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讓你改“師傅”的材料,你咋辦?

一旦材料寫成手以後,有時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副職寫得材料,正職不滿意,讓你一個普通科員主刀修改,

這種情況下怎麼辦?筆者以自身經歷為例。

我曾在鄉鎮研究室寫了三年材料,後來調進了縣級政研室,縣級政研室有一位主任、一位副主任,還有三名同事,我被安排跟著副主任學習寫材料(畢竟從鄉鎮到縣級要寫的東西不一樣),一年多以後,我可以獨立完成縣委主要領導的材料了,於是,大批量的工作任務就到了我這裡。一段時間後,縣委主要領導調整,往後的材料,我跟副主任基本上三七分,我七,副主任三。有一次,縣委要召開全縣重點工作安排部署會,因為我手頭上有其他工作,就交給了副主任撰寫,副主任寫完以後給了主任,但是主任看後十分不滿意,把我叫過去,讓重新寫,當時我就感覺有點蒙,怎麼副主任的材料還要我一個大頭兵改,看過副主任寫得材料後,我才發現,的確是寫得很不符合主要領導的風格,確實需要重新寫。但是,問題來了,副主任是我的“老師”,他的材料我怎敢改?可是主任要求我必須改,怎麼辦?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首先要清楚一點的是,主任能把材料交給你重新寫,無疑是肯定了你的寫作水平,但是這樣的事一方面考驗著你的業務能力,更考驗了你的處事能力。到底要怎麼辦呢?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會有三種選擇。第一種,委婉的告訴副主任,你的材料寫得不太符合領導的要求,主任讓我改。但是這種方式,肯定會惹得副主任不高興,這相當於直接打副主任的臉,而且很容易引起副主任對主任的不滿,寫得再不好,沒必要讓一個普通科員來修改,這是對人的不信任。第二種,誰也不說,自己悄悄的重寫,寫完以後直接交給主任,不讓副主任知道這事。這種方式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需要因人而異。有的副主任,會在會議開完後,看領導的材料,看看自己寫得材料,領導哪裡作了改動,哪裡發揮了,哪裡沒用。而有的副主任是不關心這些的,會議開過去就行,領導的講話看都不看,但是這樣的副主任很少。大多數,都是會再看的。假如副主任看後,發現領導的講話不是自己寫得的時候,可能會去找主任,一來二去,就有可能知道自己的材料被全篇改掉了,還是被一個小科員。這種情況,還不如一開始就告訴副主任要改材料的事。第三種,就得講究方式和技巧了。我對副主任比較瞭解,我知道,會後他肯定是要看領導材料的,所以我的做法是,這件事肯定要跟副主任彙報,但是要講究語言技巧,我告訴副主任:剛才主任把我叫過去,給我看了看您寫得材料,說重點很突出、條理也很清晰,讓我好好學習一下怎麼把握全縣重點工作,但也有一點小毛病,就是稍微不太符合領導的講話風格。因為你起草這份講話沒少費工夫,精力體力消耗很大,所以,主任想讓你休息一下,讓我來改改。而且,在修改之前,跟你彙報一下,看看你還有什麼好的想法,對我進行指導指導,最後寫完後再由主任把關。我跟副主任彙報完以後,副主任很高興的答應了。
這個彙報至少反映了四點:第一,充分肯定了副主任的成績;第二,充分表達了主任對他的體恤;第三,我把重寫改成了修改,而且在副主任的指導下;第四,最後由主任把關,意思就是說,最終領導用的材料是主任把關後的,跟我關係不大,我的水平肯定沒你好。

這個事也算得上一次小小的考驗,既考驗了你的業務能力,更考驗了你的處事能力。其實,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副職弄得東西,正職不滿意,交給你來幹,這時候你的反映非常關鍵。這裡面考驗的東西太多,但遇到這種情況後,至少有幾點要把握好:第一,要學會給予尊重。在職場內,每一個人都需要被給予充分的尊重,不論職務高低,也不論年齡大小。當別人犯錯誤或者失勢亦或是自己得勢時,不能狗眼看人低,也不能以小人得志的心態面向眾人,要學會謙虛、尊重。第二,要學會自我保護。身處職場,魚龍混雜、深不可測,看似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卻的的確確存在,所以,要學會自我保護,處處留個心眼,辦事不能太絕,要給自己留條後路,有時候,尊重別人就是保護自己。

第三,要學會圓滑處世。太過於實在、呆板的人在職場是很容易吃虧的,我們所說的圓滑,不是奸詐,是為人處世靈活變通,不能有害人之心。就比如以上遇到的情況,要兼顧各方感受,不能一根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