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任正非去管理國企,他的能力如何?

旭曰東昇150412670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假設他去管理國企,國企會成為什麼樣子,他是否是一個合格的領導,未來會做到哪個級別?這些都不好下結論。不過,從他現在的經歷看,他一樣能管理國企,並把企業做強做大。但在個人層面上,上升空間不大。

基於幾個原因:

1、有名的“暴脾氣”;

2、充滿激情,對企業的有長遠甚至10年規劃,不會偏離目標和價值;

3、不惜與和記電訊、IBM、3COM、西門子等合作;

4、人才核心戰略。為了激勵員工,讓員工對公司有一定的掌控權,給員工持有的股份接近了公司股份的99%,而他自己只持有公司股份的1.4%。

任正非所處的正是中國改革開放時代,他身上具備的正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優勢和特點。對企業管理嚴格和發展獨具眼光,對員工偏愛有加。大學畢業後,入伍成為一名建築工程兵。1983年從部隊以團副的身份轉業。身有具備知識分子和軍人的雙重性格特點。其間到深圳南油集團下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後因貨款問題被“炒魷魚”。


任正非創業華為簡要的一生。

  • 1987年9月,已43歲的任正非湊2萬元在深圳註冊成立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做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擬交換機的代理商。經過幾次經歷,任正非決心自己幹。1991年9月,租下了深圳寶安縣蠔業村工業大廈三樓,開始研製程控交換機。最初公司員工僅50餘人。1992年,華為的交換機批量進入市場,當年產值即達到1.2億元,利潤則過千萬,而當時華為的員工,還只有100人而已。

  • 1992年,任正非第一次到美國學習,為企業定方向。1994年,華為推出了C&C08機,1995年華為營業額達15億。
  • 1996年,李嘉誠長江實業旗下的和記電訊與華為合作。同年,中俄達成了全面的戰略伙伴,華為乘勢進軍俄羅斯。從此真正國際化之路。1996年華為在香港完成了第一單海外業務,1999年迎來了國際市場上真正的零突破——在也門和老撾正式中標。
  • 1997年,華為銷售收入41億人民幣,位列中國百強前十名,員工人數超過5600人。同年年底任正非再去美國,向最好的企業取經,一口氣考察了休斯頓電子、朗訊、惠普、IBM。其中IBM的管理體系讓任正非甚是惦記,當時就下定決心:無論多少錢,也要讓華為學會這套東西。後50多為IBM顧問進駐華為,300多名骨幹被抽調出來配合變革。
  • 2003年,與當時思科在美國的死對頭3COM結盟,成立了華為三康合資公司;又與西門子達成合作,成立合資企業,國際化再次加速。2010年,華為超過電信巨頭西門子,成為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供應商。

任正非的三次重大戰略決策失誤。

  • 過早放棄了CDMA。華為因為資金限制,最終選擇了押寶GSM(移動2G路線),放棄了CDMA。最終結果是GSM無法突破安立信等公司的圍堵,只在部分邊緣省份拿到了一些訂單,國內收入寥寥無幾。

  • .錯失“小靈通”幾百億的市場。任正非對“小靈通”PHS技術一直很鄙視,親自否決了“小靈通”項目。以當時華為的通信影響力和技術實力,如果肯做“小靈通”的話,也許就沒有UT什麼事了。任正非的這一重大失誤,直接把“小靈通”幾百億的市場拱手讓人了。

  • 拒絕做手機。極少有人知道,任正非曾經是最強烈反對華為做手機的人,這個決策失誤,導致華為2012年以前在手機行業中一直默默無聞。

以上一些決策失誤,讓華為陷入困境,進入“嚴冬”。任正非意識到了“一言堂”對企業戰略佈局和未來發展所帶來的重大風險。2004年成立由任正非和孫亞芳、費敏、洪天峰、徐直軍、紀平、徐文偉、胡厚崑、郭平組成經營管理團隊。實行集體領導、集體決策。自此之後的華為再也沒有發生過重大決策上的錯誤,這才有了華為5G技術拿下了全球近半訂單、華為手機風靡全球的今日壯舉。


正如任正非所說: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華為的很多企業觀點和觀念都值得我們學習。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這也是每個公司的生存法則。企業壯大要有狼的特性。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危機意識與自我批評……

因此,我認為任正非去管理國企,能力也一定很強,也會把國企業做大做強。但至於性格嘛,沒有個性的領導不叫領導。有時候人生就是一種運氣,就看你是否遇見你的“伯樂”。


你說呢?歡迎點評和關注。


阿哥說科技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間,人們看到的是,大量體制內的人往體制外跑,從而開啟了中國千萬民營企業雨後春筍般冒出,不斷成長壯大,並有力助推中國經濟崛起的壯觀景象;在這過程中,很少聽到體制外人們向體制內逆向流轉,即使有,成功的案例極少,幾乎沒有。

在大型國企任職長達三十多年,並由業務需要,有機會與各類民營企業老闆們打過交道,對此種假如的逆向流轉,可以得出基本結論,即失敗率很高;假如讓華為任老爺子去接手管一家體制內的大型國企,縱然老爺子有百般武功,千鈞本領,也很難逃脫失敗的大概率。為什麼?可以講很多理由,但實質性只有一條,即是由體制內設定的"體制"所決定的。

比如,任總的華為高層管理人員,完全可以由華為董事會自己決定,但國企體制決定了,公司高管,包括黨委書記,總經理,紀委書記乃至所有高級副職,都由省級國資委選拔任命,如果是央企,必須由國務院國資委任命決定,僅這條,任老爺子就受不了。

又如,任總或華為有自己的分配製度,可以自行對公司高管決定薪酬水平,目前華為高管,年薪(不含股權分配)在幾百萬或近千萬很稀疏平常,但體制內的國企高管有具體規定,最高薪酬必須在百萬以內,這一薪酬水平遠遠低於華為在職的中級幹部,對任老爺子來說,這一薪酬不具有激勵效應;顯然,體制內的這條規定,任總更受不了。

又比如,華為的公司股權結構為“員工所有制",即股權覆蓋到了近60%的資深員工,這一股權結構,意在讓華為員工認識到自己工作,不僅僅是為公司發展,首先是為了自已能夠多勞多得,且還能夠得到公司的利潤;當下,國內一些國企也在試行“員工持股"改革,但大型,特大型國企,依然要求國有股份比例不低於50%,最低也不能再低於30%;顯然,國企這一"大手筆“改革依然達不到任總的胃口;國人應該理解,國企改革若將90%以上股權讓給員工,那麼國企的性質會隨之改變,這在當下的中國國企,尤其是大型央企乃至省屬大型國企,難以也不可能做到。

再比如,體制內重大決策程序、機制與體制外民企完全兩樣;如華為這樣的不上市民營企業,公司最高決策就在公司內部,公司可以完全掌控重大決策的資金,項目,成效乃至承擔決策風險;但體制內的重大決策,如對外投資,重大技術研發,跨境投資或收購等等,必須由上一級國資委討論決定,一般一項投資數億百億的決策項目,要經歷無數次會議討論,審議,可行性研究乃至由審計審核,其效率也許高於西方國家,但遠低於國內的民企;可以說,兩種體制的決策差別不僅僅是決策程序繁複,效率差異,更關鍵是,政府所屬國資委遠離市場競爭戰場,感覺不到市場瞬息萬變,更聽不到市場前沿陣地上的"炮聲",重大決策如果由企業的上級來決定,不僅跟不上快速變化的市場節秦,甚至作出的決策很可能與市場趨勢南轅北轍。顯然,假如此刻在國企任職的任老爺子會急得跳腳,會罵爹罵娘,但這一切已無濟於事。

綜述,讓體制外的優秀管理人才流向體制內,這有沒有這種可能?有,不過流向更多應該是國家政協,人大或非核心的政府機構,而要讓體制外成功企業家流向中國大型國企,這很難,也不應該是我們深化改革的必然取向;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有這樣的個案,並也取得了成效,這個個案會是中國其它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不會是華為任老爺子;為什麼?原因太多,但其中一條,任老爺子的"狼"性文化就很不適合。


沈啟群337


讓任正非去管國企的話,他的能力真的是沒的說,槓槓滴,如果充分授權的話,保準能夠管的井井有條。

話又說回來了,咱們先不論他自己願不願意去做,僅憑從任正非為人處世與工作的一慣作風來看,其與“國企體制”確是格格不入,“尿不到一個壺裡”,你這也確是在趕鴨子上架呀。


約克老師


任正非就是在國企混不下去了才做出了華為,

國企與民企是不同的運作模式,國企做決定需要層層審批,即便是最高負責人也不能隨意擅自作主,需要經歷一定的程序,而民企不同,民企是老闆自己做決定,不需要經過誰批准,當然老闆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自負盈虧,

企業在市場中生存需要創新和探索未知,這天然上就要求企業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獨到的判斷,幾乎所有的企業家在創業早期都是不被常人理解的,如果誰都知道能夠賺錢,那就不叫創新了,比如馬雲,強東早期融資很困難,就是因為不被看好,

對於任正非來說,創辦華為的時候肯定標新立異,因為那個時候任正非沒啥資金,如果任正非在國企,他的決定是無法實施的,因為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意,這樣就通不過,因此即便任正非到國企,作用也不同,


萬事皆空70


任正非如果去治理國家會和華為一樣的成功!任正非的寬容大度,低調慎密,不屈不撓,這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集中體現!不要動不動就硬懟,上善若水,嘴硬沒用,最後要用實力說話。手裡無牌,說啥都沒用。就是行了也不用張楊。謙受益,滿招損。要始終像水一樣,不知不覺到達要到的地方。


徐偉字沐之


私企老闆和國企領導最主要的一個是公心一個是私心。這跟能力是兩個概念。任如果去國企當領導如果還是私心那麼他會想辦法讓這個國企破產倒閉,他在低價收購。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是他的基本原則。有公心者一般都會做吃虧的事,私心者就不會去做。這是本質所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國企可用任正非但不能重用。


協作精神


任總只適合私企管理,任總不適合國企管理的。私企與國企的生產目的性是不一樣的,私企追求利潤第一,沒利潤,任總的公司就要垮,所以任總拼命要求企業員工為他企業創造利潤。國企不同,生產目的性以國家需求為主,社會需求為主,國企與國企之間有協作互助精神,為了一個國家需求,可以由幾個企業共同承擔各自的任務,協作互助共同完成,企業管理者,相互之間都為了共同目標(國家需求的產品)而努力。勿是象私企,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有些國家需求的產品,是無利潤可圖的。如原子彈。


玲玲80468293


這事我覺的,人是有能力的,但為什麼說外行管理不了內行呢。其原因就是人有個人特長,一個常勝將軍,打仗最棒,但如果讓他去設技一門大炮。可能就不是常勝了。才子是總稱。但要用在適合崗位。如換位,他的光,熱發揮就受限制了。


老侯


一點用都沒有!你讓老虎到水裡試試,讓大白沙上山看看,再讓雄獅到樹上捕鳥!沒用!國企是被權貴掌控的!任誰都沒有什麼用!


笑樓風雲


任正非是個特立獨行的人,是佔著山頭的老虎,如果再有訓虎的人,他只能在動物園裡唯唯諾諾,絕對不能稱霸山林,任正非如果管理國企必然一事無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