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1986年,我從八拜十一中考上了中專(一)


引言:斗轉星移,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已是年到半百進入不惑年齡,也漸漸有了大把空閒時間供揮霍,魂縈夢牽的回憶情景便不緊不慢出現想在夢中、腦海-----,最難忘的是1986年,歸納為上半年緊張、下半年興奮,今閒暇得空拙筆成文,感而慨之以懷念以思索並珍惜。

國家1977年試驗並於次年恢復並逐步完善了中高考制度,為萬千莘莘學子包括城郊農村打開走出去的通道,應試機制為廣大求學者提供了相對公平平臺。

年長或60後、70後的朋友們都知道,1986年是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方針第八個年頭,國家政通人和、百廢正興,人們剛剛勉強解決溫飽問題,可以說還不富裕,但是出臺的經濟、教育、育人政策給大家以信心和對生活的憧憬,於是人們都重視教育、望子成人甚或望子成龍成鳳,想方設法擠出一些錢財供子女上學,考上中專甚至大學就是獲得國家的挑選,對農村青年來說,意味著扔下祖傳的鋤頭進城工作擁有幹部身份,就是改變身份鯉魚跳龍門。

我的母校是位於呼和浩特郊區(現在賽罕區)八拜村(原金河鎮現劃歸敕勒川街道)的十一中,八拜村周邊的村子的農家子弟都在這裡上學,最多的學生來自八拜及前後三空、東西討速號、前後白廟子、上下達賴營、格爾圖、舍必崖等十幾個村子,都是兩輪自行車上下學,稍遠點住校,這些村子都是土地肥沃、引大黑河水灌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糧區,只要捨得下力,雖現錢不充裕但旱澇保收生活不成問題的地方,人口有祖居的蒙古族人也有大量很早從山西為主及少量河北陝西走西口後裔,培養教育後人有先風遺志,不得不說“養兒不讀書不如養頭豬"這麼一句話,不是絕對但很有理,讀書對開啟人的眼界、心智是任何行為都代替不了的。

那些年,國家高等教育規模小,大力發展中等專業學校即中專,存在招生量小報考人數多的局面,往往是一箇中學能考取大學的鳳毛麟角,考上中專的也沒幾個,為了考上一個學校,復讀幾年的比比皆是,我就考了兩次,應屆能上的學校只有師範學校,考師範還要考英語,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學習氛圍非常濃郁,競爭特別激烈,所有同學都在辛勤學習,挑燈夜讀、廢寢忘食那是家常便飯,雖然學習環境很差、生活條件很苦,可是大家學習的勁頭一點不差,語文學到每一遍每一段落甚至每一個標點符號的含義都有標準答案,數理化的公式定理滾瓜爛熟,政治內容更是背誦的一字不落,每天溫習多少課題都不辭辛苦、津津有味,記得清清楚楚如數家珍的是兩年內考上師範的有三人,程文生、李星超和狄天祥,考上中專的有郝煥偉、張文、閆枝梅、劉來娥、張林花、李志剛、王文偉、李青蘭、劉銀花、齊天亮、陳新喜、張龍鳳,還有之前的劉新生、王文慧等,還有後來繼續補習打持久戰的意志堅強的同學也在後來考上中專,想起來,真的是即欣賞一舉成名的同學,也佩服愈挫愈勇的補考同學,我們的主課老師主要有有數學馮奇、語文張華、政治齊天元、物理潘有倉、化學丁志恆、英語楊宇寧,副課老師也很親切,可是考試不考,所以我們聯繫不多,記得不清了,還有一些不可以提說的事情發生,那會考試限制年齡、少數民族加分並優先錄取,所以,應該是相當一些同學在考試報名前還改了名字、改了年齡甚至改了民族成分,也有膽大的替考行為,這裡不便細說。

考試是7月12日進行,考完有兩個月的等待、煎熬,上線的同學欣喜若狂、落榜的同學垂頭喪氣。一旦過了分數線,就可以按自己分數估算報考的學校,記得那年呼和浩特地區分數線是396分,我考了410分,竊喜卻也擔心上不了理想的學校,報考學校看似是一個必須的程序但其實是人生真正的分水嶺,去什麼學校很有可能將來就幹那一行工作,報考學校不但技術含量高而且有很大的人為隨心派遣分配行為,工作不公開公正走後門也是常態,由教育局常設招生辦公室簡稱招辦負責,在報考學校5個志願都沒有錄取特別是前兩個學校錄取的時候,你就只有被招辦隨便派送,記得我報的是內蒙古電力學校、航天部廣州民航學校、內蒙古電子學校等,結果我沒有沒有機會條件協調,結果被派到了安徽合肥一個學校,現在想起來,真該去招辦給負責的老師磕頭求人家,也許就去了理想的學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