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人和動物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和動物之間的差別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

《白象家族》是作家沈石溪的一部著名的小說。它詮釋了在某些領域人與動物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僅僅隔著一根頭髮絲的距離,稍有不慎,人有可能會變得會像動物一樣,甚至還不如動物。

一、小象迷路,人象初識

我插隊,看守橡膠園,周圍都是原始森林,離寨子幾十裡遠。一天深夜,下著大雨,兩歲大的小白象迷路了,闖進門向我求救。

“它全身被雨打的精神,四肢像提沾滿朵撕裂了一條兩寸長的口子滴著血,精疲力盡,還沒有站直,便四膝一軟咕咚又倒臥在地。”

我救了小白象,給它起名“銀灰鼻”。

動物和人一樣,求生的慾望都是很強的。不管前面有多危險,首先要選擇生存。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二、母子團聚,我初識象群

母象“白玉娘”尋找兒子小白象,母子團聚。母象得知我救了小白象,它“用鼻子做彎鉤狀,碩大的腦袋一上一下運動,向我點頭,朝我鞠躬,用象特殊的身體語言向我表達謝意”。

它們還帶我認識了向群首領“霹靂雄”及其他成員:雌象“二姨太”,老公象“老阿呆”,妙齡少女“傻丫頭”和饞嘴的“餓癆鬼”。它們集體向我感謝。

象是一種很講感情的群居動物。他們愛憎分明,有仇報仇,有恩報恩,從不含糊。並且白色的大象十分稀少,很難遇見。傳說能遇見白象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人,人將會無痛無災,無谷滿倉,兒孫滿堂。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三、人象共處,友誼增強。

我與白象們共同玩耍,幫助它們摘熊蜂蜜,被蟄得又紅又腫,“白玉娘”用唾液消炎止痛。他們還替我將沉重的木料拖下山來;我感冒發燒,它們還到草房去看我。

某些領域裡,人和動物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僅僅隔著一根頭髮絲的距離。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四、我偶遇猛虎,象群救援。

一次,我在深山遇到了孟加拉虎。我命懸一線,大聲向象群求救,象群及時趕到。

“白玉娘”用象鼻當墊腳石,幫我攀上在大樹,而“霹靂雄”獨擋惡虎。惡虎狡猾,趁機攻擊“老阿呆"、“二姨太”、“餓癆鬼”和“傻丫頭”。

象群被迫分成三夥。“霹靂雄”和“白玉娘”將“銀灰鼻”夾在中間。“二姨太”反應最快,使勁在“餓癆鬼”的屁股上抽了一鼻子,帶著它鑽進一條亂石溝去。另一夥是“老阿呆”和“傻丫頭”,“傻丫頭”躲在“老阿呆”的身後。

最弱的當然是“老阿呆”和“傻Y頭”了。“老阿呆”像一隻巨大的罩子罩在“傻丫頭”身上,任憑惡虎噬咬。

在情感世界裡,在生死抉擇關頭,許多動物所表現出來的忠貞和勇敢,常常令我們人類汗顏,讓我們自愧不如。

象是素在食主義者,素食主義者也是大自然的和平主義者,象鼻看起來挺厲害,卻只是防禦性武器。像老虎這樣的一切食肉動物,都是機會主義者,柿子專撿軟的捏,獵物轉挑弱的咬。

虎是象的天敵。尤其是身軀偉岸,兇猛異常的孟加拉虎,經常襲擊象群。據統計,亞洲象中,大約有30%以上的幼象遭虎殺戮。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四、“老阿呆”預知死亡,生死訣別

“‘老阿呆’一聲接一聲的向著遠方的群山吼叫,還不停地踢蹬象蹄,好像急不可耐的想到什麼地方去,佈滿皺紋的老臉上,浮現出痴迷的神態,彷彿遙遠的地方有一種神秘的召喚。”

象是很聰明的動物,能預知到自己的死亡。當老象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時,就會在象群的陪同下,從從容容地走向象冢,與祖先的屍骸埋葬在一起。

我利用白象們對我的信任,死纏爛打,跟著象群,送“老阿呆”到了原始森林象中的象冢。

“那是一個直徑約二十米,深約五米的石坑,坐落在山腳下。也許是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膨脹火山口,也許是地震形成的凹線,也許是隕石砸破的大地瘡疤。對大象而言,那是塊天然墓坑。”

“太陽昇起,“老阿呆”轉過身來,與其它白象一一訣別。象鼻和象鼻久久纏在一起,深情的摩擦著,象眼一片晶瑩閃爍著淚光。”

動物也有七情六慾,生死訣別,令人心痛。大象會對生命有強烈的依戀,也會對死亡坦然面對。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象冢

五、“霹靂雄”嚴肅警告,不許洩密。

“霹靂雄”擔心我會洩露象冢的秘密,要我發誓併發出嚴重警告。“它愈發著急了,連推帶拉將我弄到去象冢的路口,鼻子鐘擺似的拼命搖晃。它是擔心我把象的秘密洩露出去。它要我做出某種承諾,不做傷害白象象群利益的事。”

白象似乎知道人類的貪心太重,不可靠。人類對動物和大自然做了太多的傷害,它們已經不相信人類了。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六、我違背誓言,激怒象群。

在利益的誘惑下,我偷偷跑到象冢,拔掉“老阿呆”的兩隻象牙。沒想到在回去的路上,向群團團把我圍住,是“霹靂雄”率領的白象家族。

當白象們看見象牙時,“傻丫頭”,“餓癆鬼”和“二姨太”嗷嗷吼叫起來,“白玉娘”搖頭嘆息,表情十分難過,“銀灰鼻"受傷似的尖叫一聲,躲到白玉娘身後去了。“霹靂雄”像座冰山一樣向我壓了過來,兩根象牙在我胸前比劃著,嘴裡發出一聲聲憤怒的吼叫。

在豐富的物質利益驅使下,人們常常會喪失了理智,做出一些背信棄義的事。稍有不慎,人就有可能變得像動物一樣,甚至還不如動物,徹底失去善良的本性。

最後,象群消失了,應該是因為人類的貪婪,人類的背信棄義,傷透了心。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由於象牙的原因,大象遭到大規模屠殺,據估計,在亞非兩洲,每天有一百頭大象遭到獵殺,人們割取其身體最有價值的部位,尤其是象牙。

儘管國際上已經頒佈過象牙交易的禁令,但卻適得其反,這一禁令更加劇了象牙價格的膨脹,人們越發想方設法地獵殺大象:直至2013年,人們為了得到珍貴的象牙已經獵殺了20,000多頭大象.

世界大象日於2012年8月12日設立,呼籲人們關注身處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氣候變化導致的生存環境劇變及以獲取象牙為目的的猖獗盜獵行為嚴重威脅著大象的生命!

我們要善待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大象被卡樹中,無人救援,活活餓死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被獵象人活活毒死

他們為何由互相感恩變為了背信棄義,永不相見: 人與動物的本性

大象自然生老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