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西瓜、甜瓜枯萎病?如何防治?

華姐說三農


很高興為您解答

(1)西瓜發病症狀 ①幼苗期子葉受害,多發生在葉緣,初為水浸狀小點,後擴展成淺褐色、圓形或半圓形的水浸狀病斑,在高溫條件下,病斑可擴展到整個子葉,引起子葉枯死。②真葉上病斑多發生在葉緣和葉脈間,初為水浸狀小點,在高溫條件下,病斑擴展並迅速合併,使葉病失水青枯。③莖蔓上的病斑為橢圓形至菱形,略凹陷,淺褐色。④果實上病斑周圍略隆起,中間凹陷,圓形,暗褐色,可深入果肉,引起果實腐爛。⑤在各受害部位的表面,均長出黑色黴狀物,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①輪作。西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應在1年以上。②選用無病種子或種子消毒。制種時,應選留無病瓜留種。從外地引進的種子,應用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80%的402抗菌劑3000倍液浸種消毒,在25℃條件下浸種5小時,殺菌效果可達到94%以上。③及時清除病株殘體,集中深埋或燒燬。秋收後,及時清潔田園,耕翻土地,深埋或燒掉病株殘體,減少越冬菌源。④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選用下列農藥噴霧防治:40%拌種雙或60%百菌通或60%防黴寶可溼性粉劑的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5~6天噴1次,連噴2~3次。為了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要不同藥劑交替使用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鄭州塗料哥


你好!我是田園丹姐,很高興能解答你的問題。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如何判斷西瓜、甜瓜枯萎病?

一、病害診斷

枯萎病:一般在苗期或移栽定植後病菌從西瓜甜瓜植株根系侵入,並在西瓜甜瓜植株體內不斷定殖和擴展,在伸蔓至結瓜初期發病,結瓜期進入發病高峰。發病初期植株基部葉片首先萎蔫,逐漸向上發展,萎垂葉片的葉緣及葉尖變為褐色到黑褐色、焦枯,隨後出現失水狀萎蔫。病情發展緩慢時,初期中午萎蔫、早晚恢復,幾次反覆後病株枯死,葉片呈褐色,葉片不脫落。環境條件適宜時,病情發展迅速,葉片和莖蔓可突然由下而上全部萎蔫。發病植株的根系發育較差,鬚根系較少,變褐腐爛,容易拔起。剖視病蔓基部,可見維管束變為褐色,斷面上黃褐色圓點排成環狀。在潮溼條件下,病部可產生白色或粉紅色黴層。

二、防治技術

西瓜甜瓜枯萎病的防治要針對病原特性和病害發生規律,採取抗(耐)病品種選用、病菌菌源有效殺滅、栽培方式與措施優化、高效藥劑及時控制等措施的全程綜合管理技術。

1、抗(耐)病品種選用。針對西瓜枯萎病,可以選用新紅寶、鄭雜7號、鄭抗1號、鄭抗2號、早花、鄭雜5號、紅優2號、京抗2號、京抗3號、早抗京欣、西農8號、豐樂5號、抗病蘇蜜等抗(耐)枯萎病品種;針對甜瓜枯萎病,可選用龍甜1號、龍甜2號、伊麗莎白、錦豐甜寶等抗(耐)枯萎病品種品種。

2、病菌菌源有效殺滅。採取土壤消毒處理和輪作等措施殺滅或減少土壤中的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菌源數量,可以有效減輕枯萎病發生。

土壤消毒處理有兩種方式:

(1)太陽能土壤消毒技術。在西甜瓜收穫後的高溫晴熱季節,整地作畦,用黑地膜覆蓋整好的畦,邊緣壓實,再搭建小棚,蓋上透明的棚膜,壓實密閉,保持二週以上,使土壤溫度達到40℃以上累積時間滿300-350小時以上後,撤除覆蓋物,5-7天定植瓜苗。

(2)土壤藥劑消毒技術。在輪作困難的地區,連作2年以上的大棚/田塊,建議採用土壤藥劑消毒技術。①棉隆土壤消毒技術:棉隆(又稱必速滅),劑型為98%-100%微粒劑,25-30公斤/畝。清理田塊,翻耕整地,溝施或撒施藥劑,再翻耕均勻,適當澆水,保持一定土壤溼度(60-70%);施藥後用農膜密閉覆蓋10-15天;揭膜後翻耕30釐米;翻耕鬆土後進行整地作畦;在整好田塊灌水,加快藥劑揮發;5-7天后移栽西甜瓜苗。②異氰尿酸、含氯藥劑土壤消毒技術: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一種藥劑,15-20公斤/畝,配置成1500-3000倍藥液。清理田塊,施足腐熟基肥和底肥;翻耕整地,翻耕深度30釐米,使土壤顆粒細小均勻;按畦寬連溝140-150釐米或根據栽培要求進行整地作畦;選擇一種消毒藥劑,按畝用量配置成1500-3000倍藥液,均勻施入定植畦上,使藥液淋透1-30釐米的耕作層;施藥處理後讓田塊自然落幹;5-7天后可移栽西甜瓜苗。經試驗,土壤藥劑消毒處理後,土壤中西瓜枯萎病菌的數量下降97%以上,對西瓜枯萎病防治效果85%以上。土壤藥劑消毒處理不僅能減輕枯萎病的發生,而且對炭疽病、蔓枯病等土傳病害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田園丹姐


西瓜甜瓜枯萎病是常見的土壤傳播真菌病害,我國西瓜甜瓜各種植區均有發生,嚴重影響西瓜甜瓜的產量和品質。隨著連作年限延長,枯萎病逐年加重。西瓜枯萎病一般發病田病株率在10%~20%,重者達80%~90%,甚至造成絕產;西瓜根腐病在輕病田塊中發病率為3%~5%,平均發病率為20%~30%,發病重的田塊發病率60%以上。枯萎病:一般在苗期或移栽定植後病菌從西瓜甜瓜植株根系侵入,並在西瓜甜瓜植株體內不斷定殖和擴展,在伸蔓至結瓜初期發病,結瓜期進入發病高峰。發病初期植株基部葉片首先萎蔫,逐漸向上發展,萎垂葉片的葉緣及葉尖變為褐色到黑褐色、焦枯,隨後出現失水狀萎蔫。病情發展緩慢時,初期中午萎蔫、早晚恢復,幾次反覆後病株枯死,葉片呈褐色,葉片不脫落。環境條件適宜時,病情發展迅速,葉片和莖蔓可突然由下而上全部萎蔫。發病植株的根系發育較差,鬚根系較少,變褐腐爛,容易拔起。

西瓜甜瓜枯萎病和根腐病的症狀相似,如最易看到的病害症狀是植株葉片萎蔫,在診斷時容易混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分:

枯萎病:

(1)苗期至定植後,全生育期均可發病;

(2)維管束變褐,逐步向莖蔓擴展;

(3)莖、蔓裂口處有琥珀色膠狀物溢出;

(4)環境潮溼時,病害表面常產生白色或粉紅色黴狀物;

(5)病株根部褐色腐爛,稍縊縮。

根腐病:

(1)在分苗或定植後緩苗前較常見;

(2)維管束變褐,但不向莖蔓擴展;

(3)病部裂口處無膠狀物溢出;

(4)環境潮溼時,發病部位腐爛,表面產生少量白色黴狀物;

(5)病部無縊縮或略收縮變細。

西瓜甜瓜枯萎病防治要針對病原特性和病害發生規律,採取抗(耐)病品種選用、病菌菌源有效殺滅、栽培方式與措施優化、高效藥劑及時控制等措施的全程綜合管理技術。

1、抗(耐)病品種選用。針對西瓜枯萎病,可以選用新紅寶、鄭雜7號、鄭抗1號、鄭抗2號、早花、鄭雜5號、紅優2號、京抗2號、京抗3號、早抗京欣、西農8號、豐樂5號、抗病蘇蜜等抗(耐)枯萎病品種;針對甜瓜枯萎病,可選用龍甜1號、龍甜2號、伊麗莎白、錦豐甜寶等抗(耐)枯萎病品種品種。

2、病菌菌源有效殺滅。採取土壤消毒處理和輪作等措施殺滅或減少土壤中的枯萎病菌源數量,可以有效減輕枯萎病的發生。

土壤消毒處理有兩種方式:

(1)太陽能土壤消毒技術。在西甜瓜收穫後的高溫晴熱季節,整地作畦,用黑地膜覆蓋整好的畦,邊緣壓實,再搭建小棚,蓋上透明的棚膜,壓實密閉,保持二週以上,使土壤溫度達到40℃以上累積時間滿300-350小時以上後,撤除覆蓋物,5-7天定植瓜苗。

(2)土壤藥劑消毒技術。在輪作困難的地區,連作2年以上的大棚/田塊,建議採用土壤藥劑消毒技術。①棉隆土壤消毒技術:棉隆(又稱必速滅),劑型為98%-100%微粒劑,25-30公斤/畝。清理田塊,翻耕整地,溝施或撒施藥劑,再翻耕均勻,適當澆水,保持一定土壤溼度(60-70%);施藥後用農膜密閉覆蓋10-15天;揭膜後翻耕30釐米;翻耕鬆土後進行整地作畦;在整好田塊灌水,加快藥劑揮發;5-7天后移栽西甜瓜苗。②異氰尿酸、含氯藥劑土壤消毒技術: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一種藥劑,15-20公斤/畝,配置成1500-3000倍藥液。清理田塊,施足腐熟基肥和底肥;翻耕整地,翻耕深度30釐米,使土壤顆粒細小均勻;按畦寬連溝140-150釐米或根據栽培要求進行整地作畦;選擇一種消毒藥劑,按畝用量配置成1500-3000倍藥液,均勻施入定植畦上,使藥液淋透1-30釐米的耕作層;施藥處理後讓田塊自然落幹;5-7天后可移栽西甜瓜苗。經試驗,土壤藥劑消毒處理後,土壤中西瓜枯萎病菌的數量下降97%以上,對西瓜枯萎病防治效果85%以上。土壤藥劑消毒處理不僅能減輕枯萎病和根腐病的發生,而且對炭疽病、蔓枯病等土傳病害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高效藥劑及時控制。

(1)枯萎病的藥劑防治:往年發生枯萎病的連作田塊、直播苗栽培田塊應在移栽後採用藥劑預防;田間發現枯萎病病株後應全田塊逐株施藥防治。可選用25%咪酰胺乳油、50%多黴靈粉劑、70%惡黴靈粉劑、50%異菌脲粉劑等,兌水配置成1500倍藥液,每株灌根施用藥液0.25公斤,每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荔浦阿表


枯萎顧名詞意:莖蔓葉枯萎打蔫兒,嚴重的部分枯死或整株枯死。

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莖蔓感染枯萎,一種是根部感染枯萎。兩種方法治病的方法不一樣,莖蔓感染直接用天路殺菌王噴霧即可;根部感染需要用天路殺菌王灌根、噴霧同時用藥,一般情況下連續用藥兩次,間隔3-5天就OK了。

天路殺菌王植物農藥,真菌細菌通殺,在治療蔓枯病的同時,其它真菌細菌病害也得到預防和治療。你可以試試。



塊兒大大


西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蔓刈病、死秧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危害瓜類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西瓜的整個生育期中均可感染該病,以結瓜初期為發病盛期,果實進入成熟後,病害發展趨於穩定。一、發病症狀西瓜枯萎病從出幼苗至西瓜成熟均可發生,以開花、抽蔓到結瓜期發病最重。幼苗期發病,根部變成黃白色,鬚根少;子葉枯萎,真葉呈現皺縮,枯萎發黃;莖基部變成淡黃色倒伏枯死。成株發病時,植株生長緩慢,莖基部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