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3月12日,东莞市法院工作部署会议

3月12日上午,东莞市法院工作部署会议在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称东莞中院)召开。会上,东莞中院院长陈超立足全市法院简要总结了2019年度工作成绩,科学分析当前全市法院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年度的目标任务。

2019年度结案同比上升28.27%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2019年东莞中院刑一庭荣获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先进集体

2019年度,东莞中院被省委授予“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法院授予集体嘉奖,全市法院累计有49个集体、106名干警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2018年与2019年全市法院收结案件数据对比图

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73848件(含诉前化解32538件),办结251171件,同比分别上升24.94%和28.27%,收结案数创历史新高。全市法官人均结案482.09件,同比上升16.7%。稳妥处理了“华夏传承”系列案等一批大要案。主要办案质效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有了新提升。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2019年全省诉调对接会,我院陈东超专委汇报工作

诉调对接“1+2+3”模式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19年的实践中,东莞全市三个基层法院参与诉前调解一审民商事案件80706件,其中诉前成功调解案件就有48322件,调解成功率达68.52%。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陈超表示,2020年度,全国上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这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响应市委号召,全市先后派遣三批抗疫工作队奔赴全市31个高速路口、车站、村口等重点场所开展联合防疫,受到高度肯定。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东莞中院院长陈超发表讲话

陈超强调,全市法院要全面落实上级法院相关文件精神和中院制定的《关于应对疫情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严惩谣言惑众、抗拒管制、暴力伤医、传播病毒、拦抢物资、哄抬物价、制假售假、阻碍交通等犯罪行为,健全完善涉疫情案件绿色通道和快审快结机制,加大企业诉讼权益保护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实现之年,涉黑涉恶案件已进入审判的高峰期。全市法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稳准狠快,重拳出击。以“积案清零”为抓手,切实落实专案专办、难案精办机制,强化统筹指导,做好请示汇报,确保打准打狠,彰显专项斗争效果。

全市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在服务“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主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平等保护原则,着力抓好产权司法保护重点工作,尤其是针对东莞民营企业众多的特点,精准发力,有的放矢,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潜心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依法审理涉婚姻、教育、就业、住房、赡养、拖欠工资、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各类案件,为群众排忧解难。妥善化解民生类行政争议,加强对工伤认定、住房公积金追缴等涉民生案件的审理。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危害校园安全、妨害公共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工作,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3月12日,东莞市法院工作部署会议

全面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

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积极推进东莞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建设,健全完善诉源治理机制,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东莞样本。依托市委政法委整合并发挥各方面调解力量的积极性,完善与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有机衔接,强化对人民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等指导力度,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解在诉前,从源头上减少诉讼量。

同时,紧抓委托鉴定、及时理赔和统一标准等关键要素,进一步完善“道交一体化”机制。推动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运行,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实现“官”民和谐。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促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加快推动“厅网线巡”服务(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办案)四位一体建设,集合多元解纷、登记立案、分调裁审、审判辅助、接待信访五大功能于一体。拓展完善网上、掌上诉讼服务,全面落实跨域立案,实现24小时“不打烊”,让人民群众“少跑路”。


通讯员:袁小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