼後不後悔。因為人生就是這樣的,讓大家不後悔的,可能就是還在堅持做這件事情。

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關於音樂


愛烏及烏:想要通過音樂帶給大傢什麼?

主唱馬哲

:簡單快樂,如果說人聽完這些歌,覺得好複雜、好高深、好厲害,那沒意義,簡單快樂是最重要的。我們音樂也要跟著大家一起去成長,因為音樂是去服務生活的。


愛烏及烏:一首歌要排到什麼程度你們才滿意?

主唱馬哲:一首歌我們排到六七遍的時候,會去拍一條視頻,通過視頻去聽那首歌,大家再去構思、二次創作。大家只要有新的想法出來,這首歌就沒有排完。


貝斯手阿地力江:打動我們自己的時候。

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愛烏及烏:什麼樣的樂隊算是一個好樂隊?

節奏吉他手康明:一個是他們寫的東西,再一個其實就是現場對於觀眾的感染程度。


愛烏及烏:你們怎麼平衡這種市場的需求和你們個人喜好?

主音吉他手皓中:如果能考慮的那麼多,可能做不下去了。在我們心裡是有一定的標準,我們把這些衡量好,再去做。至於大家認可到什麼程度,我們不會過多的考慮。我覺得有些行動,不一定是要把每一步完整地計算好再去做。


愛烏及烏:音樂真的有天賦這一說嗎?

鍵盤王睿

:有,但你要是不喜歡,天賦就發揮不出來作用 。所以有天賦的人,你不去做這個,也不如很多努力玩音樂的人。


愛烏及烏:你們為音樂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鍵盤王睿:讓我的孩子也學音樂,這夠瘋狂了吧?也許我的孩子未來從事其他行業能掙很多錢,但他不一定快樂,我覺得音樂是能使我們快樂的事情之一,至少我會堅定不移的讓我孩子去學藝術,學音樂。


主唱馬哲:有一天接了禾木演出,訂機票是早晨的6點登機,預計中午12點到,下午6:00演出。那天當地是大雨,飛機延誤,從4點等到早上的9點,當時就開著車,跑了將近800公里。剛到地方的時候演出快要結束了,上去的時候,演員觀眾已經走了一半了,但還有人在等我們上臺,唱完之後大家就淚流滿面,感覺這一天太爽了。

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關於夥伴


愛烏及烏:樂隊的各位對於彼此是怎麼樣的存在?

主唱馬哲

:其實到現在我們不只是一個樂隊,更是有感情的家人,有一天音樂玩不成了,我們照樣還在一起玩,誰都不嫌棄誰。如果什麼都很完美,那就不會是馬路牙子了。


貝斯手阿地力江:我們應該是那種,吵了架就會問:你老了還想不想有人推你你去公園了?!然後彼此就:哦......


愛烏及烏:老師們互相評價一下彼此吧?

鍵盤王睿:白老師就是白教授。阿地力江就是耿直,皓中就是多面化,在家庭裡很溫柔,但對待音樂就很認真。康師傅的話,就人如其名是吧,看著就特別和藹,就三個字,康師傅,你們意會就行。馬哲是包容的,他雖然年紀小,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也很謙虛。


貝斯手阿地力江

:同上。


主音吉他皓中:白老師讓我們很踏實,王睿原來是我偶像,我小的時候就看他演出,沒想到還同臺了。阿江就是很愛音樂,很直,鋼直。康師傅是個懂得配合的人,他啥都做的特別好。


節奏吉他手康明:白老師就是老樂手,什麼時候都不用擔心他。其他人在我心裡都是音樂才子。


鼓手白力彬:我們能走到一起還要感謝文向東,他是我們的調音師,雖然沒辦法和我們一起站在舞臺上,但他也是我們很好的兄弟。


主唱馬哲:首先各位老師說的特別客觀,尤其說我那段,特別好。其實各位哥哥都很謙虛,你知道一個家裡有兩個男孩就鬧騰的不行,但五個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互相照顧,但大家又各具色彩,如果大家都是軟綿綿的,那樂隊就成不了型。

在南昌路馬路牙子上唱歌的一群人,現在去哪了?


愛烏及烏:你們準備在樂隊這條路上走多久?

貝斯手阿地力江:活多少時間唱多少時間。我和白老師就是我們的活化石。


從店門口接近半米的馬路牙子——一個微型的、鬧騰騰的音樂集會,到現在有著數十首原創歌曲的樂隊,馬路牙子一直在路上。馬哲說,今年他們還要發佈新的專輯,進行疆內巡演。音樂將如燈塔,指引他們一直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