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被譽為廣東的“黃金之鄉”“中國硯都”

肇慶


肇慶-被譽為廣東的“黃金之鄉”“中國硯都”


一、城市概況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全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48.91萬公頃,轄端州、鼎湖、高要3個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個縣,代管四會1個縣級市;設91個鎮、12個街道和1個民族鄉,共292個居民委員會、1255個村民委員會。全市戶籍總人口為429.82萬人。2010年9月,國務院批准肇慶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2年10月27日,肇慶新區掛牌成立。2015年4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調整肇慶市部分行政區劃,同意撤消縣級高要市,設立肇慶市高要區,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區域為高要區的行政區域,高要區人民政府駐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號。

肇慶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漢置高要,隋稱端州,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趙佶因即位前曾封端王,故親賜御書,將端州改為肇慶,意為“喜慶吉祥之始”。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嶺南文化的發祥地,肇慶人文薈萃,古蹟林立。梅庵、宋城牆、七星巖摩岩石刻、悅城龍母祖廟、德慶學宮等數十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肇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城區的七星巖,湖山一體、波光巖影,兼有陽朔之山、桂林之水形勝,美不勝收,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鼎湖山山高林密,峰巒競秀,古木參天,綠廕庇日,鳥語花香,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和生物圈”生態定位研究站。以星湖風景區為中心,沿西江、綏江溯江而上,盤龍峽、“天下第一石”、千層峰、廣寧竹海大觀、燕巖等景點次遞展開,構成了千里旅遊走廊的絢麗畫卷。

肇慶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肇慶東鄰穗、深、港、澳等經濟發達地區,背靠祖國大西南,是經濟發達地區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樞紐。至2014年,全市公路通車裡程13634.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288.83千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90.1千米,比2013年提高1.7千米每百平方千米。過境高速公路有二廣高速(通往二連浩特市和廣州市)、廣昆高速(通往昆明市和廣州市)和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通往江門市和廣州市);過境國道有G321線和G324線,省道有S118、S260、S349等12條線,西江內河航道總里程1225千米,通航里程698.8千米。2014年12月26日,正式邁入“高鐵時代”。2015年9月22日,開始全面融入國家高鐵經濟網。2016年3月30日,廣佛肇城際軌道開通運營,直接引入廣州火車站,到廣州中心城區只需1小時左右,全面進入廣佛肇一小時生活圈。

肇慶物華天寶,自然資源豐富。不僅擁有豐富的土地、農林資源和水力資源,而且擁有黃金、玉石等50多種礦產資源,被譽為廣東的“黃金之鄉”“中國硯都”。

二、歷史沿革

秦朝所置四會縣,為廣東省4個最早建制縣之一,縣域含現四會市、廣寧縣的全部及懷集縣的一部分,南至今江門市東半部,東至今佛山市三水區西半部;隸南海郡。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境域設有廣信、高要、端溪等縣,隸屬蒼梧郡;四會縣隸屬南海郡;統屬交趾部,交趾刺史部治所在廣信縣(今封開縣),治嶺南9郡,廣信縣成為嶺南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

南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分封陽縣地置開建縣。梁天監六年(507年),高要縣升為郡,並置廣州都督府於高要郡(統轄嶺南13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置端州,高要廢郡改為縣,端州轄高要、端溪、樂城、平興、新興、博林、銅陵7縣。大業三年(607年),端州改為信安郡,治高要。

宋朝,肇慶境域屬廣南東路。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趙佶改興慶府為肇慶府,轄高要、四會縣。元朝,今境域稱肇慶路,屬廣東道。

明洪武元年(1368年),複稱肇慶府,屬廣東布政使司;清沿襲明制,為廣肇羅道治肇慶所,隸廣東省。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兩廣總督署駐肇,在肇慶182年之久。

民國時期,今肇慶地域先後屬肇羅綏靖區、西區綏靖公署、西江行政區、廣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高要縣肇慶鎮),即民國3年廣東設六道,其中粵海道駐番禺縣,轄高要、四會、新興、廣寧、德慶、封川、開建、羅定、雲浮、鬱南等30縣。民國9年廢道設善後督辦處,肇慶屬西區善後督辦處(轄地不變,下同);民國12年改為綏靖處,肇慶稱西區綏靖處。民國14年肇慶為西江行政區。民國21年春,設西北區綏靖委員會公署,駐曲江縣,設行署於高要縣,轄高要、四會、新興、廣寧、德慶、封川、開建、羅定、雲浮、鬱南、鶴山、高明12縣。民國25年春,改為廣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高要縣,轄區未變。民國27年10月,設西江行署,轄原第一、三行政督察區,駐廣寧縣,轄區不變。民國36年為年為第四專署行政督察區,轄高要、四會、新興、廣寧、德慶、封川、開建、羅定、雲浮、鬱南10縣,駐地高要縣。民國38年5月,廣東省重新劃分政區,第十一區駐高要縣,轄高要、三水、高明、鶴山、新興、四會、廣寧7縣;第十二區駐鬱南都城,轄羅定、雲浮、德慶、鬱南、封川、開建6縣。

建國初,今境域屬西江專區。廣東省人民政府設西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西江專署機關駐肇慶鎮。1952年撤銷西江專區,所屬縣併入粵中行政區。1961年,設肇慶專區。1970年10月,肇慶專區更名肇慶地區。1988年1月7日,撤銷肇慶地區,將縣級肇慶市升格為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1994年,肇慶市行政區劃調整,轄端州、鼎湖兩區,德慶、封開、懷集、廣寧四縣,代管四會、高要市。1998年4月,雲浮升級為地級市從肇慶市析出。2002年上半年,肇慶高新區從肇慶市區遷園大旺。至2018年,肇慶市轄端州、鼎湖、高要3個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個縣,代管四會1個縣級市,設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肇慶新區1個。

三、歷史文化價值和地方特色

(一)廣府文化始源地:嶺南最早的人類群居地,中原文化與當地的土著文化相結合,孕育了廣府文化並沿西江向東傳播。

(二)嶺南獨特的古城文化:始於宋朝而格局完整的肇慶古城牆,為廣東所獨有,並在城市防洪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重大的科研及歷史價值。

(三)傳承古今的中國硯都: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的唯一產地,形成了深厚而獨特的端硯文化。端硯製作技藝傳承至今,成為揚名海內外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山湖城江的生態格局的城市:肇慶城區臨江瀕湖,四周山脈環繞,生態優勢得天獨厚,形成了“江湖映照,城山相望”的獨特格局。

(五)西江下游的軍事重鎮:歷史上長期作為地方行政首府駐地及軍事中心,軍事遺址豐富。

(六)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前沿:肇慶為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大陸建立的第一個傳教點,成為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第一城。

(七)宗教文化集萃之城:肇慶是六祖慧能思想昇華之地和西江龍母文化的核心區域。

(八)近代重要革命策源地:肇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的誕生地,湧現了眾多革命領袖,彰顯肇慶在近代革命潮流中的重要地位。

四、重要文物和歷史建築情況

(一)重要文物。肇慶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5處:梅庵、德慶學宮、悅城龍母祖廟、肇慶古城牆、七星巖摩崖石刻。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共31處:14處古建築、7處古遺址、6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3處石刻、1處碑刻,較2011年新增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12處,較2011年新增67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共2539處,其中1517處已經公佈為肇慶市不可移動文物。

(二)歷史文化街區及歷史建築。規劃劃定5片歷史文化街區:正西路歷史文化街區、府前路歷史文化街區、城中路歷史文化街區、豪居路歷史文化街區和閱江樓歷史文化街區。已公佈的歷史建築端州區共66處:8處公共建築、1處祭祀建築、1處工業建築、9處騎樓、43處民居、3處公園小品、1處井水閘等構築物。鼎湖區共52處:以傳統民居、祠堂、公社時期建築等村落遺產為主,還有部分墟鎮旅店、電影院、商鋪等;鼎湖山景區的景觀小品。

五、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情況

肇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57個,分別是國家級2個、省級17個、市級38個。

肇慶自古是西江下游流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2200年,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深厚的歷史底蘊,造就肇慶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具有濃郁肇慶地方特色的包公文化、端硯文化、龍母文化等系列文化,使肇慶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歷史文化名城。

民間節慶方面,有德慶的“悅城龍母誕”(廟會)等;民間手工技藝方面,有肇慶端硯、高要的紅木雕刻和草編等製作技藝;民間舞蹈藝術方面,有封開的“五馬巡城”、德慶的雄雞舞等;民間文學方面,有懷集的“貴兒戲”;民間傳說方面,有德慶悅城的龍母傳說、端州羚羊峽望夫歸傳說、七星巖七星仙子神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