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明驼走,风声驿骑来:奇台古城驼运兴衰

日落明驼走,风声驿骑来:奇台古城驼运兴衰

资料图

一、古城骆驼

民国初年是古城驼运业最为繁忙,也是古城骆驼最多的时期。据调查,奇台骆驼在民国初约1万峰,民国15年后有8000峰,民国30年约5000峰,解放前夕不足400峰。

古城骆驼都是本地产双峰黄色驼,也有少量的白驼。驼体高,毛厚,蹄大,气力足,耐寒冷,抗病性强。据史书记载:乾隆二十二年曾调拨4000多峰蒙古骆驼到古城,开辟了由古城通张家口的草原通道。从外貌而论,古城骆驼酷似蒙古骆驼,很可能古城骆驼是引进的蒙古骆驼与本地驼交配后,在200年的融合中培育出来的。从事畜牧工作的技术员证实古城貉驼比蒙古骆驼略矮,比南疆的骆驼毛厚,驼龄长,属于寒冷地区特有的品种。

古城四周水草繁茂,生长着骆驼喜欢吃的三尖草、红秧、棱棱秧、刺蓬、苦蒿、毛毛蒿。这些草生长在沙碱地上,含有一定的盐碱,骆驼吃后易上膘,也不用喂盐了。当时牧场宽阔,每年5-8月,骆驼都在这里坐场放牧。这段时间牧草旺盛,是骆驼抓瞟季节,也是驼夫在做起场准备工作的时间,个别驼夫也有割草、买草的。古城的大商号有经营草料的,“恒泰源”就是以草料行起家发财后经营醋酱、磨房、烧房、客店的。古城四乡土地肥沃,盛产豆类、玉米等杂粮,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古城骆驼的繁育。从事驼运的骆驼都是经过圈养的家生驼(即本地骆驼所产的羔,外地路驼称之场驼)它由人从小开始喂养,三、四岁开始驮点货,长到“对牙子”(3~5岁)就开始当大驼使用,能使用20年。中秋节过后,骆驼就起场,起场时要喂茶水,以此清热。春秋季节白天放驼,夜晚赶路。正如清代诗人所描述:“日落明驼走,风声驿骑来”。冬季白天赶路,但要带饲料。如果经常往来于阿勒泰山间的石头路道,为防止驼蹄磨破,还要补以皮掌。站与站之间约100多里,骆驼先要训练调肚子(停食)。骆驼“上火了”,容易引起口腔溃烂,需要喂下潮地(指沼泽地)的草才能治好。民国初期骆驼很贵,一峰大骟驼要卖2两金砂子,传说一个绰号叫“周大鼻子”的驼户,一峰骆驼卖1锭元宝。民国20年一峰劣等骆驼要卖300元,遇上干旱年成,骆驼就更贵。一峰骆驼走一趟阿山运货能挣80元。一峰骆驼一年最少也产5公斤驼毛,多则17公斤。驼夫常说:哑巴儿

子养活明白老子,就是说骆驼给人创造的财富不少。

民国33年爆发了北塔山事件,盛世才征集古城及南疆的骆驼1万峰,往北塔山运军需。当时正值冬季,又遇炮火,七八千峰驼死于

雪原,损失了古城约半数骆驼。随着古城商业的萧条、驼运商路的堵塞、汽车的出现和牛车马车的增多,骆驼运输业渐渐衰退,于是,古城的骆驼也就减少了。

二、駝夫

活跃在古城的骆驼夫(户),分为甘肃、晋绥、河州三大帮:甘肃帮,多是镇番(即民勤县)人,他们从事驼运业大概从民国10年后逐渐增多。驼夫大都很穷,多半是受人之雇,同时,也兼带着自己的二三峰骆驼。他们多行小草地,出哈密过肃州进关内;晋绥帮,多是归绥、包头、太原人,从事驼运较早,可追溯到左宗棠西征时的赶大营”商队,其中山西户多,他们发财后就雇人拉骆驼;河州帮,多是河州回民。回民很会饲养骆驼,多教人经营自己的驼队。他们多行大草地,过北塔山沿蒙古草地进张家口,同时也跑阿山和前后营。

有的驼夫还兼营商业,民国20年时回族人马义养着3顶房子的骆驼(1顶房子有七八连子骆驼),共600多峰,他在阿山有商号,并收购金子贩往内地。有个别的驼户并不经营驼运,而是以繁育骆驼为业,古城内的何家巷,就是因为光绪末年有位姓何的肃州人,到古城养骆驼而发家,发展到几十口人的大家庭,为此这条巷得名为何家巷。

受人之雇的驼夫,每年只拉9个月的脚,来回一趟张家口就是1年,能挣1~2峰骆驼,给驼夫家当长工,一年也能挣2峰骆驼。民国10年拉骆驼1个月可挣8块银元,民国20年1个月可挣20块银元,很多驼夫由此而发迹。回民鲁二宝,晚年拥有七八百峰骆驼,占古城骆驼的六分之一。

回族曾是古城驼运的主力帮。早年,每当起场时,回驼去都要在西大寺或东大寺聚餐1次,并向寺里上布施,求祷一年平安。

奇台古城各帮骆驼出发都要编串成连,每连12~18峰不等,根据驼夫的体力量力而定,十几个人结伴为帮成队而行。同住一顶毡房,随身都带一把壶,烧茶做饭都用它。驼夫各吃自己带的干粮,也有合伙开灶的。每顶房子都有个带头人,其人都是为人正直、见义勇为的硬汉子,民间俗称“脚户头”。遇到哨关税卡,都由头儿出面接洽。

驼夫沿途也做些小股生意,受人之雇的驼夫,途中生意所得归己。初学拉骆驼的人,一般都是无家业的貧民。给大驼户家打帮工除吃穿外,只给零用钱。

驼队从关内返古城时,小驼夫不得骑骆驼,即使骆驼空着也不让,据说是练腿劲。老练熟道的驼夫,常常避开税卡,干些偷税漏税的事,也挟带些禁运品,如烟土、金砂子等物。

马仲英骚扰古城之后,汉民拉骆驼的少了,跑长途的更少了,据调查解放前夕全县约有200驼户。

三、骆驼社

解放初期,骆驼成为北塔山至古城一段军需、大煤和地质勘察的运输工具,驼队由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生产资料归自己所有,属于个体生产。1956年上半年成立“奇台畜力运输初级合作社”后,骆驼仍归自己所有,合作社分配任务,个人向社里交纳管理费。到1956年下半年时,畜力社转为高级社,骆驼折价归公,集体生产,职工为月薪制,当时主要是运煤及运输城市基建物资,有职工130人,骆驼900峰,马车20辆。

1961年畜力社转为地方国营单位,名称定为“奇台县畜

力运输公司”。1962年又转为集体单位,恢复原来的名称。在这期间,有20多名老职工被下放,同时招收了一部分青工,职工总数仍然保持130名左右,骆驼发展到100峰。1971年职工增加到150人,骆驼发展到1800峰,仍主要从事运煤和城市建设,并将健壮的骆驼用作拉车,名为“骆驼车”,这时,已有驼车50辆。1974年骆驼发展到200峰,驼车达70辆。1976年,由于草场不够用,除死了200峰骆驼外,又将900峰卖给了喀什地区,只剩了900峰。

1979年,套车的骆驼死亡率很高,全社只剩下骆驼500峰,社里根据当时全县机动运输力增强的实际情况,卖掉了驼车,剩余的300峰骆驼闲着没用,随着驼毛的调价,主要用于产驼毛,又陆续添进小四轮拖拉机代替驼运。

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畜力合作社改名为奇台县短途运输公司。繁荣了200多年的古城驼运业,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目前,该社已改建为奇台县第二运输公司,是奇台县汽车货运的主要单位。(来源:奇台文史 作者:魏大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