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此時,春天的腳步已悄然走近,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們不得不“宅”在家中,但始終不忘追逐詩和遠方。近期,河北青年報聯合保定市文廣旅局聯合推出《雲遊保定》欄目,即便足不出戶,也能讓您領略到保定絢麗的春光。

長城作為中國的代名詞,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保定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積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長城文化,著名的長城“內三關”中,紫荊關和倒馬關都在保定境內。為此,中國長城學會會員、中國旅遊未來研究會理事、河北大學旅遊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張帆專門撰文,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保定區域建設建言獻策。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淶源煙煤洞長城——李佔峰攝)

為什麼推薦保定長城?

經過實地考察和文獻調研,總結起來,保定境內的古長城具有如下特點:

其一,保定長城歷史很悠久

保定境內的長城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國家文物局宣佈了基於6年的調查而統計出的中國境內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而保定境內的長城總長為247.545千米。

保定境內的長城主要分佈於市域的西部地區,包括淶水、易縣、淶源、唐縣、阜平、曲陽、順平、徐水。

保定境內現存最早的古長城主要是戰國時代的中山國長城,稍後是戰國時代的燕國長城(燕南長城),最後是明代長城。

放眼全國,論各地長城歷史之悠久,於公元前656年修建的、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的楚方城是長城之始。建於公元前555年的齊國平陰長城為第二。修建於公元前369年的中山國長城則排在第三位,是中國最古老長城前三所在。中山國長城在保定境內存有49.5公里,主要分佈於唐縣(約31.5公里)、順平(約16.5公里)、淶源、曲陽等。

燕國修了北長城和南長城,燕南長城也稱易水長城,修建於公元前334年,總長250多公里。西起易縣狼牙山東麓,向東經易縣、徐水、容城、安新、雄縣到文安、大城的子牙河西岸。現保定轄內分佈於易縣(約20.5公里)和徐水區(38.9公里)。

保定境內淶源的明代長城則修建於公元1573-1584年,全長150.48公里。從東北到西南,經過淶水、易縣、淶源、阜平、唐縣。

從中山長城到明長城,保定長城修建的歷史跨度達1954年。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阜平明長城——龐衛星攝)

其二,保定長城地位很重要

保定長城位於太行山地及山前丘陵、臺地和平原地帶。其中明長城主要位於太行山區--我國地勢的第二階梯上。這個地帶年等降水量為400毫米,基本上是中國的一條地理分界線,劃分了半溼潤氣候區和半乾旱氣候區,也劃分了遊牧文明和農業文明。

中山長城為防禦燕國和趙國所建,燕南長城為防禦齊國和趙國所建,因此基本上是當時的諸侯國國界線。

保定明長城是明王朝北方防禦體系的第三道防線,是“大邊”、“二邊”之後的“內邊”,屬於內長城,是從內蒙、山西到河北之間長城牆體的第四道,是明代中後期為加強京師防禦而增修,由增設的真保鎮管轄,是京師和中原地區的最後一道防線。著名的“內三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中的紫荊關、倒馬關坐落在保定境內。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易縣紫荊關長城——馬廣宇攝)

其三,保定長城體系很獨特

保定長城是全中國和全世界唯一集合了山地長城、平原河堤長城、平原地下長城和水系長城的地區。

中山長城和明長城基本佈局在山地、丘陵。

燕南長城主要佈局在平原,是沿南易水河岸構築的河堤長城。

位於雄縣、霸州、文安、永清境內,修建於北宋“雍熙北伐”(公元986年)後,用於抗遼的邊關地下戰道被稱為“地下長城”。地道分佈區域東西長65公里,南北寬65公里,總面積達4225平方公里。

幾乎在修建地下戰道的同期,北宋於公元987年開始修築水長城,西起保州西塘泊(今府河、清苑河),東至滄州泥沽海口(今天津軍糧城泥沽村),全長近千里。綿亙七座軍州的水長城範圍包括保州(保定)、雄州、霸州、瀛洲(河間)、莫州(任丘北)、滄州、定州。水長城沿途彙集了河流19條,澱泊30個。其全線分為了8個區段,設置堡壘26座,軍鋪125個,士兵3000餘人,還有戰艦100餘艘往來巡警。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地下長城——宋遼邊關古戰道)

其四,保定長城風貌很古樸

保定境內的戰國、明等各代長城均保持了原生態的自然古樸風貌,是目前全國少數沒有經過當代人工修繕再建的長城地段。尤其是烏龍溝-浮圖峪段長城保存的完好度,全國少見。淶源縣120公里明長城全線均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在全國是唯一。因為側重於保護,保定也是目前擁有優質長城文化資源卻沒有開發長城旅遊景區的地區。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淶源浮圖峪長城)

其五,保定長城抗戰很輝煌

中國的長城抗戰發生在兩個時段和兩個區域。一個是1933年發生在山海關、義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燕山地區明長城沿線的對日抗戰,主力部隊是東北軍、西北軍和中央軍。

另一個是1937-1945年發生在太行山長城沿線的對日抗戰。參戰部隊有中央軍、晉綏軍和八路軍。著名戰役有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雁門關伏擊戰、娘子關戰役、陽明堡大捷、雁宿崖-黃土嶺戰役、東團堡戰鬥、大茂山保衛戰等,其中雁宿崖-黃土嶺戰役、東團堡戰鬥、大茂山保衛戰及平型關戰役的一部分發生在保定長城沿線地區。在黃土嶺戰役中,八路軍擊斃號稱“名將之花”的日寇中將阿部規秀。保定長城沿線是著名的中共領導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核心區域和指揮機關所在,是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的主戰場。著名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生前就戰鬥在保定長城沿線並犧牲於此,因此這裡還是白求恩國際主義精神的誕生處。

作者張帆,北京翼翔江海創意諮詢中心首席專家,中國長城學會會員、中國旅遊未來研究會理事,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經貿大學、河北地質大學兼職教授,河北大學旅遊專業、河北師範大學人文地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保定長城風光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長城頌歌——劉春偉攝)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長城風雲——周剛攝)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夕照白石山長城——李淑娟攝)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淶源長城——蔡俊清攝)

雲遊保定(28):專家推薦保定長城的五大理由

(中華魂——馮曉莉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