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醉秋太行


看廣生的山水畫,總是讓人賞心悅目,怡暢頓生。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雲自無心水自閒


看廣生的山水畫,也會讓人產生似曾相識之感。

似曾相識,這裡實際上是指其作品風格對優秀傳統的承繼,面貌與風格和某種畫風相似。像誰?像宋元以來的名家名作,如巨然、夏圭、王蒙、龔賢、惲壽平、石濤、吳歷等先賢,更像清代“四王”。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雲淨山浮翠


這就是說,廣生的畫作有著深厚的功底,優秀傳統的脈絡清晰,有板有眼,中規中矩,不是無源之水,亦非無根之木,而這,正是繼承傳統,發揚傳統的必經之路。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峽谷空響


他尊崇前賢,習其佳作,並非只是框囿前規,食古不化,僅僅追求表面的酷似,像“四王”後的“小四王”、“後四王”那樣甘當畫奴,而是博採眾長,突破創新,使畫作持有自己的鮮明面貌。這在“繼承與創新”的辨證關係上,尤為難能可貴。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萬壑有聲含晚籟


熟知上述前輩山水畫特色的人們知道,他們以渾厚靈動的筆墨功底,營造出極具感染力的意境,把自然景觀立體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那氣勢磅礴的山川景象,水天一色的寧靜遼闊,飄逸湧動的神秘雲海,使人胸意頓開,強烈地感受到山川自然的遼闊壯美和恢宏氣勢,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力。廣生對這些特色均有著很好的承襲和拓展。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太行探幽


縱觀他的一系列作品,就會感知到他對傳統是頗費一番功夫的。他不僅吸收了上述諸家傳統山水的章法、筆法、墨法、水法、色法,更重要的是吸收和借鑑了傳統繪畫的藝術靈感與深厚內涵。他在作品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既體現了傳統山水的文化精神,又具有時代氣息的清新意韻。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太行深處


他的創作擺脫了山水畫陳陳相因的畫譜之氣,揉進了自己苦苦探索出來的心得體會,使之在前人的畫風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家風貌。在他的筆下,中國畫的線條具有了生命的張力。他十分留意作品中的運筆與氣韻的結合,通過筆法和線條來表現畫面形象的神貌。抑揚頓挫、疏密粗細、快慢虛實、濃淡乾溼,無不顯現著他敏捷的才思與十足的功底。作品中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與真摯的情感,形成了筆情恣肆、淋漓灑脫、蒼鬱疊翠、厚重蒼茫的藝術風格,以奔放之勢見勝,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這是他的性情、氣質和精神理想共同使然的結果。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十渡


中國畫的表現手法主要是以六法中的“氣韻”、“骨法”、“構圖”為切入點,此乃順理便成章之事。因為無氣便失勢,無骨便失力,無虛實便失意趣,無呼應便失統一,無賓主便平鋪散漫,無疏密便均齊刻板,有露無藏便失含蓄之雅,有開無合便失承接照應。廣生明乎此理,才能在運用中得心應手,令人在其畫作中感受到內在的清氣、靜氣、雅氣、文氣、豪氣、大氣。精神之氣以意韻求之,自然之氣以筆墨求之,釋放的是豪放博大而剛健雄渾之氣,既有理性又有感性;顯現出來的是生命的張力,山河的壯美,將觀者置於醉心景色的無窮變幻之中,產生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是大自然的崇高禮讚,是生命力的傲然迸發。


陳廣生山水畫賞析

情韻瀟湘


蘇軾有云:“頹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還有句俗語“丹青難寫是精神”,也道出了繪畫藝術的要津。這足以說明,藝術家的精神是靠其全方位的修養悟得的。廣生畫作中的另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神韻”。這種微妙的“神”和“韻”,就是從修和悟得來,這不由地令我想起“讀書破萬卷,下筆始有神”這句話來,都說的是修和悟的辨證關係。在畫界,尤其看重“功在畫外”的道理。熟知廣生藝術之路的人知道,他除醉心地對繪畫的悉心探求而外,對文化素養與修煉十分在心。大凡詩云子曰、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駁雜知識,他都有所涉獵。這,無疑加深了藝術與文化的共通,給他對藝術的理解和相融帶來了精妙的效果。從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種曠美的自然景觀與微妙的文人氣息,總能使人賞心悅目,如品甘飴。畫作的內在意蘊撲面飛揚,作者的人文精神悄然渲洩,讓人感到畫有盡而意無窮,把人們的思緒帶向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對於精神和情感的溶和,有著非同一般的功效,令人在美妙的意境中陶醉,增添了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與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