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飲食有哪些同源但不一樣的地方呢?

留學薈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說起南北方在飲食方面的差異,最津津樂道的要數“南米北面”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就連同一家人也有不同的口味,更別說南北方了,南北方對於彼此的美食也常常抱著嗤之以鼻的不屑,今天就為大家盤點南北方“誤會”最深的美食,五仁月餅上榜,第一北方沒幾個人敢吃。

第一:五仁月餅

每年中秋將至,五仁月餅就會被推上風口浪尖,關於五仁月餅的段子也不勝枚舉,五仁月餅是北方一種非常傳統的月餅做法,像北方人一樣實誠,內容黑豐富,五仁分別指: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瓜子仁和杏仁。當然也不拘是這五種,反觀南方的月餅:蛋黃陷、豬肉餡、鮑魚陷。顯然南北方在月餅做法上存在很深的“誤會”,彼此都任認為對方的月餅“不倫不類”。

第二:魚腥草

魚腥草是南方人很喜歡的一種美食,它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物,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和蒲公英、金銀花屬於同一類的清熱解毒的食物,不過看名字就知道,這種美食有一種魚腥味,北方人很難接受,吃到嘴裡的第一感覺比榴蓮還要臭,北方人對魚腥草的誤會也停留在“又腥又臭”上。

第三:鹹豆腐腦

豆腐腦是餐桌上很常見的一種早餐,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喜歡和豆腐腦,但不同的是,南方人只喝甜豆腐腦,而北方的餐桌上,還有鹹豆腐腦的存在,在南方人眼裡,豆腐腦配上鹹菜、香菜甚至紫菜,簡直是暴殄天物,可是北方人確實很熱衷於喝鹹豆腐腦,南方人對鹹豆腐腦的誤會頗深。

第四:豬腦花

都說南方人膽大,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沒有南方人不敢吃的,就比如豬腦花。南方人喜歡吃豬腦花到了什麼程度?不光是做菜,甚至涮火鍋的時候也吃豬腦花,據說味道香嫩爽滑。但是在北方人看來,對於豬腦不只是誤會了,甚至看到還有點小噁心,北方沒幾個人敢吃。

南北方“誤會”最深的美食,五仁月餅上榜,第一北方沒幾個人敢吃。以上四種美食,哪一種你接受不了呢?下方評論區討論一下吧。


阿嶽愛美食


您好,我是小幸運美食,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因氣候、人文、性格不同而造就同一種食物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我從小生活在南方,後來因工作家庭的關係,來懂啊北方生活6.7年。我將把我所見的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1、粥文化:南方人一般早上喝粥,一般喝綠豆粥、紅豆粥、白米粥(南方叫稀飯),皮蛋瘦肉粥、豬肝粥、菠菜瘦肉粥,海鮮粥。北方一般晚上喝粥,大多以小米粥、八寶粥、玉米粥、主要以五穀雜糧為主。

2、粽子文化:端午節的時候,全國人民為了紀念屈原,都會包粽子。南方的粽子主要以鹹、肉為主,餡料比較豐富;比如鹹水粽子、排骨粽子、鹹鴨蛋粽子、也有紅豆、綠豆粽子;北方粽子主要以甜為主:比如:紅棗粽子、蜜棗粽子、都少粽子、果脯粽子。有時候為了增加點甜度還會加白糖。

3、豆腐腦文化:南方人吃豆腐腦,就一碗豆腐腦加白糖,以甜為主;北方人只豆腐腦,會加鹹汁,有木耳、黃花菜、蘑菇丫再配上醬油、澱粉、香菜末、辣椒油等調製而成。我去早餐店跟老闆說,只加糖,老闆會打趣說:“南方口味還沒有變過來呢?嘿嘿”。

4、麵食文化:南方人吃的最多就是掛麵,大部分人不會自己和麵,拉麵。他們主要以大米為主。而且米粉會代替不少麵食。一般掛麵是為了應急或者早上為了趕時間,下一碗掛麵吃。北方的麵食文化博大精深。麵食光做法就有上百種,拉麵,油潑面、刀削麵、燴麵等等,數不盡數,做法也是種類繁多,拌麵、炒麵、湯麵等等。話說,我一個南方人,都愛死了北方面食。

5、做菜文化:南方人做菜以鮮為主,講究新鮮、湯鮮。炒菜講究突出食材原汁原味,色澤清新。北方人做菜以燉為主,醬油放的多,色澤偏重。用他們的話來說:“這菜看起來白白的,一點食慾都沒有”!

隨著現在交通工具和網上購物的發達,在哪都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食材。也逐漸縮短了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不少商家把特色菜與當地飲食文化進行改良,對於我們的外鄉人來說,選擇更多了。適當也嚐嚐不同的飲食,也有別樣風味啊!

如對你有幫助,請點贊或者關注哦,謝謝!


小幸運美食


南北方在一日三餐上都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早餐

北方人的早餐主要以各式熱量豐富的粥類和以麵粉製品為主的各類主食為主。粥類有清淡的豆漿、小米粥、黑米粥等,口味比較重一點的還有胡辣湯,豆腐腦等。主食以油條、油餅、饅頭、包子為主,也有地區會加一下肉類。像炒肝等葷食果腹。

南方人的早餐比較多是像燒麥,包子各種點心等。靠經中部的武漢,重慶則是以熱乾麵。小面為主。熱量豐富。還有一些地區喜歡吃米粉,米線等

二、午飯

午飯的差異就比較大了。北方人性格豪邁。菜品也都是以大而且足為準則。擺盤要擺滿當。各種冷食的肉製品,下酒菜都是北方人的最愛。主食就以麵食為主。吃法也是多種多樣。

南方呢,午飯最講究,不管是做法還是擺盤都比較精細。菜品多,但是一般都不會太多,南方不喜歡吃冷食的涼菜。所以大部分食物都是熱菜。而且有的菜會用小鍋呈上來下面用小火一直加熱。有點像我們的火鍋。主食以米飯為主。

晚飯

北方的餐桌上自然是少不了各種鹹菜最調味。既能拌麵還能開胃,是北方的餐桌必備菜品。主食一般會選饅頭等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

南方普遍有吃夜宵的習慣。一半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晚飯吃的比較晚。多以各類小吃為主。口味多樣。量比較少。南方一般一天三餐的主食都是米。所以主食還是米飯,南方喜愛飲茶。一般飯後都會泡杯清茶。






家常菜食譜日記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南北飲食同源但是不一樣的地方吧,比如說南米北面,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喜歡做菜偏甜北方人喜歡菜偏鹹,不過在粽子方面,則是倒過來的,北方人喜歡甜粽子而南方人喜歡鹹粽子。還有一個就是,菜的份量,南方人的菜都是份量小但比較精緻,北方則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菜都是一盆一盆上的![淚奔][淚奔][淚奔]有一次去東北一家菜館點了道豆角土豆排骨,鍋包肉,地三鮮,結果端上來幾大盆[我想靜靜]感覺北方老闆是真的良心賣家,特實誠菜量大到不計成本[馬思純的微笑]說多了有些偏題。

然後還有一個精神喝湯的問題了,南方讓喜歡喝湯,特別是廣東福建一帶,飯前先喝湯是種習慣,而北方人耶喝湯,不過一般都是燉菜類,而且喜歡飯後喝。








你奶奶的柚子皮


南北方飲食同源但是口味完全不一樣的,爭議最大的有這兩樣。

一、粽子(甜鹹之爭)

北方的粽子基本都是甜的,沒有吃鹹的,至少我們當地是吃甜粽子,但是南方是有肉粽的。

二、湯圓(餡料之爭)

北方的湯圓基本都是甜的,最經典的口味是黑芝麻。但是南方湯圓有肉餡的。這個對於北方人來說真的是很神奇的口味。

還有一個是豆腐腦,南北方也有甜鹹之爭。

以上提到的三個食品,都是吃的東西一樣。但是口味有爭議,總體來說北方人口味更重一些,南方人口味更淡一些。也可以說是南方人吃的更精細一些。





大寧手創


說起這個話題,又得像小時候寫作文那樣感慨,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了!也確實是,秦嶺淮河為界,由於南北方的氣候差異而形成的農業生產結構的不同,從而也就有了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要說相同的食物因為南北方而有差異的情形真的很多,就口味兒差異來說就有北鹹南甜的豆腐腦兒,紅燒的菜類,南鹹北甜的粽子和湯圓;就食物的製作、形態及呈現等的差異來說,北方的各種炸醬麵、拉麵、刀削麵、燴麵等等,南方的什麼小面、雲吞麵,單聽起來就是一個豪放另一個則各種溫婉,北方的各種大包,南方的各種小籠,如山東大包真的比我臉都大!北方的各種燉菜、燴菜幾乎都是整鍋端,南方的那一小碟子一小碗兒的透露出各種精緻!諸如此類的吧,真的是很多!

不過,在交通工具和電子商務都如此發達和便捷的今天,南北方的空間距離會越來越小,在現在的這些孩子眼中,會越來越少有這種南北方的差異的概念,就拿我家娃兒來說,他從小吃粽子就可以同時有甜和鹹的選擇,他既可以吃豆沙的蜜棗的,也可以同時吃一個肉粽,所以對他來說,就是粽子有很多種口味兒而已,吃甜吃鹹只是個人的喜好和選擇!他不會再有北方吃甜的南方吃鹹的這種刻板印象,更不會再爭論那種更正宗那種更好吃!

仔細想想還挺有意思!


每天做飯


中國南北差異大。所以飲食的差異也相同!天南地北相同雞鴨魚肉各種蔬菜,而在南方和北方做法和吃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南方人的餐桌上菜式較為豐富,五花八門。少而精緻!北方人的菜好比北方人的性格豪放粗曠,品種少,量大。上海人將大閘蟹的吃法發揮到了極致。東北人將燉菜做的垂涎三尺!


子君1988


主食:南方以稻米(米飯)為主,北方(麵食)小麥為主。

副食:南方種類多、花樣多,北方品類少、單調。

風格:南方精緻,北方粗獷。


營養學教授劉政


我個人覺得,男方人愛吃甜,北方人愛吃鹹,南方人愛煲湯,北方人愛喝粥,南方人吃魚愛清蒸,北方人愛紅燒。


峰哥在德州


南方人大多以大米為主,北方多以小麥麵食為主,北方做菜大多大雜燴一大鍋,涼拌。南方都是炒菜居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