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農:我要買到健康的小豬!選購“小豬技巧”和“購豬後的處理”

我在養豬業做獸醫已經有很多年了,這個行業年年有人加入,年年有人退出,尤其近兩年生豬價格比較樂觀,新加入的養豬友倍增。養豬新人最關注的問題,剛加入到這個陌生的行業,如何可以減少自己在養豬行業中少走彎路?其一,

自己應該如何選出優秀的小豬?選出健康優秀的小豬,是養豬人必備的技能。其二,為自己的豬場添置健康的小豬,購買到健康的小豬後需要注意的點?這兩個都是新手比較關心的問題,若這兩個問題不考慮到位,肯定是要為之而付出代價的。本文會詳細對選購健康小豬與購買後需要注意的事項詳細講解分析,望能幫助各位朋友選豬無憂!

  • a、外購仔豬體形外貌的選擇
  • b、選購無病仔豬的決竅
  • c、購進仔豬後的處理


豬農:我要買到健康的小豬!選購“小豬技巧”和“購豬後的處理”


外購仔豬體形外貌的選擇

仔豬的品質可根據外貌、生長髮育和生產性能來評定。

在個體選擇上著重外型評定。首先,要明確對豬體各部位的要求,通常應予注意的部位是頭、頸、軀幹、臀部和四肢。

(1)頭頸部位

頭部的形狀和大小代表豬的品種特徵,並且可以遺傳給後代。

  • ①頭部:頭部大小與軀體相稱,表示仔豬發育正常。無論頭大身小或頭小身大都表示發育不良。一般公豬的頭比母豬大,而長白豬的頭比其它品種的豬稍小。頭的長度與體軀的長度呈正相關,如長白豬頭長體軀也長,產肉率高;短嘴巴的豬,頭短體軀也短。
  • ②額部:額部或軀體的寬窄均與豬的早熟性呈正相關。一般額頭寬的軀體也寬,發育較快。額頭要平坦、略突,皺紋太多的表示老相,長速慢,也叫“小老豬”。
  • ③鼻嘴:俗話說:“嘴槽深,鼻子空”。如果嘴槽深,往往吃得多。鼻嘴過於短凹的豬,體質比較細弱,採食和放牧都不利。比較合理的豬嘴,要求叉口長,嘴形圓略扁,唇薄,上下唇齊平,這種豬不挑食。還要求豬的牙齒潔白,牙發黃表明長得不好;門牙要有一定距離,太密表示體質弱。“鼻子空”是指鼻子沒有毛病,要選鼻孔大的仔豬。
  • ④耳朵:豬耳的大小和形狀,也能顯示品種特徵。長白豬的耳大而薄,向前傾。耳皮薄,耳根鼓,表現早熟。
  • ⑤頸部:頸的長短和厚度,也與生長髮育有關,它標誌整個豬體的發育情況。頸部中等長、肌肉豐滿且頸與頭部及軀幹銜結良好的豬,發育較快。母豬頸要細;公豬頸要粗短;肥育豬頸不要太粗。

(2)前軀部位

前軀部位包括肩部、 鬐甲、 胸部、前肢,要求有發達的前軀。

  • ①肩部:要求肩寬而平坦,肩胛傾斜。肩寬的豬,胸部寬大發達,生長就快。豬肩高腿也長,架子自然大,有利於快速肥育。肩寬不要超過臀部寬,肩中部不應狹窄。若肩寬超過臀部寬,一般是飽食母乳而不食飼料的豬。肩部狹窄,多是營養不良的表現。
  • ②鬐甲:要平而寬,沒有凹陷。鬐甲與背的結合部位也不要凹陷,否則表明發育不良。
  • ③胸部:胸部寬而深的豬,心肺發達。這種豬的呼吸和血液循環旺盛,生長髮育快,能在短期內肥育。凡胸部狹窄,肋骨平直而短的豬,表明發育欠佳,生長不良。
  • ④前肢:
    站立姿態要端正,開步行走有力,肌肉堅實,系部長短適中,不臥系、不拐肘,蹄型和大小正常,沒有皺裂現象。

(3)中軀部位

中軀是指從肩胛骨後端的垂直線到腰角垂直線之間的軀幹部分,包括背、腰等部位。

  • ①背部:是豬體長肉較多、肉質較優的部位。為了能生產更多的優質肉,要求背部平寬而直長。長白豬背線長,體側長深,背呈弓脊,脊樑寬闊。凹背一般是體質較弱的特徵。我國地方種豬的凹背多屬正常。
  • ②腰部:腰部應平直,長度適中,腰部與背、臀部銜結良好。
  • ③腹部:豬的腹部要平直而緊湊,背線平直,尾著生部位高。大船板肚型的豬具有上述優點,其消化系統發達,不挑食,食量大, 飼料的利用率和轉化率高,增重快。如腹下垂,則發育不良;背線凹陷,則成熟後肩腰部肌肉發育差。尾附著部位低,則腕骨和大腿骨發育不良,臀部和大腿肉量也不多。“蜘蛛肚”型的豬,2至4月齡後就發育不良。
  • ④乳房:母豬乳房發育要良好,無論公母豬有效奶頭不要少於6對,應該排列勻稱整齊,分佈稀疏,最後一對奶頭距離要開些。中間那對奶頭如果對正肚臍,則仔豬抗寒力弱,容易患病。尖如釘狀的奶頭不好。

(4)後軀部位

後軀指腰角以後的部位,包括臀部、大腿、後肢和尾巴等。

  • ①臀部:臀部要求長寬而平或稍傾斜。臀部狹窄的“尖屁股”仔豬,成熟後腿及臀部肌肉發育不良,產肉不多。
  • ②大腿:這是豬肉產量較高和品質較好的部位。對大腿部位總的要求是:厚、寬、長、圓、肌肉豐滿。
  • ③後肢:要求“後腿直、前跨松”。即豬的後腿應直而高,蹄距寬,膝頭不要向內靠,若後腿彎曲過度,長到中豬階段就會站立不起來。公豬的後肢要強健有力,採食時,後腿頻頻提起。“前跨松”是指兩個前腿間隔距離較大。
  • ④尾巴:尾根要粗,如將尾尖毛刺手掌有針剌感為好。母豬的尾最好能蓋住陰戶,公豬尾巴可略短。肉豬的尾巴不宜太長太粗。豬尾還可以顯示豬的健康狀況。健康的豬,尾巴往往卷一個圈或左右擺動,有病的豬尾巴大都下垂不動。


豬農:我要買到健康的小豬!選購“小豬技巧”和“購豬後的處理”

生豬整體結構分佈圖

選購無病仔豬的決竅

(1)購買已防疫後的豬苗,這種豬不易感染豬瘟、豬肺疫、豬丹毒病。

(2)就近選購。若本地有理想的雜交仔豬,就在本地選購,在本村買更好。這樣可以避免傳染病及其它不良影響。

(3)最好選同窩豬。這樣的豬買回來同圈飼養,長膘快。不同窩的豬容易發生鬥毆、打架和追咬現象,影響仔豬生長。

(4)“抱重不抱輕”指選購體重大的仔豬。50到60日齡體重應達到10至15公斤。斷奶重越大,發育越好。

(5)挑選眼亮有神、鼻鏡溼潤有汗、鼻孔清潔、肩隆腳粗、搖頭擺尾的豬。這種豬生長良好、健康活潑。病豬往往眼睛發紅或有眼屎,鼻孔乾燥或流涕,口流涎,咽喉腫脹或發紅發紫。

(6)挑選“皮薄、毛稀”的豬。這種豬皮毛光滑,皮膚呈粉紅色,體質好,長得快。“毛濃、皮厚”的豬俗稱“鐵皮豬”,長得慢。病豬的皮毛粗亂無光。

(7)挑選呼吸自如且有節奏,叫聲洪亮,站立平穩,來回走動。拱地尋食發出吭吭聲,神態自若,睡姿為臥式且四肢舒展的豬。病豬往往叫聲尖細、嘶啞或咳嗽,呼吸急促氣喘,或鼻翼扇動,或呈腹式呼吸,身體震顫,喜食臭水汙泥,發燒時多臥陰溼處,睡覺呈捲曲或伏臥狀。

(8)選擇糞便圓粗有光澤、尿量和顏色正常、體溫為38至39.5℃的健康豬。病豬的糞便乾結或稀爛,有鮮血或粘液,肛門周圍有汙物,尿少而色黃,體溫在38℃以下或39℃以上。

(9)選擇飽吃大肚的豬。這種豬胃口好,吃得飽。肚中無食的豬大都有病。

(10)挑選胸腹血管特別是乳腺靜脈粗露明顯,皮膚松馳,尾肛間距短的豬。 試將仔豬兩後肢倒提, 如果腹底皮膚乳(房中間)頻頻向兩邊擺動,乳房兩側皮膚血管清晰,說明皮膚較松,體況良好。

(11)選擇無疥癬病的豬。

(12)正常豬的皮膚光滑而有彈性。若皮膚表面發現腫脹、潰瘍,小結節時,須查明原因。如皮膚表面有多處紅斑或針尖小紅點,指壓不退色的,表明該豬可能患傳染病。

豬農:我要買到健康的小豬!選購“小豬技巧”和“購豬後的處理”

健康的豬群,可以參考這樣的小豬


購進仔豬後的處理

(1)購買仔豬後,讓其排出部分糞尿,肚餓後才起運,以免運輸車輛顛簸而傷亡。一般上午買豬下午運,夏天最好晚上運。

(2)豬在運輸途中有時會出現應激症而突然死亡,特別是長白雜交一代豬,往往發生這種情況。可在運輸前給每頭豬注射2毫升冬眠靈。

(3)運輸途中,特別是在炎熱夏季仔豬容易中暑,嘴中冒出口沫。遇到這種情況,立即向豬鼻孔噴白酒或食醋,不久豬會自行好轉(如患其它疾病,另法救治)。

(4)有的仔豬經過長途運輸而患傷風感冒,待運到目的地,每頭豬注射青黴素120萬單位和鏈黴素50萬單位。

(5)市場上有些賣主在出售前給仔豬灌喂水泥粉或砂礫,豬吃後糞便不宜排出,因而體重增加。遇到這種情況,處理方法是:

  • ①每頭豬先用50至90克硫酸鈉沖水溶解後灌服;或用100至150 毫升食醋灌服;或用90至100 毫升液體石蠟油灌服。
  • ②經上述處理後5小時注射新斯的明1至2毫升。
  • ③為了使仔豬儘快排糞,可用溫肥皂水500至700毫升灌腸。
  • ④然後餵給青料如紅薯藤等,待豬康復後,按常規飼養。

(6)有些賣主事先把仔豬哏得很飽,隨即注射阿托品,使其不拉大小便而增加活重。遇到這種情況,每頭仔豬皮下注射毛果雲香鹼0.5至1.5毫升即愈。

(7)給0.5%的鹽水讓其自飲。

豬農:我要買到健康的小豬!選購“小豬技巧”和“購豬後的處理”

進行夜間運輸豬群

▶️作者:道氏養豬寶典,在養豬業有多年實戰經驗,曾任300頭母豬養殖場技術廠長,網上看豬病4年,幫助無數養豬朋友!

為回饋所有養豬朋友,道氏養豬寶典特意為大家準備了“養豬必學6要素”和“私人訂製豬場疫苗流程”,私信回覆“我要學習”免費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