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交通爭當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排頭兵”

海曙交通爭當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排頭兵”

交通部門工作人員引導旅客進行健康碼註冊。

海曙交通争当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排头兵”

三線大中修工程路面改造。

火車站、機場、汽車站漸漸恢復了人氣;集士港、橫街、鄞江的公路建設工地,推土機的轟鳴聲再次響起;南門汽修市場時常聽到“嘀嘀”的喇叭聲;還有開往全國各地的物流運輸車、旅客包車,公路邊開始修剪綠植的養護工人,以及東門口穿梭的公交車和地下飛馳的地鐵……

從曾經的“高風險”區域,到交通樞紐入甬門戶;從保障復工復產的包機包車,到抓好交通行業及重大項目;從做好疫情防控到推進全社會復工復產,海曙區交通運輸局深化“三服務”,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指導、科學施策、細化落實,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確保“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

科學施策築牢防線

早春的天氣,乍暖還寒。

儘管我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平穩,但境外、市外疫情輸入風險仍然較大,位於海曙區的寧波機場便是“一道門”。而這樣的入甬交通大門,在海曙區有很多道——我市最大客運交通樞紐鐵路寧波站,公路班線最密集的汽車南站和客運中心站,還有高速大隱、高速寧波西等入口,以及214省道等。

在新冠疫情嚴峻的日子裡,每一道關口都是一道安全線,只有守住了,才能有效防範疫情輸入及擴散,守住這些“門”才能保障寧波的安全。

從2月20日起,海曙交通運管部門為應對返崗復工客流,進一步完善汽車南站、客運中心站、機場客運站到甬旅客的管控方案,加強人、車、站三方管控,明確工作任務和措施,成立三個工作專組,加強領導帶班及工作人員值班值守,安排志願者全天全班次值班,並配合場站工作人員做好測溫、登記和轉運等全面管控工作。

鐵路寧波站,即使是疫情防控期間人們減少外出,這裡依然是寧波人流最集中的地方,海曙交通人和南站綜管辦、公安等部門同志們一起,夜以繼日,以帳篷為家,以方便麵為主食,挺過了50多個日日夜夜。在寧波機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海曙運管部門加強對非法營運車輛的檢查。“非法營運不僅不安全,更重要的是它們缺乏必要的防護,馬虎不得!”執法人員說。

截至3月上旬,海曙區交通運輸局已累計派出工作人員800餘人次,累計為旅客測溫12萬人次,及時做好了體溫異常或非綠碼等人員的應對工作,牢牢守住了寧波交通大門。

在2月19日14時前,高速公路、地方公路的防疫卡口,也是海曙交通部門防疫的“前線”。嚴守防疫卡口,就是築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為應對“三返三複”高峰,海曙公路部門會同公安、交警、衛健等部門在甬梁線、甬臨線、S5杭甬高速大隱出口設置防疫管控卡點,實行“四班三運作”的工作模式,24小時輪流值守嚴把疫情防控關,冒著嚴寒開展疫情檢測和車輛、人員信息登記,嚴格做到逢車必查、人車共查。截至2月19日14時最後一個卡點撤銷,海曙區公路管理段累計出動檢查人員300餘人次,檢查車輛18000餘輛,檢測人員體溫27000餘人次。

項目建設只爭朝夕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在橫街鎮的聯豐路西延(環鎮路—桃源書院段)新建工程項目現場,來自寧波交通工程建設集團、浙江順成建設有限公司、寧波交建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等參建單位的數十名建設者戴著口罩,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這個省重點工程項目的復工,給海曙區的交通工程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搶項目就是增實力,爭速度就是提效率。海曙區交通運輸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刻不放鬆項目建設。“目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促進復工復產刻不容緩。我們深入貫徹有關復工復產文件要求,一手抓有力防控,一手抓有序復工,在保證防控優先的原則下,做好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海曙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項目復工前,該局就出面協調項目部體溫檢測設備等緊缺物資調配工作,並督促項目部做好復工方案,及時登記員工健康情況,全面排查湖北等高風險地區員工使用情況,合理制定應急預案。

公路養護方面,海曙區綠化修剪、路面保潔、橋樑檢測等日常養護工作全面實施;2020年度張鄞線、甬梁線大中修工程已報海曙區發改局立項;2020年2個新建非現場執法治超項目已確定位置並積極推進中;緊抓春季防汛安全,對龍溪隧道等重點區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大大小小的項目,為今年的經濟發展寫下注腳。

精準服務保障復工

海曙積極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精準服務,不僅做好行業內部復工復產,同時通過各類包車、運輸專班等,全力保障全社會復工的交通運輸和物資供應。

2月29日,隨著寧波節後首條省際班線——湖南龍山至寧波班線抵達目的地,寧波省際客運班線有序恢復運營,進一步滿足了企業復工復產人員返崗返工需要。在交通部門指導下,此次省際班線復班在原有的進出站測溫、檢查健康碼、實名制購票等人員防疫管控工作基礎上,新增浙江省道路客運網上售票系統,加強了始發客運站與到達客運站的聯動,進一步加大了疫情管控和對非法客運營運的打擊力度。

此外,針對“用工大戶”,海曙區交通運輸局根據企業返崗人員交通運輸保障方案,組織區內7家客運企業、363輛車,投入到接送員工返崗工作中。當申洲、奧克斯、招海置業等企業接到員工包車返回,企業負責人終於吃下了復工的“定心丸”。

海曙區交通運輸局在加大應急客運、農民工返崗運輸力度基礎上,也注重保障應急運輸“綠色通道”的暢通,通過加快審核和發放交通部門應急車輛通行證、協調公安通行證,累計發放600餘張交通應急車輛通行證,同時落實應急運輸大客車、貨車數十輛,為應急人員和物資運輸做好準備,並參與應急運輸防疫物資兩次。

讓交通運輸企業“人出得來,車開起來”,讓汽車維修行業真正服務群眾、服務車主,是海曙區交通運輸局推進行業復工復產的重點之一。對此,該局推出“雙管齊下”的工作舉措,即採取線上和線下兩線並進模式,通過行業管理群等進行線上政策解讀,指導企業使用申報平臺的操作方法。針對重點企業,主動進行上門走訪,“點對點”進行精準幫扶,指導企業做好復工相關工作。同時,主動向每一家維修店發放“九個必須”告知書,指導建立員工“一人一檔”,併為每一家維修戶制訂客戶情況登記表。截至3月上旬,海曙區交通類企業已有近400家復工,其中客運、危化運輸及出租車企業已全部復工。

在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同時,海曙區交通運輸局監督服務並行,一邊根據“雙隨機、一公開”原則,對已復工企業進行監督檢查,使防疫精神貫徹到行業最基層、最前線,一邊協助企業購置口罩、消毒水、紅外線體溫計等防疫物資,積極推動復工企業全面復產。

昔日冬寒,他們嚴防死守;今朝春暖,他們眾志成城。在精準有效抓疫情防控、破難攻堅抓企業復產的道路上,海曙區交通運輸局努力做好“排頭兵”。

(記者張燕 通訊員謝彧 彭瑜 徐秉毅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