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月薪 1w 和家鄉月薪 5000 你選擇哪?

如題,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熱門話題——要現在的我來回答的話,毫無疑問會選擇上海,即便月薪只有 5000 也去,還要趁早去。

有讀者可能會質問我:“你之前不是說在三線城市洛陽工作很爽嗎?怎麼反悔了?”

不要著急反駁我,聽我來說說原因嘛。

我上了兩年大學,稀裡糊塗的,對未來完全沒有計劃。大二結束後就隨波逐流地去了蘇州,又稀裡糊塗地進了一家日企,算上大三實習的一年,我在蘇州停留了 3 年半。

之後回到了家鄉洛陽,一直到現在,有 6 年多時間。工資一直沒有上漲過,但房價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蹭蹭蹭的上漲,要不是我的副業有所起色,恐怕過得真的是黯淡無光。

因為寫作,我認識了不少了讀者和同行,每當他們得知我身在洛陽的事實後,總不免嘴巴張大,一張詫異臉。

上海月薪 1w 和家鄉月薪 5000 你選擇哪?

“你這麼牛逼,竟然在洛陽啊,真不可思議!”

“你這出過書,博客之星前五,一年輕鬆賺 50 萬吧!”

“你要不要來上海,在洛陽太屈才了!”

要是讓我再年輕 10 歲,回到蘇州,我一定想盡辦法跳槽到上海,哪怕月薪連 5000 都沒有,再次強調一遍!

原因大致有下面 4 個:

1)我老婆當時在上海準備考研,同濟大學的建築系。如果我能去上海給她提供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她和同學租的一個小破屋經常發黴),她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後來我們經常談論起這件事,我只能說當時太無知了。不僅沒有跳槽到上海,甚至連上海都沒去過,每次都是她從上海到蘇州找我。

2)上海的工資比蘇州更高。我有一個大學同學,一個班級,後來又同在一家日企工作(他做安卓開發),再後來跳槽到上海做培訓講師。薪資待遇把我遠遠甩開兩條街。

我不敢保證去上海就一定比他做得好,但最起碼不會比我在蘇州的時候差。

人在折騰的年紀不去折騰,終究會後悔一輩子的。現在雖然沒到不能折騰的年紀,但確實有心無力了——這是我的藉口。

我認識一個讀者小黃,他最近拿到三個 offer,一家上市公司,一家拿到 B 輪融資創業公司,還有一傢俬募基金的公司。讓我幫他做個選擇,其實他已有自己的答案。

你猜我是怎麼選擇的?

竟然像我父親一樣穩重地選擇了上市公司,畢竟這個階段情況特殊,求穩是第一選擇。

但小黃毅然決然地告訴我,他打算選私募基金的公司。他的理由很充分:我對投資一竅不通,這家公司挺牛逼的,不好進,所以我想趁著年輕試一試,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如果不合適,一年後再做其他選擇。

你看,這覺悟。說白了,人這一輩子最怕一馬平川,如果不把自己弄得竭盡所能,終究會留有遺憾

3)上海的福利待遇遠遠高於洛陽。就不說上海,蘇州的福利待遇就遠遠高於洛陽,我是我的親身經驗。

在洛陽,大部分的公司,繳納的五險一金都是最低額度,嚴格按照國家線來,一毛錢都不捨得高。有的還缺胳膊少腿。

就拿 1w 和 5000 來比,這其中的差異巨大。換句話說,等你老了,退休了,如果在上海,就是上海的年輕人繳錢替你養老;如果在洛陽,那就只能是洛陽的年輕人繳錢替你養老。扎心了。

再換句話說,1w 能買 2 個小米 10,還剩餘點;5000 也能買小米 10,也剩點,可就只能買 1 個了。人家小米才不管你是在上海還是洛陽呢。往大方面說,生活品質是不一樣的。

上次朋友圈曬圖,細心的讀者發現了我的 iPod,那還是在蘇州時買的。回洛陽後,換過一部 iPhone 6,再然後就改用小米了。倒不是說買不起蘋果,而是不能那麼隨心所欲了。

4)上海的人脈圈、資源圈都更豐富。

說句不中聽的話,我在洛陽認識的同事、朋友,大多數都處在一種苟且偷安的狀態中。大家所想的,無非就是上完今天的班,拿完這個月的工資。

那種新潮的想法,那種追求上進的自信,幾乎不曾見到過

當然了,這與我自身有著天大的關係。但從客觀上,必然是環境因素限制的結果。

我相信,人的能力是無限的。如果兩個情商、智商差不多的人,給他們完全不同的環境,一個糟糕,一個優質,後者取得的成就顯然會比前者更好,並且他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兩者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上海月薪 1w 和家鄉月薪 5000 你選擇哪?

當然了,這個題目就如另外一個答主所說的,存在一些有意思的分歧。比如說你的家鄉是挨著包郵區的二三線城市,或者近幾年發展很快的網紅城市,比如說武漢、南京、成都、重慶、蘇州、無錫等等,差距其實和上海沒那麼大。

我再來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表哥,他在上海的某一個偏遠的工廠裡打工,掙得遠沒有我在洛陽的多。那假如洛陽有月薪 5000 的工作,他肯定會選擇回來,但不幸的是,沒有!說白了,就是,你想在洛陽拿低點的工資,都沒機會。

儘管,在上海,那些繁華和很多普通人無關。
但是,在家鄉,你可能連個普通人也不配做。

我們國家在發展,而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巨大的地域差異。短時間內,這個事實無法改變。再次重申一下我的觀點,如果讓我重新來選一次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上海,並且儘早。

我沒在上海工作過,所以沒機會飽嘗其中的辛酸,選擇上海會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但我在洛陽工作過,還在工作之餘下過館子、唱過歌、逛過街、看過電影,似乎我過得要多瀟灑就有多瀟灑,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我有一份副業的基礎上。假如沒有這份副業,我連寫作這份心思都沒有!

再說另外一個事實。我有一些朋友,受不了洛陽的清貧,憤而又跑去了北京,跑去了廣州。以前隔三差五見一次,現在我們之間,僅剩下一年能有一次的關心——還是可有可無的。

聽完我這麼說,你一定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來留言區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