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瑣寒窗•3·15維權日感懷

客賈遺風,陶朱聖訓,信誠難敘。

芸芸大眾,霧裡看花堪苦。

偽真淆,殃民禍國,狼心狗肺奸商舞。

造假欺人善,利重義寡,熟聞無睹。

強弩。擒妖鼓。


巨誥出紅文,惡徒末路。

刑天問責,劍下可曾規悟?

憾天威、玉宇澄清,魑魅魍魎身試斧。

警鐘鳴,嗚笛聲聲,試法懲刀俎。

備註:欽定詞譜,詞林正韻,周邦彥體。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題記

又是一年一度的“3.15維權日”,這個與時俱進的節日,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對人類社會的調侃和諷刺。

曾幾何時,舉國上下一盤棋,無論是繁華似錦的鬧市,還是默默無聞的城鄉,可以想象一夜之間,一日之內,大街小巷定會掛上“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條幅;鬧市區定會出現相關的執法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與現場辦公的近距離接觸;央視和地方衛視,所有的傳媒,按照傳統,繼續上演揭露黑幕的視覺刺激和曝光違法的權威發佈……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你方唱罷我登場,頗能讓人生出“消費者是上帝”的錯覺,一時的熱鬧過後,一地雞毛,滿紙荒唐言,但終究還是耐不住“消費者維權”的悽悽慘慘。

“一年過了一年,一年只為這一天”,假貨依舊,市場繁華,直到消費者最後連一聲長嘆的氣力都沒有了,明年鬧劇重來,只要鑼鼓傢伙什還在,好戲重演。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 物道即“人道”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史記•貨值列傳》中就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的闡述。這就是說只要有利益,人們就會不辭辛苦,樂此不疲。

既然是人作為主角,而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行為,那就必須有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規矩的高度統一具體到買賣,或者說“生意”,那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商道”,商道中人作為執行者,可以確定商道便是人道。

商道最基本的法則,自古以來莫過於“誠信”。在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中國,誠信最古老而文明的載體和代言人是什麼呢?

那就是“天地之間的那桿秤!”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 “秤”的誕生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據說出現在古埃及。

大約7000多年以前,古埃及人就使用一種懸掛式的雙盤秤來稱麥子。這種秤有兩個秤盤,分別懸掛在秤梁的兩端。

據考古學記載,在中國秤的出現大概在“春秋中晚期”,當時的楚國已經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珍貴的物品,例如黃金、貨幣、珍珠寶石等。

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配置以倍數遞增,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文物藏品中就有一支“戰國銅衡杆”,這種衡器既不同於“天平”,也不同於後來的“桿秤”,它與“不等臂天平”類似。經過逐步演化,衡杆的重臂縮短,力臂加長,也就成為了現代仍在使用的桿秤。

據民間相傳,通常我們所謂的“桿秤”,是木匠的祖師爺魯班運用“槓桿原理”發明的,秤桿上的十六顆星也各有來頭。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 “秤”的學問
  1. 中國第一位皇帝無疑是秦始皇,他的豐功偉業中有一項便是“統一度量衡”。《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同樣有類似的記載。
  2. 在古代我們把秤桿叫“權”,秤砣叫“衡”。如今“權衡”一詞就是由此而來。


所以我們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商人”,一個“生意人”,特別是“小商小販”。手拿這桿秤,必須有“儀式感”,有敬畏之心!

因為你手上掂量的是什麼?你心裡裝著的是什麼?你大腦思考的是什麼?——那是“權衡之道,用秤之道”。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3. 秤上的小星星稱作“定盤星”,也叫“準星”。秤上十六錢等於一兩,十六兩等於一斤。這種秤上的“十六進位制”是古聖人定的。

特別強調的是,這裡的十六兩秤和如今“打假”的那種,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如今的進位制,按照國家最新標準,也就是婦孺皆知的“一斤等於十兩”,與時俱進。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 4. 桿秤上面“前一、二、三、四、五、六、七”,它們代表的“七星”,旨在告誡人們以下幾點: 作為一名商人 在用秤的時候心中要有方向;
  • 不可貪財迷錢,莫辨是非。
  • 中間一、二、三、四、五、六。這六顆星是表達“東、西、南、北、上、下六方”。它告誡大家用秤的時候要心居中正。不可偏斜。
  • 最後的三顆星分別是“福、祿、壽”。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這一點最能體會祖先的智慧,他們的善良,他們的樸實和勤勞,他們對後世子孫的殷切期望,所以他們時時刻刻地告戒世人:

  • 在買賣過程中,“誠信”乃做人之根本,也是一個“買賣人”處事的底線。
  • 如果給別人秤東西,虧“一兩”就“折壽”;虧“二兩”就“少祿”;虧“三兩”那說是“損福”。
  • 反過來講,如果多秤幾兩那就是給自已“添壽、加祿、增福”。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5. 為什麼秤上的“小星星”要叫準星呢?

  • 秤星雖小,小可秤人心。
  • 利益zai高,不可取無義之財。
  • 秤東西不僅是在秤東西,最主要的是秤自已的良心,秤自已的品行。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如是說

  •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過:“我活在過往的時光裡,早已死去的記憶一個個復活過來,它帶來昨日的氣息與情感。”


在這個奔騰的時代,那些幾乎都有點想不起來的東西,類似桿秤之類,在我們這一代越來越多。與之一起消失的,除了它們曾經的價值,還有我們戀戀不忘的街巷人情,更多的是“不再在乎的承諾”。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 著名學者,收藏家馬未都說過:純手工製作的東西,往往寄託著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是機器製造無法比擬的,後者只是複製缺乏情感。


在而今電子計量工具層出不窮的年代,與其說我們懷念的是一杆純手工製作的“桿秤”,倒不如說,我們懷念的是那個曾經可以彼此信任的年代。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結束語

  • 所謂的“權衡”,常說的“衡量”,它的物象便是一杆秤。世間萬物,都可以衡量,有形之物也好,無形之物也罷,中國人的人情世故,可以說全在一根秤桿上。
  • 一杆秤平凡無奇,在如今幾乎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它的一星一槓,一點一滴卻有著無盡的故事。
  • 它如同我們記憶裡童年的玩伴;它可以是一個千千萬萬普通家庭,對幸福生活的回憶;它既可以是街坊鄰里間的鄉音閒話;也可以融化人世間的冷漠,增加彼此間的信任;與此同時,更是衡量人心得失的標準,還可以是老百姓對平等權利的渴望和信仰……

天地之間有桿秤,一杆秤裡有天地人心,因為“人在做,天在看。


秤桿上的警示|一頭人間生計,一頭天地良知——寫在3.15維權日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如果您認可“兵法天下”,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


大家好!我是 ,今天是3.15維權日,與大家共同分享維權的問題。敬請讀者關注分享。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