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章鎮“七力”齊發持續打牢脫貧攻堅基礎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納章鎮緊盯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找差距、補短板、促提升,築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堅實基礎,切實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纳章镇“七力”齐发持续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宣傳“發力”。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主線,奏響“民生”這一主旋律,利用微信、QQ、宣傳展板、網絡媒體等手段,充分發揮駐村幫扶、結對幫扶、網格優勢,做好貧困群眾政策宣傳和情緒疏導工作,圍繞精準脫貧工作,主動、及時、全面、準確發佈權威信息,適時啟動掛牌督戰,駐村工作隊及鎮村幹部一手抓疫情防控宣傳,一手抓扶貧政策、成效宣傳,大力宣傳脫貧典型、經驗、創業的成果,講群眾自己的脫貧故事,教育引導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增強脫貧致富的信息和決心。

纳章镇“七力”齐发持续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網格“合力”。堅持問題導向,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將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細化到戶、責任到人,對轄區522戶1938名貧困人口實行網格化管理,網格員對照12大類51個小問題,走村入戶,對貧困戶基礎信息、精準識別、幫扶措施、產業幫扶、教育幫扶、脫貧成效等信息進行排查,準確細緻掌握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問題,組織駐村工作隊、村組幹部逐人逐戶分析研判,找準問題短板,細化整改措施,責任到人,限期整改;同時,對應完善“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做好春耕生產指導和服務對接,落實“三免一補”政策,輸出農村勞動力1000餘人,其中組織化輸出140餘人,夯實脫貧基礎。

纳章镇“七力”齐发持续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產業“助力”。加快產業培育,完成874池烤煙育苗任務,為9464畝烤煙種植提供保障,發揮孝尊、高嶺淨地等龍頭企業作用,種植蘋果4000餘畝;成立合作社5個,19家新型經營主體納入合作社“抱團發展”,發展蔬菜種植大戶23戶,發展連片蔬菜種植基地7個,吸納100餘戶貧困戶就近務工增收;種植中藥材2000餘畝,食用菌200餘畝,申報了納章、竹園、方郎3個片區500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片區並獲得場地認證,成功申報了葉用萵苣、普通白菜、青花、番茄、豌豆5個無公害蔬菜產品,通過冷鏈物流、迤堵蔬菜交易市場外銷蔬菜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蔬菜增收致富;養殖肉牛2000餘頭,生豬1.5萬餘頭,肉雞3.5萬餘羽,蜜蜂500餘箱,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效益不斷凸顯。

纳章镇“七力”齐发持续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項目“給力”。把項目建設作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持續保持項目攻堅力度和項目建設熱度,投資115萬元,持續完善代塢、石龍、瓦谷衝、唐家營等村組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啟動了投資120萬元的曲宗扶貧養雞場和投資300萬元的養豬場建設,加快推進竹園無公害蔬菜大棚、10080畝高標準農田、三清高速(納章段)、獅六線硬化、黃草坪“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持續深化鞏固“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建設成果,實現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自然村道路硬化率70%,切實增強貧困戶和貧困村的“造血”能力;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400餘戶,建立健全合理的水價制度和水費收繳機制,開展“節水型示範鄉鎮”創建,實行水錶安裝到戶,確保農村人飲安全,打牢發展基礎,鉚足發展後勁。

纳章镇“七力”齐发持续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金融“添力”。全面宣傳落實好金融扶貧政策,充分發揮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作用,結合“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深入開展金融扶貧“政策大宣講、意願大摸排”,摸清貧困戶實際情況,根據貧困戶不同的金融需求,一戶一策,積極創新扶貧小額信貸模式和機制,為2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121.5萬元的免抵押、免擔保的貼息信用貸款,用於支持貧困群眾發展養殖業、種植業等方面的資金需求,通過對貧困戶“輸血”來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切實保障貧困戶貸得到、用得好、能致富,加快全鎮脫貧攻堅工作步伐。

纳章镇“七力”齐发持续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教衛“奮力”。完成納章、龍洞衛生室改造提升,落實家庭醫生簽約、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實施專項集中救治,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5000餘份,對69例重型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季度隨訪,家庭醫生簽約率100%,服務有保障,同時加強鎮衛生院業務科室建設,強化村醫隊伍能力,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強化控輟保學“雙線四級”責任和工作全面落實,勸返4名輟學學生,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確保各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政策資助全覆蓋。

纳章镇“七力”齐发持续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文明“蓄力”。堅持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重點,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以提升群眾文明素養為落腳點,全鎮註冊志願服務隊9支,註冊志願者3900餘人,常態化開展“清潔家園·文明出行”、巾幗志願者、關愛空巢老人等志願服務活動,春節、元宵等“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深入開展,廣大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持續開展文明村申報、文明家庭、道德模範、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內涵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同時,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新建和改建公廁5座,無害化衛生戶廁500餘座,深入推進人居環境“大檢查、大評比”活動全覆蓋,“門前五包”定人定責,簽訂責任書100餘份,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綠幣愛心超市”有效運行,群眾內生動力得到激發,文明素養日益提升。(朱加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