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打響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堅持疫情防控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兩手抓兩不誤,組織在全省打響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推動各地以“四清一治一改”為重點,清理積存垃圾、河塘溝渠、農業廢棄物和無保護價值殘垣斷壁,加大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加快改變農民生活習慣,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全面開展村莊清潔。各地迅速行動、全面發動、幹群聯動,結合農村疫情防控,紛紛組織各具特點的村莊清潔。揚州市提出“五清四整一倡導”,開展“清潔家園大掃除,眾志成城防疫情”村莊清潔行動,共發動60多萬農戶、109萬人次參與,清理亂堆亂放12.6萬多處,清運垃圾61.4萬多噸,其中江都區號召“五清四整三不兩化一倡導”,清潔家園防疫情。常州市制定村莊清潔行動服務工作方案,組織人員深入一線,指導服務、帶頭領幹,先後開展服務500餘人次。宿遷市組織“乾乾淨淨迎小康”鄉村清潔行動,狠抓“八項清理”。南京市六合區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百日攻堅”。

全面宣傳發動群眾。通過一封信、倡議書、宣傳標語等形式,結合微信、短視頻等喜聞樂見方式,引導農民群眾增強環境衛生意識,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連雲港市強化《連雲港市鄉村清潔條例》宣傳貫徹力度,發放《給農民群眾的一封信》等各類宣傳資料近300餘萬份,張貼鄉村清潔條例宣傳畫26萬多處。南通市給保潔車安裝上小喇叭,保潔員兼職宣傳員,保潔、宣傳兩不誤。揚中市三茅街道在村域範圍內循環播放“致全體村民公開信”,開展全民衛生大掃除。崑山市澱山湖鎮藉助鄉村大喇叭、微信公眾號等,引導村民樹立文明衛生理念,主動參與村莊清潔行動。

全面開展保潔消殺。各地抓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與消毒,實現日產日清、分類清運,組織對公共場所開展定期消殺,消除病毒滋生和蔓延。淮安市發動1.4萬名農村保潔員,日均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500餘噸,消毒清洗農村公廁、垃圾桶(箱)等公共設施點位2萬個。連雲港市組織保潔隊伍採取分散式、錯峰式的作業方式及時清掃村內公共區域,配備廢棄口罩、手套專用桶1萬餘個,清理衛生死角1萬多處。鹽城市加強養殖場環境清理,每天就地消納和集中處理畜禽糞汙4.7萬餘噸。儀徵市強化農村公廁保潔,增加消毒頻次,消除“糞口傳播”、“病從廁入”的隱患。張家港市鳳凰鎮對轄區內公廁、農貿市場、集中觀察點化糞池等公共區域每日消殺2次以上。

全面強化自我清潔。加快改變農民群眾生活習慣,引導養成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等健康衛生的生活方式和愛護環境的意識,提高文明素養和自我保護能力。宜興市組建“五支群防隊伍”,引導村民自覺打掃房屋內外,自行整治家前屋後的亂堆亂放,做到“六不”,柴草不亂堆、垃圾不亂倒、汙水不亂潑、畜禽不亂跑、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廢棄口罩。儀徵市引導村民強化戶廁清掃,經常通風換氣,保持清潔衛生,做到地面不見垃圾、便器不見糞漬。姜堰區倡議居家村民自覺清掃屋內屋外,清理屋頂樓臺,清理盆盆罐罐,整治廁所衛生,規範家禽養殖,自覺做到環境衛生“門前三包”。灌雲縣組織開展美麗庭院創建,發動農村廣大婦女、團員、學生在家做好庭前院後環境衛生,增強家庭清潔衛生意識,助力農村疫情防控。

健全長效管護防線。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與監督管理機制,確保村莊環境長治常清,築牢疫情防控立體防線。鎮江市委農辦成立專班,長效統籌推進村莊環境整治。鹽城市大豐區突出生活垃圾、農村公廁、畜禽糞汙、庭院環境四個整治,分區域每日督查推進,發現問題限期整改。蘇州市相城區太平街道出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評價辦法,每月組織一次人居環境整治現場督查。邳州市官湖鎮大王莊村實行紅牌、黃牌制度,評比環境衛生示範戶,一月一評、動態調整。揚中市新壩鎮將環境整治工作與全鎮“網格化”治理大格局相結合,建立網格長、網格員、巡查員、督查員、聯絡員的“一長四員”整治隊伍,同步推進疫情防控與環境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