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過後,落下神壇的女神只是普通婦女

作為疫情緩和下的一味經濟良藥,商家們一波接一波的狂歡著,早早就打出了“三八女神節”“購物狂歡周”的口號,今年的三八婦女節的收益也是讓久旱逢甘霖的商家賺的盆滿缽滿,三八節前後的幾天女性們被抬到神壇之上。但是落下神壇的女神依然只是“普通婦女”。

三八婦女節過後,落下神壇的女神只是普通婦女

被過度包裝的“婦女節”

01 關懷是留給弱勢者的,強者不需要節日來紀念

其實婦女節的由來並不如今天的女神節有這麼美好的寄託。19世紀中期,美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的大量勞動崗位的空缺光靠男人是填不滿的,大量女性紛紛也走進了工廠。

1857年3月8日,這本是一個尋常的日子,但註定會因為美國紐約一群紡織女工的壯舉而載入史冊。她們走上街頭抗議廉價的薪酬、男女不平等的工作條件。雖然這次抗議很快被警方驅散,但是在這之後的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她們每年都會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同時不僅是紐約的女工,全美的女工在這一天都不約而同的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喊出“我們要麵包加玫瑰”的口號,麵包意味著經濟保障,而玫瑰則象徵著較好的生活質量。

美國婦女運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1910年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設立了國際婦女。到1957年,聯合國正式規定了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

三八婦女節過後,落下神壇的女神只是普通婦女

走上街頭爭取“麵包加玫瑰”的女性

但是女性的地位真的提高了嗎?嫌棄婦女這個名字不好聽,女神節、女王節接力了婦女節,創立了三七女生節,而38這個數字在很多時候還有侮辱的傾向。

但是職場女性的地位真的提高了嗎?BOSS直聘發佈的《2019中國性別薪酬差異報告》顯示:中國女性平均薪酬為6497元,薪酬均值為男性的78.3%。同時,報告還顯示我國女性在高管類職位中佔比達到25.4%。也就是說職場裡四分之三的高管崗位依然被男性佔據,我們喊了這麼多年的婦女能頂半邊天也只是個美好的口號。

三八婦女節過後,落下神壇的女神只是普通婦女

女人能頂半邊天

越是紀念或者慶祝一個特殊的日子,越證明這類人群需要關懷,比如世界殘疾人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漸凍人日……從沒聽說過老闆關懷日,男性關懷日吧,所以慶祝婦女節一定是說明當代女性和男性還是存在不平等。那麼女性需要什麼關懷?職場女性需要什麼關注呢?

02 職場女性:我拼盡全力才能趕上男人的步伐

去年的一箇舊聞,海清當眾賣慘,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拉了姚晨、梁靜、宋佳給她站臺,並同時提到了馬伊琍(諷刺的是馬伊琍當天下午就和文章官宣離婚了)。

賣慘的主要內容是:她們這群女演員演技好、肯努力,但是因為年齡原因不上不下,接不到戲。但是反觀百億票房俱樂部,前5名是吳京、沈騰、黃渤、鄧超、王寶強,無一例外是中年男演員。

她的宣言裡有幾句話道出了中年女演員的處境悲涼:“大家除了演戲什麼都不會”;“我們一直在堅持,沒有依靠父母,基本上沒有傍大款,靠自己的努力從小走到大,但是市場和題材常常讓我們遠離優秀的作品”;“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一樣好用”……

三八婦女節過後,落下神壇的女神只是普通婦女

海清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賣慘

職場女性的共性痛點也如此:工作成果不再受到肯定;周圍的人對自己不再有期待;限於自己的專業困境、很久沒有提升;很久都陷落在低沉的情緒裡無法自拔。

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呢?

曾讀馬歇爾的《身為職場女性》一書時,她的幾個論點讓我驚起了一身冷汗。

三八婦女節過後,落下神壇的女神只是普通婦女

講女性領導力的一本好書

第一是女性的謙遜,不願意提及自己的貢獻,逐步讓自己成了職場上的小透明。

而反觀男性,誇誇其談、善於講自己的貢獻成了他們的天性。其實這是和男性與女性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天性有關。遠古時代的男性不秀肌肉、不秀自己的獵物,連交配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自誇成了男性基因裡的一部分。

一個典型的情況一位女性在別人誇自己衣服好看的時候,大部分的回答都是:“還好啦,你今天穿的也很好看。”而如果你誇一個男性今天的髮型不錯,他的回答是:“這個髮型是我在哪看到的,我又遇上了一個很不錯的Tony老師……”

這一點我感觸頗深,初入職的時候我和別人溝通總覺得自己是後輩要尊敬前輩,看誰都是我的前輩。於是無論給別人發信息還是說話,總是“您”“您”不離口,久而久之總覺得自己比別人低了一頭。開會討論的時候有了反對觀點也不怎麼好意思開口。過度的謙遜不是謙虛,是職場不自信的表現。

第二是女性人緣雖然很好,但是不會很好的利用人緣。

女性的朋友一般都是靠彼此交換秘密獲得的。回想從小到大的閨蜜,都是從一句“我給你講個秘密,你別告訴別人”開始把對方視為自己人。而閨蜜的交往也僅限於相互保守秘密、講講家長裡短、聊聊明星八卦。

眾所周知,人脈即錢脈,不會利用自己的人脈創造新的價值,甚至不敢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向“朋友求助”,而是在那裡死扛,久而久之會發現自己在公司內的人緣貌似不錯,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卻四面楚歌。

第三是對女性的固有偏見,很多職場男性依然認為女性就應該回歸家庭,把“女強人”視為一個貶義詞。

電視劇裡的成功女性也很少是真正專注事業,大多是不怎麼在乎事業,更多的是很善良、顧家、結善緣,最後依附某個男性登上了人生巔峰或者報了什麼血海深愁,從此皆大歡喜。大多數偶像劇的套路都是這樣,奇怪的是女性比男性更喜歡看這類偶像劇。

比如馬雲的妻子張瑛,網絡上還流傳著張瑛辭職回家,把陷入網遊的孩子拉出來的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家務似乎都應該是女性的天職。這些不做好,哪怕職場再成功,也不能稱為一個真正的“好” 女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小學到大學,女生在學習上總是會壓過男生一頭,高考狀元也總是女多男少,大學裡面現在除了工科,很多學科都是女多男少。

我總是覺得奇怪為什麼到了職場上最終站在頂端的卻是男性了呢?我的結論是男性彎道超越的時間就是女性奉獻給家庭的時間。

三八婦女節過後,落下神壇的女神只是普通婦女

依附男人成功成了偶像劇的標準公式

03 職場女人:放過自己,就是善待自己

我的碩導是一位女強人,30歲評上碩導、32歲評上博導,另一方面她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無論家庭和事業都非常圓滿。

雖然教學上、科研上她非常嚴格,但她的總說“女人要學會放過自己。”不要認為自己什麼都行,不會向朋友求助;不要認為自己什麼都行,家裡事情樣樣插手。

她有一個特別好的治理家庭的理論叫“功能分區理論”。婆婆管廚房,自己管書房,意思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只要婆婆決定好了她絕不插手,相反孩子的教育她來管,婆婆有任何意見都不能發表

職場女人沒有三頭六臂,更沒有一天48小時,放過自己,善待自己,不去死腦筋、反芻式的總回憶自己最的不好的地方,而是更多的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也許就不會那麼疲憊了。

04 尾聲

在節日消費狂歡這無可厚非,但是當每一個節日原本傳遞的內核文化被淡漠,被套上消費標籤時,我們就要警惕了。

“麵包加玫瑰”,這是女性對獨立、自由、平等的永恆追求,這才是三八節婦女節的硬核內涵。

當我們前進,前進在美好的時光

在成千上萬個昏暗的廚房和灰濛濛的工廠裡

我們感受到突然照射進來的和煦陽光

為了要人民聽到我們的歌聲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我們前進,前進,我們帶來更美好的時光

婦女的覺醒意味著一個族群的崛起

在別人休息的時候

不再有苦工和臨時工在辛苦勞動

我們要分享生命的榮光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詹姆士·奧朋漢《麵包加玫瑰》之歌

作者介紹:90後HR,U盤型職場人,多家世界五百強公司HRBP,求職教練,曾輔導過上百位學員加入BAT等頭部科技型公司。

曉學習之術,明職場之路,歡迎關注@芝士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