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企業“千方”招人“百計”留人

義烏企業“千方”招人“百計”留人

資料圖

“幫忙多招幾個工人,除中介費用外,往來車費雙倍報銷。”“老員工帶來新員工,公司按人數給予逐級現金獎勵。”“夫妻工、兄弟工或姐妹工優先,能留下來工作,就多給一個人數的中介費。”“多宣傳一下廠裡的工作環境和食宿條件,希望來一個就能留一個。”……近期,義烏的復工復產企業越來越多,對員工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為儘快補上崗位缺口並穩定員工就業,一些企業除了想方設法招聘員工,還在千方百計留住員工。

【招人百態】

能招到員工的就是好招

為應對用工壓力,日前,義烏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推出“雙童伯樂爭霸賽”,請廣大網友幫忙招聘員工。按活動要求,截至本月底,只要有人推薦5名及以上新老員工,且入職滿3個月,即可參賽。參賽獎勵如下:推薦成功一人,可獲得榨汁機一臺;推薦成功兩人及以上,可獲蘇泊爾豆漿機一臺;參賽人可享受該公司招工政策補貼,介紹一名老員工入職獎勵2000元,介紹一名新員工入職獎勵1200元,獎勵可隨人數疊加。

隨著製造型企業復產而逐步復工的外貿行業,在招聘時給出的福利待遇種類,對比其他行業顯得更為多樣化。記者隨機查詢部分人力中介機構的招聘信息發現,給予員工保險、培訓、公積金、帶薪年假、餐飲補貼、交通補貼、話費補貼、標準工作時間,基本上是外貿企業的崗位標配。為吸引年輕員工入職,有的外貿企業還承諾給予住房補貼、公費旅遊、員工持股、節日禮物、健身場所等待遇。

“這幾天,很多招工企業打來電話,詢問是否可以幫忙拓展線上線下的招聘範圍,招聘獎勵也在同步提高。”義烏搜才網客戶經理潘美珍介紹,有的是主動提高招聘中介費用,有的是要求多向求職者介紹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有的是想招聘短期“共享員工”和線上崗位兼職者。還有企業表示,有外地高校批量推薦應屆生入職,將給予校方一定額度的捐款或贊助費……招聘手段花樣百出,但對用工企業來說,能招到員工的就是好招。

【如何留人】

考驗企業人力管理制度

“延續了近10年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公司員工得以有序返崗復工的保障。”陳新是義烏一家電商公司的負責人。他說,2月下旬,該公司的復工率就已接近百分之百,只有兩名湖北籍員工暫時沒有返崗。

陳新介紹,多年來,公司人事部門在春節放假前,會按實際情況給員工定好放假、返崗的時間,明確要求大家按規定操作,並給予15天帶薪休假。員工往返車費由公司承擔,在返崗當月和工資一起補貼給員工。

“老員工按規定時間返崗,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即使部分區域的員工一時無法返崗,也會及時和人事部門聯繫,另行確定返崗的方式和時間。”該公司人事專員馬女士介紹,每年落實到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在無形中穩定了員工在疫情期間的情緒,不用擔心公司會因為疫情影響而隨意裁員,或是“無限期”停止開工。

業內人士認為,給予員工車費報銷和帶薪假期,這類做法在義烏企業中並不鮮見。在陳新的公司,之所以能讓員工信任公司並及時返崗,是因為多年來形成的人力制度執行力。

【未雨綢繆】

培養企業用工應急能力

“這次疫情給所有企業上了一課——你的企業是否具備應急能力,決定著企業能否快速邁出用工困境。”義烏人力資源行業資深從業者黃強認為,任何一家企業的應急能力,並非一日、一月或一兩年就能形成,它是通過日常行為慢慢形成的。企業領導者首先要成為居安思危者,要保持危機感,讓企業防患於未然,其中就包括人力資源制度的科學設計和可執行性。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以讓企業更好地應對階段性崗位空缺的問題。

“在疫情面前,誰更經得起考驗,並不取決於企業的規模有多大。事實上,有的企業面對疫情顯得無能為力,除了原材料供應不暢、資金不足以外,人力資源缺乏也是一個客觀問題。”外資企業高級人力資源經理王曉表示,企業在滿足日常用工時,應多關注各崗位員工的作用,重視他們的努力,並通過人性化制度給予彈性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能否讓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是現代企業能否具備應急能力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原標題《復工企業增多 員工需求加大 義烏企業“千方”招人“百計”留人》,原作者周律江。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